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高级)考试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工(高级)考试试卷(B 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填写答案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

3.本份试卷共 7 道大题,满分 299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电器图形符号表示交流异步电动机。

( )
2.蜗杆传动的制造精度,由传动的精度等级和侧隙的组合形式来决定。

( )
3.机床误差主要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导向误差、内传动链的误差及主轴、导轨等的位置误差所组成。

( )
4.企业的时间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 )
5.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是一个工艺技术问题,而且与产品设计、生产组织和管理有关。

( )
6.锥形量规只能检验锥体的角度,而不能检验锥体尺寸。

( )
7.硬质合金含钴量愈多,它的硬度愈高。

( )
8.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必须限制六个自由度。

( )
9.沿任意圆周上,相邻两齿同侧渐开线间的距离,称为该圆上的周节。

( ) 10.凸轮轮廓曲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该点法面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 ) 11.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 )
12.用两顶尖安装圆度要求较高的轴类工件、如果前顶尖跳动,车出的圆度会产生误差。

( )
13.标准公差的数值对同一尺寸段来说,随公差等级数字的增大而依次增大。

( ) 14.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其标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 ) 15.凸轮与被动件的接触形式有:尖端接触,平面接触,滚子接触三种。

( ) 16.当基圆直径无限大时,渐开线是一条直线。

( ) 17.一对外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其旋向相同。

( ) 18.利用刀具的旋转和压力,使工件外层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形成螺纹的加工叫螺纹的滚压加工。

( )
19.超越离合器主要用在有快慢速交替传动的轴上,以实现运动的自动转换。

( ) 20.测量误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1.机床的丝杠有轴向窜动,则将使被加工丝杠螺纹产生( )螺距误差。

A.渐进性 B.周期性 C.非周期性
2.精车后,工件端面圆跳动超差的原因是( )。

A.主轴轴向窜动超差 B.主轴轴颈的圆度超差
3.两个电阻R 1和R 2并联,其总电阻为( )。

A.R 1+R 2
B.1/(R 1+R 2)
C.(R 1+R 2)/R 1R 2
D.R 1R 2/(R 1+R 2) 4.基孔制间隙配合是( );过盈配合的轴是( )。

A.a ~h B.js ~n C.r ~zc
5.下列机械性能指标符号中( )是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符号。

A.δ B.HB C.a b D.σ-1 E.σb
6.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距P =12.56mm ,中心距a =250mm ,传动比i =4,大齿轮齿数为( ),小齿轮齿数为( )。

A.30 B.25 C.120 D.100
7.三相四线制中线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应采用( )或( )。

A.保护接零 B.保护接地 C.重复接地
8.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 )和控制机构的某些 ( )的。

A.压力
B.动力
C.动能
D.动作 9.卸载回路属于( )回路。

A.方向控制
B.速度控制
C.压力控制
10.由于硬质合金镗刀不耐冲击,故其刃倾角应取得比高速钢镗刀( )。

A.大些 B.小些
11.孔的基本偏差H 为( ),轴的基本偏差h 为( )。

A.上偏差 B.下偏差
12.车削导程为L =6mm 的三线螺纹,如果用小滑板分度法分线,已知车床 小滑板刻度每格为0.05mm ,分线时小滑板应转过( )。

A.120格 B.40格 C.30格 D.60格
13.车床加工螺纹时,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螺纹的( )误差。

A.单个螺距 B.螺距累积 C.内螺距
14.用顶尖安装工件能限制五个自由度,所以属于( )。

A .完全定位
B .部分定位
C .重复定位
D .欠定位
15.轴上仅要铣一条键槽,键槽与轴肩有距离要求应该限制( )自由度。

A .三个 B .四个 C .五个 D .六个 16.在立式车床上,采用垂直刀架进给车削加工外圆时,若刀架进给直线运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对工作台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则加工后的外圆表面为( )。

A .圆锥面 B .双曲线 C .圆锥面或双曲面
17.如图1-18所示轴承座,两平面及底面已加工过,现需要在花盘角 铁上车削Φ28H 7孔外形要求正确,一般应该限制( )自由度。

A .三个 B .二个 C .四个 D .五个
考场
准考证号 姓名
单位部门 装 订
线
图1-18
18.高速切削螺纹时螺距明显不均主要是( )
A.丝杠的轴向窜动和开合螺母的间隙过大
B.主轴径向间隙过大
C.挂轮有误差
19.当液压油中混入空气时,将引起执行元件在低速下( )。

A.产生爬行 B.产生振动和噪音 C.无承载能力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液压泵是一种将( )能转换成( )能量的动力装置。

2.机床液压系统中液压油常采用( )号、( )号、( )号机械油。

3.在小批量生产曲轴时,车削曲柄轴颈通常都在( )上进行。

这时在车床上装
一个( )夹具,使曲柄轴颈的中心线与车床的回转轴线( ),逐段地车削
各曲柄颈。

4.车床床身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和导轨之间的平行度误差将造成被加工工件的
( )误差。

5.车床溜板直线运动与主轴回转轴线,若在水平方向不平行,则加工后的工件产生
( );若在垂直方向不平行,则加工后的工件产生( )。

6.重复定位对工件的( )精度有影响,一般是不允许的。

但在( )、( )
精度很高时允许重复定位,这对提高工件的( )和( )有一定的好处。

7.检验立式车床垂直刀架移动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和水平刀架移动对工作台面的平
行度,可通过固定在工件台面上的( )与固定在两刀架上的( )进行。

8.选择工件定位基准时,应遵守( )或( )原则。

9.任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都必须从保证产品( )为前题,要提高劳动生
产率,必须缩短( )时间( )时间以及( )时间。

10.车床溜板移动对主轴轴线平行度的检验法是在主轴前锥孔中紧插一根( ),
将千分表固定在( )上,使表测头顶在( )的表面上,移动溜板并分别在( )和( )上检验。

四、名词解释题1.(本题5.0分)车床导轨平行度
2.(本题5.0分)磨料磨损
3.(本题5.0分)合金
4.(本题
5.0分)冷焊磨损
5.(本题5.0分)凸轮工作曲线
五、计算题
1.(本题10.0分)按图Ⅲ-8所示的定位方式加工键槽。

已知d1=ф0021.0
25
-mm,d2=
40
025
.0-mm,两外圆柱面同轴度为φ0.02mm,V形架夹角α=90o,键槽深度尺寸为A=34.8017.0-mm,试计算定位误差。

2.(本题10.0分)试计算图Ⅱ-12所示尺寸的大小及公差,以保证在车削中不便测量的尺寸180020.0-mm的要求?
3.(本题10.0分)图Ⅱ-15所示为轴套,其中φ280052.0-mm段外表面上要求镀铬,镀铬厚度为0.05mm~0.08mm,该表面加工顺序为粗车→半精车→精车→镀铬,试求镀铬前精车的工序尺寸。

4.(本题10.0分)由C620-1型卧式车床主运动传动链结构式,求主轴正转最高转速、最低转速和反转的最高转速、最低转速。

六、问答题
1.(本题10.0分)为什么蜗杆传动中对中心距的公差要求较高?
2.(本题10.0分)滑动轴承的优、缺点是什么?
3.(本题10.0分)什么是中间继电器?
4.(本题10.0分)为什么车工要学机床电器控制知识?
5.(本题10.0分)什么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减压启动?有什么特点?
6.(本题10.0分)为什么要了解交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7.(本题10.0分)编制精密丝杠加工工艺中,为防止弯曲、减少内应力和提高螺距精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8.(本题10.0分)什么叫工艺分析?
9.(本题10.0分)刃磨蜗杆螺纹车刀或多头螺纹车刀时,为什么要考虑螺旋升角的影响?应怎样决定螺纹车刀两侧的后角?
10.(本题10.0分)什么叫形体分析法?
七、综合题
1.(本题15.0分)请识别压力控制阀图形符号(图Ⅲ-10),写出它们的名称。

(注:图中P—压力腔,O—回油腔,K—油压控制腔)
2.(本题15.0分)采用试刀法在精密车床上加工一轴颈尺寸要求为φ60-006。

试切
后经精确测量其尺寸为φ60.85。

问需调刀距离为多少?
3.(本题15.0分)在车床上加工一公制蜗杆,外径d=80mm轴向模数m
S
=6mm,头数n
=2,现采用游标测卡尺测量蜗杆中径处的法向齿厚S
n
是多少?
4.(本题1
5.0分)车削如图1-23所示衬套外圆要求与内孔同轴度公差为0.02毫米,如图φ45
-
-
001
002
.
.圆柱心轴定位,试计算定位基准误差,该心轴能否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图1-23
5.(本题15.0分)某零件强度的屈服极限设计要求为5000~5500kg/cm2。

从50个样本。

中测得均值X=5250kg/cm2,样本标准差S=64kg/cm2,求工序能力指数C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