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3套模拟试卷)江西省重点名校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应试技巧知识点5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应试技巧知识点5例题
【例】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颍上:地名。
②游:交游,交往。
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④纠:小白的异母哥哥。
⑤见逐:被赶走。
问题: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表现手法的试题。
看到这类题目,脑海中就应该浮现出常见的表现手法或写作方法,如先抑后扬、对比、设置悬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象征、托物言志、烘托等。
文中第三段通过管仲所说的话来表现“鲍叔牙知管仲”,这看似是对管仲的语言描写,实际上是间接地表现了鲍叔牙,即间接描写;文中写鲍叔牙了解管仲、推荐管仲的情节,是正面描写。
【答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写法分析包括语言品味、修辞赏析、结构分析、文章风格阐释等。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材料类别。
对传记而言,要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2.辨析表现手法。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记主人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3.学会知识迁移。
借助已学过的课文,联想已做过的训练题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寻求答案。
在答题时,最好分点作答,这样显得条理清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
(8分)
(《诗经·关雎》)
(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 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7)许多仁人志士常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舍生
取义,献身国家的豪情壮志。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天暗了下来,浓雾弥(màn)开,渲染出一个平静xiánɡ和的夜,月光下,白雾如纱,树叶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月光曲》,wǎn 约而令人陶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任何流行都只能风靡
..一时,如果它们在某天过气,也并不新鲜。
B.3月底至4月上旬,无锡鼋头渚景区的樱花迎来了盛花期。
大批游客进入樱花林,尽情享受这春日
里的视觉盛宴
..。
C.与连篇累牍
....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那些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细节问题,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D.进取之心不可无,但蛮干和冒进或许就是有勇无谋,反而会弄巧成拙
....。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A. 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为
B.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照顾
C.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
D. 后值.倾覆值:遇到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
...一项是(3分)
A.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有诗歌305篇,《关睢》是其中的名篇。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它真实地反映了老北京底层小人物的艰难生活。
D.《变色龙》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他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
6.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
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出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
7(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梁山好汉中,花荣擅长射箭,人称“小李广”;张清擅长打飞蝗石,也是百发百中,人称“没羽箭”。
B.悟空被玉帝封为弼马温,主管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
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金丹,然
后逃回齐天大圣府。
玉帝遂命托塔天王带兵去捉拿孙悟空。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说“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草莽英雄,也不愿当一世美国总统”,反
映了他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由十篇散文组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分)
三藏道:“我记起来了,东岸边原有个陈家庄。
那年到此,亏你救了他儿女,深感我们,要造船相送,
幸白鼋伏渡。
我记得西岸上,四无人烟,这番
..如何是好?”……
文中划线部分指的是什么事情?请简要叙述其情节。
文中“这番”之后师徒四人又经历了什么磨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赏析(共42分)
(一)(12分)
茹瑺,衡山人。
洪武中,由监生除.承敕郎,历通政使。
勤于职,太祖贤之。
及惠帝即位,改吏部,与黄子澄不相能,刑部尚书暴昭发其赃罪,出掌河南布政司事。
寻.复召为兵部尚书。
燕兵至龙潭,帝遣瑺及曹国公李景隆等诣.燕军议和。
瑺等见燕王,伏地流汗,不能发一言。
燕王曰:“公等言即言耳,何惧至是。
”久之,乃言奉诏割地讲和。
燕王笑曰:“吾无罪而削为庶人,今救死,何以地为!且皇考封诸子,已各有分地矣。
其缚奸臣来,吾即解甲谒孝陵归藩。
”瑺等唯唯顿首还。
燕王入京师,召瑺。
瑺首劝燕王即帝位,是为成祖。
成祖下诏言景隆、瑺及陈瑄事太祖忠,功甚重。
封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终其身。
即命瑺出营郡主府第。
还朝,坐.不送赵王,遣归里。
既而为家人所讼逮至京释还过长沙不谒谷王王以为言。
时方重藩王礼,谷王又开金川门有功,帝意向之。
陈瑛遂劾瑺违祖制,逮下锦衣狱。
瑺知不免,命子铨市毒药,服之死。
法司劾铨毒其父,请以谋杀父母论。
后以铨实承父命,减死,与兄弟家属二十七人谪戍广西河池。
仁宗立,释还。
宣宗与.所没田庐。
至此,冤狱方得平反昭雪。
瑺居官谨慎,谦和有容。
其卒也,人颇惜之。
8.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既而为家人所讼/逮至京释/还过长沙/不谒谷王/王以为言
B. 既而为家人/所讼逮至京/释还过长沙/不谒谷王/王以为言
C. 既而为家人所讼逮/至京释还/过长沙/不谒谷王/王以为言
D. 既而为家人所讼/逮至京/释还/过长沙不谒谷王/王以为言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 惠帝即位后,茹瑺改任吏部尚书,后因刑部尚书暴昭告发,调任主管河南布政司事务。
B. 燕王的军队到达龙潭,皇上派茹瑺等人割地议和,他们见燕王,伏地流汗,不发一言。
C. 成祖即位后,因茹瑺侍奉太祖非常忠诚,功劳很大,所以,继续重用茹瑺。
D. 茹瑺不送赵王而被捕入京,不拜谒谷王遭陈瑛弹劾,最后服毒自杀。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由监生除.承敕郎除:_______
(2)寻.复召为兵部尚书寻:_______
(3)诣.燕军议和诣:_______
(4)宣宗与.所没田庐与:_______
11.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勤于职,太祖贤之。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司劾铨毒其父,请以谋杀父母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6分)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2. 阅读上面的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6分)
(1)请简要描述“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所营造的画面。
(2分)
(2)简要分析“钓鱼人”的形象特点,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三)(8分)
①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
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④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
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14.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
15.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3分)
(四)(16分)
墓碑
周海亮
①兵是他的兵。
他是兵的营长。
②所有人,都把那个兵忘了。
唯有他,梦里时时遇见,醒来后,无限忧伤。
③整整一个营的兵力,越打越少,最后,只剩十几个人。
十几个人埋伏在沼泽的边缘。
部队正在撤离,
他们的任务是拖住敌人,至少一天。
④十几个人对几千个人,这不是打仗,这是自杀。
可是他们硬是奇迹般地将敌人缠住一天一夜,更不
可思议的是,当他们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仅仅失去一名士兵。
这绝对是一场可以大书特书的胜利,可是营
长不这样认为。
因为一名士兵在战斗中死去。
只要有兵死去,哪怕再大的胜利,营长也认为,这是失败。
⑤梦醒以后,营长一遍遍回忆兵死去的情景,每回忆一次,心头便多出一道伤疤。
伤疤淌出鲜血,营
长心如刀绞。
⑥他们开始撤离,子弹追赶着他们。
他们且战且退,进入沼泽。
兵停下,转身,开枪,便陷进淤泥。
淤泥漫到小腿;兵动了动,两条腿,便全都不见。
兵开始挣扎,可是他越陷越深。
但兵仍然在战斗!瞄准,
开枪,开枪——密集的子弹让十几个敌兵抬不起头。
他至少打死三个敌兵,淤泥终漫到胸口。
那时他就站
在兵的身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他试图拉兵一把,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
他看着兵,兵只剩一个紫
黑色的脑袋。
兵痛苦地从嘴里吐出污水和淤泥。
兵冲他喊,救我。
兵的脸扭曲成不可思议的形状。
淤泥一
点一点漫过兵的眼睛、头顶,终于,一个巨大的气泡慢慢升起,訇然破裂……
⑦营长记得清清楚楚,最后一刻,兵高举的两手胡乱地开枪。
一颗子弹击中树干,又在营长的面前,
划一条滚烫的弧线。
营长不知道,兵的这颗子弹,是想送给敌人,还是自己。
⑧后来,兵被追认为烈士,墓碑下面,没有他的遗体。
很多年,夜里,营长一次次地从梦里醒来,每
一次,都大汗淋漓。
兵被扔进沼泽,孤零零一个人。
营长这样想,白发又多出几根。
终有一天,营长决定,
找到兵。
⑨找到兵,并不容易。
沼泽仍是沼泽,潮湿肮脏。
淤泥,污水,茅膏菜,水木贼,燕子花,睡莲和泥
炭藓几乎构成沼泽的全部。
好在还有那棵树。
营长认识那棵树。
现在,站在树下的营长突然确信,兵的那
颗子弹,是奔他而来。
因为战友们将兵抛弃,且没有任何借口。
任何借口都不是借口,都不能原谅。
这么
多年,兵被孤独地扔在这里,似乎连上帝,都将他遗忘。
初三语文期中3-3 ⑩淤泥里找到兵极其困难——将淤泥挖开一隙,淤泥很快合拢,再挖开,再合拢……很多次,营长认
为,他也许永远不能够再找到兵。
可是夜里,当他梦里再一次见到淤泥和污水中挣扎的兵,他发誓,纵是
老死在这里,也要把兵找到。
⑪终于,那天黄昏,他挖到一具完整的骨架。
营长就知道,那是死去的兵。
兵保持着死去的姿势,手里,一杆枪烂得没了形状。
⑫营长长跪在兵的身边,号啕不止。
然后,那天,一夜无梦。
⑬沼泽的边缘,多了一座坟墓。
坟前有碑,碑的背面,留着营长的字迹:上帝忘记了你,我没有忘记。
16.第①自然段两个独句成段,有什么特殊作用?(4分)
▲
17.结合语境,分析第⑦自然段划线句中“滚烫”一词的丰富含义。
(4分)
▲
18.第⑨自然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
1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营长”的形象特点?(4分)
▲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虽然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城市、一个小区、校园或班级,同学同行,但我们不一样,你是你的特点,我有我的个性。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以“我们不一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8分)
(1)窈窕淑女
(2)带月荷锄归
(3)潭影空人心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谁家新燕啄春泥
(6)燕然未勒归无计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空1分)
2.(3分)(1) 漫(2)祥(3) 婉(每空1分)
3.(2分)C(贬义词,适用对象不当。
)
4.(2分)B
5.(3分)B
6.(2分)A
7.(1)(3分)B
(2)(5分)通天河里的一个妖怪(灵感大王、鲤鱼精)每年要吃一对童男女(1分),师徒四人取经路过陈家庄时,悟空和八戒变作童男童女(1分),打败了妖精,解救了孩子(1分);当初老鼋曾经委托唐僧问如来几时能脱胎换骨,得到人身,但是唐僧忘记了(1分),于是老鼋就把他们掀翻到河里。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12分)
8.(2分)D
9.(2分)D
10.(4分)(1)授官任命担任;(2)不久;
(3)去、到;(4)给予(返还);(每空1分)
11.(4分)(1)(茹瑺)勤于职守,太祖认为他贤能。
(2分)
(2)法司弹劾茹铨毒死自己的父亲,请求按照谋杀父母的罪判定。
(2分)
(二)(6分)
12.(6分)
(1)天色已晚,大风吹扬,白雪飘飞,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如同盛开的梅花又如同飘飞的柳絮。
(2分)
(2)在风景如画,大雪飞舞的环境中独自垂钓,是一个清高脱俗(孤傲、孤独)的形象(2分);借此寄托了孤独凄凉的情感和想要归隐的意愿(2分)。
(4分)
(三)(8分)
13.(2分)我们要学会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或:我们要善待挫折。
)
14.(3分)举例论证(1分);以司马迁和贝多芬为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
环境”这个观点(2分)。
15.(3分)首先,由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这一现象,提出“如何看待挫折”的论题;其次,通过例证分
析,指出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在挫折中奋起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每点1分)
(四)(16分)
16.(4分)文字简洁,表达有力,引起读者注意(2分);交代了小说人物的身份与彼此的特殊关系(2分)。
17.(4分)“滚烫”是温度极热,极烫之意(1分);既指子弹击中树干产生的热度(1 分),又指营长内心的不安和愧疚(1分),突出了营长内心的矛盾和痛楚(1分)。
18.(4分)环境描写(1分);突出了沼泽的恶劣环境(1分),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1分),为下文写营长找兵的尸骨的艰难作铺垫(1分)。
19.(4分)他责任心强;爱兵如子;能吃苦、不畏艰难(执着);重感情(敬重烈士的生命、尊严)(每点1分)。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0. 略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字词积累——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几乎是每天,在公交车上、办公室里、络中、马路边,都会与数不清的人擦肩而过,如果无(yuán)______,此后我们再不会相识。
但也有时候,他们比任何一个我所熟识的朋友,都更为清(xī)______地映入我的生命。
他们在时光的小道旁,播下种子,而后(qiǎo)______无声息地成长,只等有一天,我在梦里,与他们再次重逢,欣喜或者淡漠地,(biàn)______识出他们的味道。
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0分)
①《十五从军征》: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③《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__。
⑤《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______。
⑥《记承天寺夜游》: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⑦《为人民服务》: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⑧《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出山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篇段积累——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4分)
4.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解答后面问题。
(4分)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
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
①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人名)的散文《____________》。
②这篇散文对看病的医生们进行了怎样的批判?
5.语言运用——在下面句子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分)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10月25日下午,在苟坝会议会址旁边的红军村里,传来了阵阵歌声。
原来这是汇川区老年大学组织的群声红色文化艺术团前来表演。
当天下午,艺术团演出了浏阳河等
十几个节目,现场掌声不断。
6.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
(4分)
本报讯(记者杨义霞) 10月24日9时30分,红花岗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队员在外环路宏源泰酒店例行巡逻时,一名行走在前方的白衣男子突然摔倒在地上。
特警队员一边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上前用手指按住患病男子的人中对其进行施救。
由于事发正值上班高峰期,交通拥堵,救护车在短时间内很难到达现场,为积极争取救助时间,特警队员和周围群众当即将男子抬上警车送往遵义医学院及时进行救治。
(摘自《贵州日报》)
二、阅读(50分)
(一)黄沙漫漫楼兰远(12分)
①柳絮杨花满幕飞,翩翩紫燕衔春归。
何处寻得相思泪,倾向塞北无鸿来。
②又是五月,应该到了杨花飘飘柳絮飞舞的季节,今年却又晚了些。
街头的柳枝才泛出鹅黄开始转绿,道旁的杨花确实开始展颜露笑了,而一些不知名的花却于一两周前早早开放过了。
想起十八年前自己写的这首没有韵律的诗,记忆一下子又拉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③北方的春天总是来得晚些,黄土高原的春天较江南更要晚上一月还多。
而且我们这里的春天那些年总是刮风,刮得很大。
有句话这样形容:“一年四季一场风,从冬刮到春。
”经常是朔风怒吼、昏天暗地。
大约是一九九六年吧,有一次没有刮风,天上竟然下雨一样下起沙土来,黄蒙蒙,几米以外就什么也瞧不清了,事后地面上竟然有厚厚的一层土。
这些年,由于退耕还林、禁牧舍饲、种树种草等政策的实施,我们这里确实好了很多,风刮得不多,有沙尘的日子更少了。
只是前天开始,朔风又一次撕咬着我们的耳膜,尘土跋扈着灰暗了五一节的天空。
④趁着假期,我与妻回到妻长大的这个西部小镇——泊江海子镇,这里以前曾经有个不小的海子(我们这里都叫湖泊为“海子”),有很多种水鸟生存,其中有世界珍稀鸟种遗鸥,曾经有不少游客和鸟类研究专家光顾,由于干旱少雨,海子里的水得不到补充,水面渐渐缩小,前几年几乎要消失,鸟儿们早已迁徙到适合生存的地方去了。
前年我还曾去瞧过一次,只有污臭的一点儿水和数得见的几只水鸟。
⑤海子那里是不去看了,但站在古老的原野上,踏着脚下松软而又坚实的土地,遥望着远方,脱离了高楼大厦的阻挡,目光一下子开阔起来,虽然没有蓝天白云,但心情还是畅快起来。
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几千年来,漠北的天空总是那样高远悠扬,广袤起伏的丘陵罩着迷茫的薄雾,被历史的时间切割成各种沟沟壑壑,所有的沟壑纵横着又汇聚成一条条大川,雨后就化身为河奔涌着注入黄河。
这片古老的土地,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孕育着时代的文明,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热爱着她的儿女。
⑦“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古国早已消逝在遥远的古代沙漠,留下的是人们一代又一代的追索、梦幻与遐想。
是沙进人退还是人进沙退?鄂尔多斯境内有两个沙漠,南部是毛乌素沙漠,北部是库布齐沙漠,跳过黄河,西边还有阿拉善盟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再往西就是甘肃与新疆境内的库木塔格沙漠、新疆境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往北还有蒙古沙漠。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想不刮风想脱离开沙尘暴都难。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造成的干旱少雨,还有几千年来人为的植被破坏,土地沙化,人居环境是越来越恶劣了。
楼兰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连同其周边生长的胡杨林也不见踪影。
鄂尔多斯,成吉思汗时代曾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但那一景象,现在在我们这里是很少能看到了。
杨花飞舞我们能看到,但可曾看到过胡杨花的飞舞?
⑧此时,远处飘来一曲高亢苍茫的本土漫翰调:三十里那明沙~~二十里那水~~五十里路上来看妹妹你~~半个月我跑了十五回~~直把哥哥跑成那罗圈圈腿~~~
⑨歌曲中有沙漠,有水,有人类的爱,还有为爱而不惜代价的付出。
⑩是的,无论人类多么贪婪,地球从未因为人类的想法改变过自己的行程。
而人类也不管地球的环境如何变化,即使在愚昧中也努力克服着恶劣的环境生存着。
我想,人类生命的意义就在其中。
我们可以改善环境,却再也不可以做破坏生存环境的事了。
(选自《文苑·西部散文》,作者刘俊) 7.文章围绕标题“黄沙漫漫楼兰远”追忆了哪些内容?(3分)
8.作者在第⑥⑦段引用古诗有什么作用?(3分)
9.选文加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
10.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大约是一九九六年吧,有一次没有刮风,天上竟然
..下雨一样下起沙土来,黄蒙蒙,几米以外就什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