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课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乾安县第四中学王健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内容范围是第三单元第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本框共有三目:(1)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教材内容围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个中心,分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构严密。

第一目承接上一课主要内容中华文化,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对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目具体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三目承接第二目,是对其的深化,进一步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具体的、历史的,爱国主义在新时期有新主题。

教学提纲如下:
1.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3)永不泯灭的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团结统一精神的巨大作用
(3)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及其深远影响
(4)勤劳勇敢的优良民族品格
(5)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认知上已经对前一课的的主要内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能对于中华文华几千年延绵不绝的原因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受知识结构的限制,还无法真正解开这个疑问。

使学生在学习这后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并且把爱国主义精神落实到他们的实践中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教学以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依据,积极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真实的情境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在教师的保障下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以及获得对政治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具体的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2)课堂辩论(3)分组讨论法(4)多媒体演示法(5)课后撰写政治小论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
(1)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2)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2)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顾全大局的情感,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
(3)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
五、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 教学重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教学难点: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

”一个人是不能没有精神,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的民族精神。

(幻灯片)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新课教学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人民忍受了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耻辱和痛苦。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在长达8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华大地上到处是“送儿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浪潮,到处是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

(幻灯片播放)
教师引导思考与讨论:每当我们回顾这一民族危难时期,我们常常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万众一心渡过这一危难时期呢?(幻灯片) 学生讨论后发言:(略)
教师引导: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产生出来的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成了全民族的抗战,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始终拥护着、深爱着我们的祖国。

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沉淀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之魂。

而这民族之魂,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一)中华民族之魂:(幻灯片)
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坚?”中国百年沧桑之变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同样也作用在当代的中国人身上。

幻灯片播放
凤凰浴火,涅槃重生
雅典奥运会时,有着“梦之队”之称的中国体操队却遭遇了一个噩梦般的雅典之旅。

男子团体只获得第五名历史最差记录,给国人和运动员带来了极大的沉痛。

雅典之痛后,在中国体操队训练馆内悬挂着两个横幅,一个是“卧薪尝胆”,另一个是“从零开始”,还有来自各大媒体针砭之言的“批评墙”,全队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训练,终于在2008年8月12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赛决赛之中,中国体操队的小伙子积蓄了四年的力量爆发了,时隔八年之后将奥运会团体冠军荣誉高高托起。

中央电视台:奥运全景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宇航员杨利伟在经历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旅行之后,重新踏上了祖国的大地,一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道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声。

一时间,中华大地成了欢乐喜庆的海洋。

人们一遍遍地高呼“祖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学生讨论后发言:(略)
教师引导: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和鼓舞之下,奥运健儿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战胜了对手,也使得每一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高呼“祖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透过历史的记载,我们知道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之所以能够经历衰微,却没像其它三大文明古国一样中断过,正是由于这种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能够突破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与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作用密不可分。

这就是“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原因。

2、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幻灯片)教师引导: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都一直是强大的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幻灯片)
教师引导:不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民族危难的时期,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共同的情感和精神,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幻灯片)
过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在这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哪些内涵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材料(图文):
十六大报告:“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师引导:我们看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种内涵
幻灯片播放
土尔扈特东归
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汗的率领下,终于在远离故土140多年后到达中国新疆,完成了东归大业。

八个月的残酷战斗,艰难跋涉,加之饥寒交迫、瘟疫流行,牲畜死亡殆尽,人口死亡大半,幸存者仅7万多人。

土尔扈特东归谱写了一部震惊中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无宗无祖拜神社,
阿扁阿贼台独疯。

一统和平华夏愿,
九州铁马郑成功。

反台独
作者:山佳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一个内涵,团结统一: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教师引导:再看一组图片
幻灯片播放
1.亚洲:柬埔寨、东帝汶
2. 中东(包括西亚地区):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伊拉克和科威特、黎巴嫩、西撒哈拉
3. 非洲:纳米比亚、墨桑比克、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刚果(金)*
4. 拉美:海地
5.欧洲: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科索沃
说明:1. 中国共从事了16项和平行动,总共派出维
和人员约6000人。

其中亚洲地区2项,中东地区(包
括西亚地区)4项,非洲地区5项,拉美地区1项,欧
洲地区2项。

*
系两次派出。

中国维和人员分布
“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
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
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中国
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
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
到回报。

假如中国人愿意
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
大的国家。

但他们希望的
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
中国派遣维和人员以及罗素的话都向我们证明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历史上与日本、朝鲜的友好往来,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教师引导:再看一组图片
幻灯片播放
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
族,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
大地上,根据气候、季节的
变化从事农业生产。

同牧业
民族的骠悍、渔业民族的冒
险、商业民族的精明相比,
中华民族在辛勤劳作中,深
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形成了勤劳质朴的品格。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业广唯勤天道酬勤
不畏强御勇者不惧
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
死生动其心
作为一个农业民族所形成的勤劳质朴的品格和文人墨客留给我们的名言名句体现了另一个内涵——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教师引导:再看一组图片
幻灯片播放
大禹治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
列; ——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灾难的背后是
顽强不屈精神。

地震让我们更
坚韧,灾难让
我们更顽强。

“任何困难都
难不倒英雄的
中国人民!

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

——
《周易》
大禹治水,人定胜天的意志,以及历史上的文人骚客虽经历了种种磨难,却依然成就了辉煌的历史,这都表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教师引导:这四个基本内涵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爱国主义
基本内涵之间的内在联系:
幻灯片播放: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过渡:正是爱国主义这个核心的存在,使得中华民族在面临外来侵略时,中国人民变得异常团结,即使是手无寸铁也敢舍身去挡刀枪、堵炮弹,敢于抛头颅洒热血。

而在和平年代,在爱国主义的鼓舞下,广大的爱国学子纷纷学成归国,为祖国做贡献。

所以说,不管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人民都始终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而且
1、爱国主义一直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爱国主义表现在每个公民的实际行动中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列举一些抒发爱国情怀的格言?又有哪些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呢?
学生讨论后发言:(略)
其次,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讨论:由于日本的领导人一直不承认侵华事实,甚至还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

这激起了广大华人的强烈不满,几乎每次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都有一些爱国的华人举行抗议活动或者抵制日货。

思考:抵制日货的行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吗?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后发言:(略)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讨论很精彩,也都有理有据。

但偏激地抵制日货实际上是不理性的一种做法。

爱国主义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具体的,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要注意理性爱国,克服民族情绪。

幻灯片播放:
1、抵制日货的活动破坏了中国人民与日本
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感情;
2、抵制日货的活动不利于中日贸易的发
展,最终将损害中国自身经济利益;
3、在国际分工时代,抵制日货也可能伤害
到本国的生产企业,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提
高;
4、抵制日货的活动阻碍了中日文化交流,
不利于中国吸收日本的优秀文化。

(三)课堂总结:本节课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探究。

主要涉及到中华民族精神
与中化文化的关系、作用、基本内涵以及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

可概括为:“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中华民族精神
(四)课堂练习:
1、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说:“唯有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里的“民魂”是指()
A.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B.中国人的脊梁骨
C.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2、我国先秦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这说明我国自古就有的精神。

()
A.爱好和平
B.对外扩张
C.大一统
D.利用和亲促进安定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真实的再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①勤劳勇敢②团结统一
③自强不息④爱好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下列对爱国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爱国主义是思想观念,而不是具体行动
②在当代中国,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都是相同的
④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D
2.A
3.D
4.C
(五)情感提升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之后,齐诵: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世纪坛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