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紫花油豆无公害早熟丰产栽培粮油,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紫花油豆无公害早熟丰产栽培粮油,栽培技术
沛县张庄镇多年种植大棚紫花油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笔者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大棚紫花油豆无公害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每亩产量2000~2500公斤,亩产值7000元左右。
培育壮苗取2~3年内未种过豆科作物的大田土6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或圈肥4份粉碎过筛混合均匀。
紫花油豆苗期吸钾多,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硝酸钾1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草木灰40~50公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克拌匀,盖薄膜堆闷3天,消毒灭菌。
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育苗,苗床宽1~1.2米。
每亩大田用8厘米见方的营养钵4000个,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压实,营养土距钵面2厘米,然后将营养钵摆放在苗床上,浇透水、覆盖地膜,并加盖拱棚及草苫,以提高地温待播。
浸种前晒种2~3天,以提高发芽率与发芽势。
用45℃热水烫种10分钟,并不断搅拌,水温降至25℃浸种2小时。
大部分种子吸水膨胀、少数种子皱皮时捞出放入筐中,在20~25℃条件下催芽,每天翻动一次,并用清水冲洗,使上下温度均匀,3天后即可出芽。
2月中旬(立春后5天)播种育苗,每亩用种量5公斤。
将营养钵浇透底水,每个营养钵播3粒带芽种子,然后覆土1.5厘米厚。
为提高苗床温度,畦面上覆盖地膜后再加盖小拱棚,夜间加盖草苫。
播后苗前棚温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保持在15~16℃,以利于出苗。
60%~70%种子出土时揭去地膜。
紫花油豆为喜温蔬菜,苗期注意保温。
幼苗子叶平展时,棚温白天控制在18~22℃、夜间控制在12~15℃。
第一片真叶展开时,棚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5~18℃;定植前7天,棚温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控制在12~14℃。
温度稳定在18℃以上时撤去小拱棚。
育苗期间一般不浇水。
干旱时补充水分,但不宜过多。
定植前浇一次透水,以促发不定根。
定植定植前15~20天扣棚覆膜,提高地温和棚内温度。
整地前每亩施优质腐熟土杂肥5000公斤或腐熟鸡粪2500公斤、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并用1%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混土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深耕细耙,做宽75厘米的畦,沟宽25厘米、深20厘米,定植前7天覆盖地膜,提高地温。
3月中旬,苗龄20~25天、苗2叶1心至3叶期时选晴天定植,每畦栽2行,株距35厘米,每亩栽3460株。
定植时去除营养钵,栽后浇透水,水渗下后封严定植孔。
田间管理定植后7天内不通风,提高棚温,促进缓苗,每天上午8时揭去草苫,下午4时及时盖上草苫保温。
缓苗期棚温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控制在15~18℃。
缓苗后适当降温,
棚温超过30℃时先从顶部放小风,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12℃以上。
定植后10天用塑料绳引蔓,引蔓绳上端距离棚膜30厘米以上,否则当紫花油豆旺盛生长时枝蔓叶片会封住棚顶,影响透光。
前期控制灌水,伸蔓期第一花序坐果后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25公斤,结荚期每隔7天浇一次水,进入结荚盛期重施一次花荚肥,每亩施尿素30~35公斤,以后每隔2水施一次肥,每次每亩施尿素20公斤。
为防早衰,结合喷药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0.02%钼酸铵和0.3%尿素溶液。
定植后喷一次“爱多收”或“春雨1号”600倍液,以利于缓苗。
对植株旺长的田块,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喷施“控旺灵”800倍液控旺防徒长,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坐果率。
适时采收大棚紫花油豆定植后40~45天开始采摘嫩荚,结荚初期每隔3~4天采收一次,结荚盛期1~2天采收一次,采收期35~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