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需求管理程序-ok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总经办、业务部:员工代表、附近企业及居民、银行、工会、社会团体。
4.2.2 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4.2.3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识别与评审。
4.2.4 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进行修订。
需求管理程序
(依据GB/T30146-2013/ISO 22301:2012标准)
文件编号:SDDK-BCMS-B-12
版 本 号:A/0
制定日期:2021年4月22日
编制:万XX审核:王XX批准:谢XX
2021年4月22日发布2021年4月22日实施
※※※※※※修订履历※※※※※※
版本
页次
修订履历
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监视和评审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项目如下:
a) 管理者代表:所有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b)总经办:顾客、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外包加工方、供应商、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4.3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评审
每次管理评审前,管理者代表汇总企业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情况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求的相关资料,并提交管理评审。
a)总经办:内部(公司内部管理、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企业的知识和管理绩效等,包括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外部(考虑国际、国内、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业务连续性等,包括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优势或劣势);公司相关的合规性义务、公司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公司实施业务连续性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2 范围
适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公司服务活动过程和相关的部门。
3 职责
3.1总经办: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确定内外部业务连续性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3.2 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3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业务连续性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监视、评审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4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业务连续性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识别、监视、评审并拟定应对措施。
4 程序
4.1 组织业务连续性管理
4.1.1 在建立与持续改进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业务连续性。
4.1.2 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识别项目如下:
b)总经办:内部(总经办因素),外部(经济业务连续性)。
d)总经办、市场拓展和经营部:内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业务连续性等)。
e) 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业务连续性等)。
4.1.3 各部门识别后,管理者代表整理汇总将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识别表》上。
生效日期
A/0
初次发行
2021年4月22日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全面识别本公司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业务连续性,从而确定对业务连续性具有或可能具备重大影响的因素;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4.1.4 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监测与更新:
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内外部业务连续性要素识别表》进行修订。
4.2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
4.2.1 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监视和评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