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学生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初中学生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4-27T11:37:14.9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2期作者:袁华[导读]
袁华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6-036-01
书写是人类记录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它不是语文和外语学科的专属工具,数学学习同样离不开书写。
华罗庚教授曾言:“中学生在数学表达上要努力做到‘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干净’。
”良好的数学书写是学生思维过程和结果的直观表达,对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中考阅卷中学生所反映出的书写问题让大家不得不正视这一并不乐观的现象:初中生的书写存在很多问题,数学书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成都市从2012年6月的中考开始,中考阅卷实行网上阅卷,主观题由阅卷教师在电脑IE浏览器上进行评阅。
初中的期末测评也都实行了网阅模式,这种新的阅卷方式对学生数学书写的习惯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而初中学生数学书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忽视审题。
具体表现为:只会找出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和目标,不思考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更不会揭示隐含条件。
(2)解答书写不严密。
数学解题讲究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而学生解答过程中存在阐述不清。
常见有:(1).混用数学符号。
(2).推理中跳跃性过大,也就是说每步之间跨度掌握不够。
(3).答题书写呈现混乱。
解答题不写“解”;代数化简求值不按要求进行,直接代入,缺乏条理性;应用题未按设、列、算、答四个程序进行,并设未知数不带单位,算得结果不检验。
以上现象促使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呢?也促使我开始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优化数学学习过程、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课题研究的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书写的能力。
书写要端正,做题时尽量做到不乱涂乱改,其次在数字的书写时分清1与7、0和6,字母要分清大小写,数字与字母之间要分清2与Z等,要分清小数点与点乘符号,分清逻辑连词如“和”“或”,正确书写常用的希腊字母;计算过程书写规范,避免在理解了算理和掌握了算法的情况下造成计算错误;解方程、方程组、不等式、不等式组以及化简求值时的格式要求;应用题的设、列、算、答;作图题的规范操作;几何解证题能规范使用数学符号,逻辑严密,把握好步骤的跨度;对于不能做全的题目,不抛弃不放弃,写出自己的得分点。
2、矫正学生不良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数学成绩,而且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
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初中学生,但重点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并将跟踪研究到其初中毕业。
2、研究内容:在不同的阶段,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研究初期的重点是:纠正不良书写习惯;规范计算题的书写格式。
研究中期的重点是:书写较基础的几何题,逐步书写有一定综合性的几何题。
研究后期的重点是:能书写综合性的解答题,并能化繁为简,掌握好步骤的跨度。
二、研究过程
1、研读课题研究相关书籍,掌握课题研究相关要求。
我们通过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上网查询相关课题的资料,掌握其他人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而明确当前课题的起点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2、对初二上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时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了因书写而失分的学生以及失分的多少,并将典型事例剖析给学生,并对失分较严重的同学进行交谈。
3、培养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途径:
(1)研究开始前,教师向学生讲解培养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会,网络等方式告知家长书写的重要性,分享一些相关信息。
(2)研究初期,教师统计原始数据。
在课堂上与家庭作业方面时刻注重渗透书写习惯的培养,并对典型学生有针对性的关注与培养。
(3)选取家庭作业范本进行展示、分析传阅,请书写规范的学生课余在侧黑板展示书写。
(4)作业与试卷批改时单设书写得分项,总分设置是10分,并及时给予学生书写方面的书面评价。
(5)时常开展数学手抄报比赛。
(6)指导习惯较好的学生辅助习惯较差的学生,发挥兵教兵作用,培养起整个班级注重书写习惯的学风。
三、研究成果:
学生的数学书写习惯和书写效果都明显地呈良性发展,进而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并把书写的重要性带进了其他学科。
在中期和期末的考试中,因书写带来的失误几近为零。
参考资料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13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