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3、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二氢铵[(NH
4)H
2
PO
4
]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4、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l,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15∶16 B.15∶14 C.5∶4 D.15∶8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6、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 .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 .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 .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8、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该实验可说明N 2难溶于水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死灰复燃
B .杯弓蛇影
C .冰消雪融
D .铁杵磨针
10、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 .7
B .9
C .10
D .19
1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 )
A .星火燎原
B .水滴石穿
C .积水成渊
D .披荆斩棘
12、在A+3B=2C+2D 的反应中,14gA 完全反应生成44gC 和18gD ,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32
C .64
D .96
13、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A.O
2和H
2
O的含量B.O
2
和N
2
的含量
C.O
2和H
2
的含量D.O
2
和CO
2
的含量
1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天然气B.氢气C.酒精D.乙醇汽油16、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1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e B.N
2C.H D.2O
2
1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20、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料是________,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________不同加以分离,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得氧气在原理上的本质区别是前者属于________变化,后者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 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5)用量筒量取10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_____。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3)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
(4)食品包装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前如图向A端通入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发现B管中形成液柱并且液面不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然后由导管_____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3)其次由导管_____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4)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5)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_。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气体性质试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用 D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星碱
性。
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已知反应前混合物共15.5g,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10.7g,问分解出氧气多少克?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多少克?
2、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
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 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
请问:
(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_____g;
(2)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D
3、B
4、B
5、D
6、D
7、A
8、C
9、A
10、B
11、A
12、B
13、D
14、B
15、B
16、A
17、A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空气沸点化学物理
2、广口瓶腐蚀胶帽(或胶头);沾污试剂引流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或向左盘添加药品)偏大
3、氦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 无明显变化 较少 B 变浑浊 较多 对比,检验二氧化碳 多
2、试管 集气瓶 ②③①④⑥⑤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气与水不反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AC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氧气7.45克,二氧化锰3.25克
2、(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D 质量=3.2g+4.8g-4.4g=3.6g ;
(2)设: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
=2C +4D
2x
4183.2A +3B 2g 3.6g
⨯ 2x 3.2g =418 3.6g
⨯ 解得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