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某中学综合教学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某中学综合教学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甘肃某中学综合教学楼可行性研究报告I目录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背景.1(二)项目概况.4(三)研究结论及建议.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7(一)项目背景.7(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第三章教育需求分析.19(一)招生对象.19(二)生源分析.19(三)师资配备.20第四章建设规模.22(一)建设规模.22(二)建设标准.22第五章场址条件.24(一)地理位置.24(二)场地条件.24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28(一)总体布置.28(二)建筑设计.30II(三)结构方案.33(四)给排水系统初步方案.35(五)采暖与通风系统.36(六)电气方案.38第七章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节能.41(一)环境现状.41(二)环境保护措施.41(三)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44(四)节能管理.45(五)节水措施.46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47(一)建设工期.47(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7第九章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48(一)项目投资估算.48(二)资金筹措方案.48第十章项目招标 .49(一)项目招标范围.49(二)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49(三)项目招标方式.49第十一章项目建设与组织管理50(一)项目建设时期的组织与管理.50III(二)项目运营时期的组织与管理.51(三)人员配备.53(四)项目监督.53(五)项目评价.54第十二章财务评价.56(一)财务评价依据及说明.56(二)运营收入估算.56(三)运营成本估算.56(四)评价指标.57(五)财务评价结论.57第十三章社会经济评价.59(一)项目社会评价的目标和内容.59
(二)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59(三)项目对收入分配目标的贡献.60(四)项目对人口政策目标的贡献.61(五)项目对就业目标的贡献.61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63(一)可行性研究结论.63(二)建议.631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甘肃某中学综合教学楼项目性质新建项目业主甘肃某中学法人代表机构代码
2、项目法人简介甘肃某中学地处市区民族街40 号,于1979 年4 月在当时县东方红小学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是一所独立初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4667 m2,建筑面积8586 m2,运动场面积3600m2。
学校设校委会、党支部、工会、党政办、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团委等行政职能机构。
下设三个年级组,六个备课教研组。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8 个,在校学生2448 人。
学校现有专业教师93 人,其中研究生2 人,大学本科52 人,专科41 人,学历达标率98。
中学高级教师14 人,一级教师53 人。
93 名教师全部有合格的教师资格证。
中级教师100的取得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核合格证。
80教师取得教师普通话合格证。
校长、中层领导培训合格,能持证上岗。
教学设备齐全,有物理实验实、生化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
室、教师备课室等。
教学仪器达一类标准,理化生实验开齐率2100。
学校现有微机室一个,电脑66 台,基本满足七至九年级学生上课使用。
教师备课使用电脑30 台,多媒体教室一个,所有电脑全部接入教育网、教育网和因特网,并创建了中学校园网。
学校图书室藏书近19 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5 万册。
广大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过硬,近五年有10 余人次荣获省级、厅局级表彰,有近40 人有学术成果,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刊物发表论文65 篇,承担各级课题研究5 项。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于2001 年启动了学校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职工定岗定员,全员聘任制,实行优评优聘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2004 年-2006 年中学连续被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学校业绩显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声誉高,在区初中教育领域的示范作用日益显著。
3、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和研究范围3.
1、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第中学学修建综合教学楼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武发改社会[2007]56 号。
②、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
[2002]15 号;③、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④、市国土资源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国土预审3字[]号;⑤、市城市建设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07 字第006 号;
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⑦、其它相关文件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
3.
2、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学校生源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研究;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招标方式;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财务分析评价;社会经济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4、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甘肃某中学于1979 年4 月在当时县东方红小学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现有教学楼、办公楼于1992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有教学班级18 个,在校学生1000 多人,教职工77 人,基本能满足当时教学、实验及老师办公的需求。
学校经过近15 年的发展,在校学生数量已增至目前的28 个教学班级,学生2400 多人,教职工93 人。
而且学校生源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原有教室及办公面积已不能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现状。
同时根据市中学教育结构调整的规划,2 将逐步取消城区初级、高级混合中学,部分中学将不再招收初中学生,这些学校的初中生源
将分解到就近的初级中学就读,甘肃某中学的生源将还要大副增加。
因此,学校教室数量不足,单班4学生数量超标,教室内学生拥挤,已与当前的教育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教学空间问题已是当前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瓶径。
甘肃某中学领导经多次讨论研究,决定启动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并于2007 年2 月完成项目建议书,上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武发改社会[2007]56 号文件,对其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并要求项目法人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7 年3 月工程咨询公司受甘肃某中学的委托,经实地踏勘、调查分析,编制完成甘肃某中学综合教学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市及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项目建设是市及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3)项目建设是甘肃某中学自身发展的需要;(4)项目建设是市及区广大居民的迫切要求。
2、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民族街40 号,甘肃某中学院内。
甘肃某中学东临民族街,西靠市农牧局,南依中学家属院,北邻原区教育局。
民族街是市中心较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同时其周围居民较集中,
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3、建设规模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