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稻草造型—我爱运动》教案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美术《稻草造型—我爱运动》教案附反
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创意无限》,详细内容为《稻
草造型—我爱运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稻草的特点,
运用稻草进行创意造型,结合运动主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稻草的特性和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稻草进行创意造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结合运动主题,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稻草进行创意造型。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稻草特性的认识,以及运用稻草进行创作
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稻草、胶水、剪刀、绳子、运动器材(如篮球、足球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稻草,让学生触摸、闻一闻,了解稻草的
特性。
(2)邀请学生分享对稻草的了解,引导讨论稻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展示稻草造型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稻草进行创
意造型。
(2)讲解稻草造型的基本方法,如编织、粘贴等。
(3)结合运动主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稻草运动造型。
3. 随堂练习(15分钟)
(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材,进行稻草造型
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创意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稻草造型—我爱运动》
2. 板书内容:
(1)稻草特性:轻盈、柔软、易折断。
(2)稻草造型方法:编织、粘贴。
(3)运动主题:我爱运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以“稻草运动造型”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示例:
(1)一个篮球架:用稻草编织成篮球架的形状,粘贴在画纸上。
(2)一个踢足球的小人:用稻草编织成小人,踢着一个用稻草粘
贴成的足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稻草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
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运动主题的创意造型。
(2)组织学生参加户外运动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为创作提供
更多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稻草特性的认识。
2. 例题讲解中稻草造型方法的传授。
3.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4. 作业设计中作业题目的具体性和答案示例的指导性。
一、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稻草特性的认识
1. 提供充足的稻草,让学生亲手触摸、闻一闻,从而直观地感受
稻草的轻盈、柔软等特性。
2.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稻草的细节,如稻草的颜色、质地、气味等,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3. 邀请学生分享对稻草的了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例题讲解中稻草造型方法的传授
2. 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稻草造型的基本方法,如编织、粘贴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3. 针对不同难度的造型方法,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和步骤要求,
确保他们能够掌握。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1.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针对性
的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2. 针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
自信心。
3.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四、作业设计中作业题目的具体性和答案示例的指导性
1. 作业题目应具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主题,使学生明确创作方向。
2. 提供具有指导性的答案示例,让学生了解优秀作品的标准和创
作方法。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点的作品,同时遵循作
业题目的要求。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应简洁明了,语调亲切和蔼,以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
2. 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放慢语速,加重语气,使学生更加
关注。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阶段,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时间过长导
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2. 例题讲解阶段,时间控制在10分钟,确保学生充分理解稻草
造型方法。
3. 随堂练习阶段,时间控制在15分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
行创作。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
2. 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3.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有趣的实践情景,如触摸、闻稻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关注稻草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
学习代入感。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稻草特性的认识、造型方法的传授以及运动主题的创作。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指导。
2. 教学方法方面: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
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但在课堂
提问环节,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3. 教学评价方面: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既肯定学生的创意,又关注他们的技能掌握情况。
4. 教师素养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