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给予教育的多重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芭比”给予教育的多重启示
[摘要] “芭比”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力量,在大众心理、精英文化以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角色让”芭比”充满神奇的力量,进而走向成功。

更值得一提的,是“芭比”的成人化设计。

对美国女孩来说,“芭比”娃娃代表一种美国时尚;而对外国女孩来说,她代表的是美国梦想。

由此,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应侧重于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方面,缔造中国设计产业的辉煌。

[关键词] “芭比” 多角色成人化设计启蒙教育艺术设计教育
“芭比”,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女性”,称之为女性是因为她完全超越一个玩偶的概念。

她是露丝•汉德勒在1959年缔造的一个美国梦想。

每一个“芭比”,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和角色特征,凸显出美国真实生活中一类女性群体。

“芭比”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力量,在大众心理、精英文化以及教育领域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多角色的“芭比”
“芭比”代言过的职业超过80种。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为促进民族团结的而推出的“黑人芭比”“拉丁芭比”“印度芭比”“中国芭比”,有45个民族之多。

“芭比”还担任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并主持召开了自己的峰会,成为“第一个看到世界和平的人”。

为唤起人们对残疾人的关注与同情,出现了“轮椅上的“芭比”。

当小布什和戈尔的总统竞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芭比”突然又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代表美国妇女入主白宫。

候选总统“芭比”象征一种机会,希望女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也有能力当选总统。

角色让“芭比”充满神奇的力量,她因此走向成功。

也因为角色的赋予使“芭比”更加趋向于真实,而且通过这个策略,使她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玩具文化,而是社会的直接体现。

众所周知,人在社会中都会扮演各自的多种角色。

我们把一种社会规定的期望,或集体的期望叫做一种角色。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各种特定条件下,由其他个人引起的某个人可能的行为;另一部分是给予行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可预言性标准。

社会就是角色期望和由于这种期望引起的行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链条。

“芭比”一经出现,通过不同角色的转换介入了社会链条之中。

事实上,每个人的角色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尤其是数量,当超出一定指标的时候,或许会伴随着分裂。

“芭比”却缔造了多重角色的奇迹。

这一点不仅是玩具行业质的飞跃,也给其他文化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启示。

同时,多角色的设定,也拓展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想象空间。

“芭比”就像一个使者,告诉他们未来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这一点是与美国的文化息息相关的。

美国人重视独立性,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

“芭比”就是美国独立自由的象征符号,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人物。

二、“芭比”的成人化设计
众所周知,儿童玩偶的设计需要把握很多尺度,因为它不仅是孩子儿时的玩伴,同时也会具有启蒙教育的作用。

“芭比”是玩偶设计业诞生的第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而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婴孩。

早期的“芭比”娃娃,首先让人们联想到性感偶像玛丽莲?梦露。

她体现出美国文化自玛丽莲?梦露以来一直坚持的理想:纤细的蜂腰、丰满的胸部、修长的美腿、天鹅般优雅的长颈。

“芭比”也因此吸引了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的视线,他对她的倾心,丝毫也不亚于他对玛丽莲•梦露的迷恋。

所以,从诞生的那天起,“芭比”就成为女性形象的代言人。

对于美国女孩来说,“芭比”代表了一种美国时尚;而对于外国女孩来说,她代表的是美国梦想。

“芭比”的成人化设计打开了女孩们的视野,她们通过”芭比”感知到幼儿园以外的世界,与“芭比”一起体验成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芭比”给儿童的是一种关于女性的社会印象。

露丝•汉德勒女士曾经说过:“芭比”能够满足所有女孩子最基本的需要,通过“芭比”可以显示儿童在成人世界的状况。

通过“芭比”,女孩子可以幻想将来某一天她们可能拥有的成功、魅力、浪漫、冒险和丰富的机会。

这些幻想涉及到儿童拥有的许多永恒的需求,从自信到成功,从获得爱到给予爱。

三、“芭比”对教育的启示
成熟化的符号,无疑也触及了对性的教育。

美国的一项心理研究发现:当一个女孩想要“芭比”时,说明在她的潜意识里已经开始注意异性的目光了。

“芭比”的成人化设计潜移默化的将女人的第二性征交代清楚,也毫不掩饰地将“肯”——“芭比”的男朋友引入女孩的生活当中,为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爱情观做了榜样。

这种教育是必须的,也应该及早进行,可以避免很多性教育滞后所带来的隐患。

在美国,女孩很少有这种隐患,她们自信、开放,有很强的自主能力,这无疑是“芭比”在发挥着她强大的教育意义。

四、“当代玩偶”面对的机遇
“芭比”,40年的辉煌是一个时代的黄金梦想。

然而,“芭比”的霸主地位也不例外地由于固守尘封而导致她这个时代中被瓦解。

以贝滋为首的许多新款娃娃的面世给“芭比”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贝滋娃娃,在形态和元素的选择与构成上,一改“芭比”风情,大幅度变身。

再也不是“芭比”那标志性的形象——金发碧眼、甜甜的微笑以及完美的身材。

而是身着嘻哈服饰的大头洋娃娃形象。

贝滋由雅斯敏、科洛、小玉和萨莎4位“街头美少女”组成,她们肤色各异,来自不同种族,着装前卫,热力四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英国超人气歌唱组合“辣妹”的形象。

她们的出现为儿童玩具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经典设计。

她已位居2002年娃娃销售榜首,同时位居最畅销玩具排名第三位。

此外,不只贝滋,韩国、日本等国家也相应推出DOD娃娃、SD娃娃,共同构筑了当代玩偶市场。

她们在原有互动基础上,又增添了更多互动节目,可以更替五官,可以化桩,完全按消费者自己的意愿装扮她。

每个人的娃娃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
是独一无二的。

拼装概念的引入,缔造了自制娃娃的新时代。

五、“芭比”带给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中国的文化丰富而精彩,然而中国的玩偶市场却受控于人。

中国是“芭比”的主要出生地,那我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玩偶呢?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儿童同样有拥有自己民族化玩偶的渴求心理。

这种精神孕育在五十六个民族强大的民俗文化之中,孕育在我们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沉淀中。

我们应该掀起中国时尚飓风,超越一切曾经的可能,把握时机,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娃娃推向世界,并能在竞争中崭露头角。

扭转“中国制造”的局面,力争做到“中国创造”。

我国创意产业实际上也在循序渐进地展开,为很多艺术设计从业者提供了发挥的平台。

“陈幸福”的成功问世,就是很好的例证。

面对这样的契机,也反应出艺术设计教育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应侧重于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方面。

因为不仅玩偶设计需要这种创造,所有的设计产业都需要它来提升我们的民族产业竞争力。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作为设计产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秉承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像“芭比”一样缔造中国设计产业的辉煌。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德•克鲁克洪著.高佳译.文化与个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2]朱正颐.美国面面观.北京:时事出版社,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