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变化》
教学背景
•授课班级:大班
•授课主题:水的变化
•学生年龄:4~5岁
授课目标
•认知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
•了解水的变化过程,顺序清晰,脉络清晰;
•观察实验现象,尝试自己进行一些小实验,探索科学的乐趣;
•学习合作、分享、倾听和观察的基本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认知水的三种状态;
•观察实验现象,尝试自己进行小实验。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过程
步骤一:热身
老师拿出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冰块,让学生观察和描绘(液态的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提问: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东西很凉?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东西?
步骤二:引入
老师介绍水的三种状态并演示:展示瓶子里的水,点燃火柴使水汽化,放条红花油棒让学生观察水汽变化成水滴。

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个现象。

步骤三:实验环节
1.实验一: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用手指弹一弹水,然后和同桌分享,
比较不同方式、水的状态。

2.实验二:观察老师在瓶子里添加食盐,学生记录水的变化过程。

步骤四:结论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学生得出结论: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固态和气态。

水的状态可以通过变化来实现。

步骤五:实践应用
学生和同桌分享自己“水”的经历,如洗澡、游泳,冰淇淋等,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换季后,城市中的压路机要切割道路表面,日晒和空气中的水气挥发会变成什么状态?
步骤六:总结反思
评价:学生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学生掌握了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素质明显提高。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对水的认知大多局限于“自来水可以喝”、“水可以泼水仗”,对水的另外两种状态缺乏了解。

通过小实验和互动,学生对水的三种状态有了系统而完整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实验现象,从中探究科学的内涵,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其中,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能力培养和观察、归纳、总结等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都是这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在未来的科学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爱科学、喜科学、学会科学的能力和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