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9-05T16:25:05.93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作者:冯娜魏佳佳龚成瑶
[导读] 险管理看护对病人恢复产生积极效果。
因而,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看护模式。
(四川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中的使用效果。
方法任意抽选60名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相关科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看护模式划分为考察组、对照组。
对考察组病人施加看护风险管理。
对对照组病人施加基本看护。
对二组病人的住院时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看护满意程度进行考察。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接受看护风险管理的考察组病人在所考察项目中表现更优。
相关指标的组间比较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别(P<0.05)。
结论风险管理看护对病人恢复产生积极效果。
因而,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看护模式。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
护理风险管理(Nursing risk management,NRM)是一种在基础看护的基础上,兼顾风险管理的高水平看护模式。
相关研究表明,该模式的应用对于病人的病情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本文特此研究了该模式在ICU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一、资料、方法
(一)基本资料
本文以任意抽选的60名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选号法,将其随机等量分为考察组、对照组。
对考察组病人施加看护风险管理。
对对照组病人施加基本看护。
其中,考察组人员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35岁、21岁。
平均为(25.71±1.01)岁。
对照组人员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36岁、19岁。
平均为(26.16±0.09)岁。
在基本资料方面,二组人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别(P>0.05)。
其可以用来进行统一性的对比分析。
(二)方法
对对照组人员采取基本看护。
其主要内容包括: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指标的检查以及相关的给药。
对考察组的人员,在对照组人员的基础上,对其采取看护风险管理。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预先查询病人所患疾病相关的风险要素,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以及应对条件[1];
2.设置专业看护风险管控小组,控制ICU风险。
将各项看护工作细分为相应版块,并由相关人员负责。
责任落实至个人。
小组定期讨论,总结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应对策略[2];
3.组长负责监督小组成员的看护操作,对错误之处及时指出,并进行记录汇报。
组长还应负责诱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形成长效、持续的监护体系,密切关注病人身体状况以及病人主观感觉,及时反馈给医师;;
5.定期考察看护人员的相关操作水平,提高其看护能力,减少不必要失误;
6.形成记录反馈制度,及时记录病人身体情况;
(三)伦理学
由于本研究涉及到受护理人员对护理效果的评价,因此设置伦理考察。
受考察人员均预先对研究内容有基本了解,充分认识本研究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所涉及相关环节均在伦理委员会审核下进行。
(四)考察项目
1.住院时长
该项目通过受看护人员反馈的形式来完成。
住院时长越短,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恢复速度更快。
该考察指标以天(d)作为单位。
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该项目通过受看护人员反馈的形式来完成。
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恢复效果更好。
该考察指标以不良反应发生的次数(n)及百分率(%)作为单位。
3.看护满意程度
该项目通过受看护人员评价的形式来完成。
满分值为100分。
分值越高,看护服务水平更高。
(五)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0.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
对计数数据使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一)住院时长
结果显示,接受NRM看护的人员,其在住院时长方面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员。
相关数据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的区别(P<0.05)。
考察组人员的恢复速度更快。
详细数据见下表1。
(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接受NRM看护的人员,其在不良反应方面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员。
相关数据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的区别(P<0.05)。
考察组人员恢复情况更好详细数据参见下表2。
(三)看护满意程度
结果显示,接受NRM看护的人员,其在看护满意程度方面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员。
相关数据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的区别(P<0.05)。
考察组人员对其所接受看护更满意。
详细数据参见下表3。
三、讨论
NRM看护作为一种兼顾风险的高水平看护模式,相关研究表明,其应用对于病人的病情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本文特此研究了该模式在心血管、呼吸科室中的效果分析。
本文以任意抽选的6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等量分为考察组、对照组。
对考察组病人施加NRM看护。
对对照组病人施加基本看护。
结果,接受NRM看护模式的考察组人员在各项考察指标方面的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员。
具体表现为考察组人员的恢复速度更快。
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恢复效果更好。
此外,受看护人员对于服务满意程度更高。
上述结论相关的指标的组间数据均比较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别(P<0.05)。
由此,NRM看护可以对病人恢复产生积极效果。
因而,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看护模式。
参考文献
[1]伏迎春,路玉芳,陈峰,康学然,马玉飞.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价值探讨[J].名医,2019(05):168.
[2]赵娟.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名医,2019(0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