《巴别塔》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别塔》读后感
在 19 世纪 30 年代,使用注射器的划时代杰作,以天才的文笔衬托剧情的寡淡和内容的爆笑,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让人在翻开的瞬间误以为置身于巴别图书馆,深入后却发现是《黑暗物质三部曲》,再翻下去则好似来到了 nga 历史版,最后会被无情地榨干余额。

这部作品将舞台设定在 19 世纪 30 年代,但作者对该时期的了解明显不足。

例如,主角要求护士抽血,然而在 19 世纪 60 年代,英国才开始正式培训第一批护士,即便到了 19 世纪 80 年代,护士也仅负责随军医疗服务。

在 19 世纪 30 年代,采血大多仍在 barbershop 进行,抽血的概念并不普及,甚至可能被误认为是放血。

此外,当时注射器的空心针头尚未被发明,因此注射器不太可能被用于抽血。

主角使用钢笔在桦木上留下刻痕,但实际上钢笔是在 19 世纪 30 年代发明的。

即便这里是指蘸水笔,蘸水笔也是在 19 世纪 20 年代起才开始逐步取代羽毛笔。

对于熟悉历史的人来说,用蘸水笔尖在桦树皮上留下刻痕是不合理的,直接设定为使用羽毛笔写字并用笔刀刻痕会更加符合时代背景。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环境描写也模糊不清,未能真实反映 19 世纪初的生活方式。

如果不是特意去确认年代,我差点以为这是 19 世纪下半叶的故事(即便如此也与年代背景不符)。

Goodreads 上对语言学内容的评价普遍较差,认为其晦涩难懂且不必要,但据说准确性较高。

然而,作者在乔姆斯基出生之前的年代就讨论了许多听起来非常现代的语言学观点,这让外行人难以轻松阅读。

另一项普遍的恶评是刻板且辉格主义视角的去殖民化观点。

我对解构主义的二元对立方法论不感兴趣,所以我并不在意作者将种族主义描绘得如同
校园霸凌。

但就我所知,大部分关于学生种族和性别的歧视与入学和学位发放有关,而不是教授和同学的偏见,而在文中作者毫不犹豫地用特权一笔带过入学问题,错失了最佳的发挥时机,这意味深长地表现出了父权制,这是作者的设计之一吗?
总体而言,作者似乎只是单纯喜欢新古典主义的审美,对 19 世纪的人们具体如何生活并无太多兴趣。

显而易见,这是一部架空幻想小说。

19 世纪是什么样子,真的重要吗?也许只有历史系的人才会认为这很重要,哈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