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国家教案1湘艺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国家教案1湘艺版
第一篇: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国家教案1 湘艺版
国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更深一层地了解《国家》这首歌曲;
2、在综合表演中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
3、通过本节课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能够更深一层地了解《国家》这首歌曲;
2、在综合表演中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教学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同学爱国情操,懂得感恩。

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讲授法、体验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播放视频《孙楠——红旗飘飘》。

二、导入
刚才大家听到视频中的歌曲,你们能否说出它的名字呢?(生答)这首歌曲是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呢?(生答)这是一首爱国的歌曲,表达了全国人民爱国之情,引出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首爱国歌曲《国家》
三、新课教学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词解析:
词作者巧妙构思,精准切入,从“小”角度诠释国与家。

歌词的第一句,即别开生面地以童谣拆解汉字方式,将中国的“国”与家庭的“家”两个形象而亲切地捧到读者面前。

有了小小的家才有了大家的家,有了大家的家才有国家的国。

歌词最后一段是情感的自然迸发,写出了每个爱国爱家者的心声。

2、聆听歌曲《国家》——思考下面问题
歌曲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歌曲创作背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歌曲《国家》发布仪式于2009年2月28日,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会堂举行。

《国家》是由成龙、王平久、陆文昌等《北京欢迎你》的策划团
队共同策划的,在几度商议之后,王平久创作出了《国家》的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平实的歌词却表达出了国家对人民的热爱,记录下了人民对国家的眷恋。

歌词诞生之后,根据策划陆续邀请到多位重量级人物参与进来,世界著名钢琴家朗朗成为歌曲的钢琴演奏,著名音乐人金培达成为了歌曲的作曲,我国著名影视巨星成龙和“红旗歌手”及“中国新时代主旋律歌唱家代表”刘媛媛为歌曲主唱,音乐才子王力宏、著名音乐制作人余秉翰担任歌曲的制作人,创作团队达200人之多,就一首单曲而言,这个规模是空前的。

复听歌曲
(1)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旋律。

(2)解决学生在歌曲中难以把握的旋律和节奏。

师:同学们,爱国就要先爱家,工厂的工人们爱工厂这个家,军队的战士们爱军营这个家,那我们要爱什么家呢?爱学校、还要爱自己爸爸、妈妈的这个家,好!那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家的热爱!
(3)请同学们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

3、巩固练习
播放视频《国家》手语版。

教师指导学生跟着视频边学动作边唱歌曲,加深对新课内容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叫什么?生:《国家》师:国是?生:我的国!师:家是?生:我的国家!师:我的国家叫什么?生:中国!
同学们!让“中国”二字永驻我们的心间,让我们把爱国之情化作一种无声的行动,去报答我们伟大的祖**亲!
第二篇:湘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2016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音乐
教学计划
新学期已经开始,为了更好的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成绩,特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工作中要勤奋刻苦,尽职尽责,为人师表。

在教学内容及方法上进行改革,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组织的新课改培训,将课改新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去。

二、调查分析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

调查分析任课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习态度,音乐知识,技能基础,音乐能力水平,骨干学生及后进生的人数比例。

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三、课堂教学方面
新课改提到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把培养兴趣作为重要理念。

本学期要实现以下目标: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群体合作能力,及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

要实现以上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唱歌教学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

现行的各类教学内容中,歌唱教学占去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其他教学领域也大都配合歌曲的学习进行。

A、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

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
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与风格。

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

启发鼓励学生在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教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四、教学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五、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六、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
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举杯祝福》:2课时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2课时
第三单元《泥土的歌》:3课时
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2课时
第五单元《梨园百花》:2课时
第六单元《七彩管弦》:2课时第七单元《让世界充满爱》:2课时第八单元《歌剧览胜》2课时
2016/8/31
第三篇: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如歌的行板教案湘艺版如歌的行板
1教学目标
1.能够对室内乐作品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聆听《如歌的行板》,感受、体验乐曲音乐情绪,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3.能够用轻柔暗淡的声音、徐缓的速度哼唱《夜歌》的旋律。

2学
情分析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好动,思想不容易集中,对音乐的学习大多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所以在欣赏《如歌的行板》时,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以此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感受作品触及灵魂深处的真挚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音乐主题,感受乐曲素材的音乐特征并进行分析。

难点:在音乐作品体验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1.欣赏一段音乐视频。

问题:音乐视频中出现了几件乐器?分别是什么?
开门见山,通过音乐视频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弦乐四重奏中的乐器以及音响效果。

活动2【讲授】简介小提琴、大提琴
1.简介小提琴及大提琴,教师用拉奏和拨奏的方式演奏琴弦。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及介绍,让学生认识小提琴及大提琴,并通过教师的现场演奏辨别两件乐器的音色.2.教师分别用小提琴及大提琴演奏《夜歌》的旋律。

教师通过现场演奏,使学生感受《夜歌》旋律,为后面欣赏《如歌的行板》做好铺垫。

3.再次欣赏音乐视频,对比演奏形式及音色。

通过再次欣赏音乐视频,让学生对比弦乐四重奏与独奏两种演奏形式的不同音响效果,进而引出“弦乐四重奏”。

4.简介室内乐及弦乐四重奏室内乐原指在客厅、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 音乐,以区别宗教音乐及交响、歌剧、舞剧音乐。

现在的室内乐,是指各种器乐重奏曲及声乐中的浪漫曲、重唱曲。

在室内乐作品中,弦乐四重奏具有重要的、代表性的地位。

通常,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组成。

活动3【练习】学唱《夜歌》1.用lu哼唱《夜歌》旋律。

2.添加歌词演唱《夜歌》。

.哼唱《夜歌》旋律并为之添加歌词,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歌曲旋律。

3.简介《夜歌》
4.简介《如歌的行板》音乐背景及曲名的由来.背景介绍:1869 年,青年柴科夫斯基住在他妹妹的家里。

一天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
水匠在哼唱一支动人的民歌,柴科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

后来他将民歌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

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用这首民歌做为第二乐章的主题,并起名叫做《如歌的行板》。

活动4【活动】赏析音乐作品
(一).初听《如歌的行板》第一部分旋律。

1.问题:音乐传递给你怎样的情感? 2.分析要素,感知音乐主题
(1)音色(采用弦乐,更能表达情感)(2)速度(缓慢)
(3)力度(所有弦乐器都加进了弱音器演奏,力度减弱)(3)节拍(2/4与3/4混合使用,音乐更加动荡)
通过聆听《如歌的行板》第一部分,让学生感受音乐凄凉、哀婉、深沉、凝重的情绪。

通过对音色、速度、力度、节拍等要素的分析,使学生感知音乐情绪。

(二)复听《如歌的行板》第一部分旋律。

1.出示第二主题乐谱,教师用小提琴演奏。

2.师生同唱第二主题旋律。

3.师生共同画旋律线,感受音乐情绪上的变化。

教师通过演奏小提琴,师生共同分析音乐要素,同唱旋律,同划旋律线,从而感受作者内心的细微变化。

(三)初听《如歌的行板》第二部分旋律。

1.问题:第二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音乐相比,音乐色彩与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教师小提琴演奏第一主题旋律。

3.师生同唱第一主题旋律,感受三连音在音乐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

4.学生随教师模仿小提琴演奏
5.教师小提琴演奏第二主题旋律,感受音乐情感的起伏。

通过第二部分旋律与第一部分旋律进行对比聆听,再通过教师的现场演奏以及学生的模仿,更好地感受两段主题的情感变化。

(四)欣赏《如歌的行板》第二部分旋律视频。

1问题:大提琴采用了怎样的演奏方式?这种演奏方法预示着什么?
2.欣赏《如歌的行板》第二部分旋律视频,关注大提琴的演奏.
3.教师用固定音型拨奏大提琴,学生模仿。

4.学生分组模仿大提琴拨奏及小提琴的第一主题旋律。

5.合作练习(大提琴组的学生与小提琴组的学生合作练习)感受乐曲第二部分旋律的音色对比以及音乐情感的变化。

欣赏视频,观看大提琴的拨奏方法,感受其在音乐中的寓意。

并让学生分组模仿大提琴的拨奏、小提琴的拉奏以及合作练习,使学生巩固第二部分的主题旋律,更好地感受作品的内涵。

(五)简介《如歌的行板》的曲式结构。

(六)全曲欣赏
完整欣赏全曲,感受体验乐曲音乐情绪,在体验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

活动5【作业】小结
1.《如歌的行板》旋律深沉、婉转、凄美,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艰辛的感悟,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无可奈何,音乐让我们感受深刻,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音乐的魅力是无尽的!
2.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音乐,课下有感情地演唱那首《夜歌》,搜集弦乐四重奏乐曲欣赏,进一步了解室内乐。

第四篇:(教案)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doc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
课题:优美的情思课时:共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学习《人间第一情》、《又唱浏阳河》等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不现情感和意境,从中品味到人生喜、怒、哀、乐等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目标:
1、能简述抒情歌曲的含义,能在众多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中辨别出抒情歌曲。

2、在欣赏过程中能伴随作品的情感变化作出正确的反映。

3、能对所宽听赏作品中的某一首歌或是某一段、某一乐句有较深的印象,并能哼唱出来。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人间第一情》《又唱浏阳河》等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不现情感和意境,从中品味到人生喜、怒、哀、乐等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教学难点:感受并体验歌曲。

教具:录音机,磁带(或多媒体设备)教学设计思路:抒情歌曲是声乐作品的一种体裁。

本课选用的七首歌曲,作一堂专题抒情歌曲欣赏课。

其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听赏、演唱或演奏、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对抒情歌曲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以音乐为手段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

本课学生应了解的知识包括:抒情歌曲的基本含义;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洛蒂及 1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熟悉的抒情歌曲,进行交流、演唱。

最后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培养表现自我的信心和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用配乐诗朗诵导入优美的情思,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配乐诗朗诵。

二、听赏与思考:教师播放《青藏高原》
师:请听一首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老师先给大家留个悬念,听赏完以后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生:演唱者是李娜)师: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同学们随着旋律一起来演唱歌曲,让我们一起融入山歌的高亢和悠扬当中。

三、学习新课:
(一)《人间第一情》
问题:这首歌曲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为我们述说了怎样的一故事?歌曲表现了父母与儿女之间永远无法完成割舍的人间真情,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将音乐感受表现出来,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小结:我们前两首听的都是抒情歌曲,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都是抒情歌曲的含义?
(二)《又唱浏阳河》
1、简介《又唱浏阳河》范唱
2、模唱:在听赏中模唱歌曲
3、师生合作表演唱(充分的体验出师生合作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推动课堂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人间第一情》、《青藏高原》、《又 2
唱浏阳河》等三首歌曲,从中上我们了解如何演唱及表达抒情歌曲。

音乐是美好的,让我们在音乐里歌唱祖国,歌唱母亲,歌唱幸福的人生。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回顾抒情歌曲的概念(学生互相说一说,深入了解抒情歌曲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一)《我的太阳》
1、演唱者的介绍
帕瓦洛蒂——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他音域宽广,音色明亮,高音区具有穿透力,能自如地演唱出小字三组的C音,被誉为“高音之王”又称为“HIGH C之王”,2006年去世,享年71岁。

2、这首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
歌曲把自己喜爱人的笑脸比喻为“我的太阳”,又以赞美太阳来表达真挚的爱情。

3、拓展:
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

奥运会闭幕式上多明戈与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合唱了一首《爱的火焰》(作品欣赏)(二)《索尔维格之歌》
1、歌曲介绍
《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为诗剧《培尔•金特》写的作品,由剧中人索尔维格演唱。

歌曲表现了索尔维格等待爱人培尔•金特的归来,从头发青青一直到白发苍苍,始终不渝。

2、聆听歌曲,谈剧中主人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
3、曲作者又是用怎样的旋律来表现这种情绪的呢?
歌曲前半部以小调的阴暗色彩,表现索尔维格旷日持久等待的忧
虑心情,后半部分仅用一个“啊”,表现了她在想象中对培尔•金特必将归来的信心和喜悦,这是一首表白忠贞之情、永恒之爱的歌曲。

三、课堂小结:
请搜集1-2首,你喜欢的抒情歌曲,记录在P12的学习记录卡上第五篇:湖南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湖南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举杯祝福》(2013-10-16 12:48:03)转载▼ 标签:湖南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育花手巾分类: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歌曲演唱和歌曲欣赏:《歌唱祖国》《举杯祝福》《国家》。

第二部分是音乐知识。

五线谱识读
(五)。

第三部分是活动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或技能目标(含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自然明亮的声音,表达歌曲《歌唱祖国》或〈举杯祝福〉的思想情感。

难点:唱熟〈歌唱祖国》二声部合唱或《兴杯祝福》中第一二句附点八分音符与第三名句第一小节的切分音。

发展目标:
1、用激动、庄严的情绪演唱《歌唱祖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用真挚朴实的情感演绎《国家》,通过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

2、通过对本课三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歌曲的学习,能认同、喜欢这三首歌曲,并能积极参与演唱与欣赏活动,感受歌曲炽热的爱国之情。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课前要学生找到歌曲《歌唱祖国》《国家》两首歌曲的有关资料,并听一听,唱一唱。

二、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跟老师一起唱(唱一段),教师及时鼓励评价学生演唱的状态和情绪并提问,刚才我们唱的歌曲的曲名叫什么?演唱这首歌时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1、歌曲介绍。

2、教师范唱低声部旋律。

3、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4、二声部合唱旋律。

5、带词演唱歌曲合唱部分。

6、学生齐唱歌曲第二部分,教师及时纠正没唱准确的附点节奏,让学生分析歌曲中一、二部分情绪的对比。

7、完整演唱歌曲(只唱第一段歌词,第二、三段作为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完成)。

四、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1、引入语。

2、教师在钢琴上弹唱《举杯祝福》,提问:这首歌情绪怎样?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3、歌曲介绍。

4、学唱歌曲:随琴唱歌谱,学会后通过活动熟悉歌曲,可以随音乐跳舞或者配上手鼓和铃鼓等乐器。

五、欣赏并演唱《国家》
1、引入语。

2、播放《国家》
3、歌曲介绍。

4、教师教一遍手语动作,全班随老师清唱、打手语。

六、参与活动。

小结歌曲,每组由组长进行组织,分组进行表演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