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考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2011年地图学_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1年地图学_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一、选折(每题2分,共20分)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C )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A.方位投影B.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墨卡托投影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C.平面图D.地球仪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A )A.21731公里B.731公里C.231公里D.31公里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C )A.低纬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赤道附近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 )A. a=bB. a>bC. a<bD. a·b=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投影后经纬线垂直的投影必是等角投影B. 等角投影的经纬线必垂直C. 投影后经纬线垂直的投影不是等角投影D. 以上说法都不对10、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25万,在该地图上A区域有居民点10个,则根据开方根规律法,在不考虑符号尺寸和地物重要性的情况下,以该1:25万地图为原始资料编绘得到的1:100万地图上A区域应选取的居民点个数为:()A. 5个B. 10个C. 15个D.20个1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12、斜分比例尺可以量取比例尺基本单位的:( B)A.十分之一B. 百分之一C. 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13、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2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A.21231公里B.231公里C.269公里D.31公里14、正轴圆柱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A.低纬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赤道附近15、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角投影的条件是:()A. a=bB. a>bC. a<bD. a·b=116、关于点值法和分区统计图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值法的概括程度高于分区统计图法B.点值法的概括程度低于分区统计图法C.点值法的概括程度等于分区统计图法D.两者不可比较17、罗某接到单位的制图任务,则罗某完成的地图著作权归:()A. 罗某所有B. 罗某单位所有C. 出版社所有D.以上三者共同所有18、下面四项中高差最大的是:()A.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B.相邻两条首曲线间的高差C.相邻两条间曲线间的高差D.相邻两条助曲线间的高差19、以下不属于我国基本比例尺的是:( )A.1:100万B.1:50万C.1:10万D.1:50020、关于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名量表的等级高于顺序量表B.命名量表的等级低于顺序量表C.命名量表的等级等于顺序量表D.二者的等级不可比较21、下图所示河流注记的排列方式属于:河流A.水平排列B.垂直排列C.雁行排列D.屈曲排列22、下图中的黑色方块易作为一个整体为人感知,这是利用了图形视觉心理效应中的:( )A. 相似性B.临近性C.闭合性D.完形性23、符号的大小与其所代表的数值间的关系为,L M L aM b =+为常数,则该符号属于:( )a b 、A.绝对比率符号 B.线性比率符号 C.对数比率符号 D.心理比率符号24、关于质底法和范围法说法正确的是:( )A.质底法的图斑可以重叠B.范围法的图斑可以重叠C.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图斑都可以重叠D.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图斑都不可以重叠25、下图等高线注记的配置是错误的,其错误的原因是:()A.注记不能压盖重要地理事物B.注记与被注记地理事物的关系明确;C.图面注记的密度与被注记地理事物的密度一致D.以上原因都不是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等积、等角、任意三类。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9)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9)

果d等于所研究空间任意两点间的最大距离,则全域
和局域两个模型将相等,反之则相反。 若 趋于无穷大,任意两点的权重将趋于1,则 被估计的参数变成一致时,GWR就等于以OLS估计 的经典线性回归;反之,当带宽变得很小时,参数 估计将更加依赖于邻近的观测值。
三、应用实例:研发与创新的空间计量模型
为检验研发与创新的空间效应,建立双对数线性的 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如下:
型最好。
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当用横截面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时,由于这种 数据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复杂性、自相关性和变异性,
使得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之间可
能是不同的。 假定区域之间的经济行为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的 差异可能更加符合现实,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中的地 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是一种解决这种问题的有 效方法。
ˆ ˆ ˆ ,极大对数似然函数 , ˆ 0 L
2 2 ˆ ˆX ˆ ˆ ˆWy ˆ ˆ LogL n / 2ln2 n / 2ln ln I W 1 / 2 y Wy X y






如果SLM模型设定正确,那么解释变量在重复抽样过程
5.274 2
4.606 2 3.555 6 3.687 0 2.669 1 4.076 3 3.675 1 3.464 4 4.529 7 4.117 3 3.760 8 3.481 5
40.245 4
39.411 0 39.331 9 37.633 9 45.371 4 41.098 4 43.579 1 48.486 9 31.271 9 34.583 4 29.165 1 32.013 0
模型实证分析所用的数据样本,包括了中国大陆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3章 1 2相关分析方法 回归分析方法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3章 1 2相关分析方法 回归分析方法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二、地理相关程度的度量方法 • 计量地理学中用不同的指标来度量不同类型的地理相关的程度。 • (一)简单直线相关程度的度量 • 一般情况下,当两个地理要素间为直线相关时,需要分析其相关程度和
相关方向。所谓相关程度指两者关系的密切程度,而相关方向可分为正 相关与负相关。前者指两个要素间呈同方向变化,而后者相反。这两者 可用一个共同的指标度量,就是相关系数。 • 1. 一般常用的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 • 其中,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三)多要素相关与相关矩阵 • 对于多个地理要素,则可计算出各要素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构成相
关矩阵。 • 例3:现给出世界上自然植被的生产量与水热资源的原始地理数据(表5
-3),利用相关系数公式得到其相关矩阵,形式如下所示: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地理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 1. 由一组地理数据确定这些要素间的定量数学表达式,即回归模型; • 2. 利用回归模型,根据自变量的值来预测或控制因变量的取值。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二、一元地理回归模型的建立
– 一元地理回归是要解决两个要素间的定量关系。由于两个要素之间 的数量关系类型的差别,一元地理回归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 回归模型分述如下: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3. 一元线性地理回归模型的效果检验 • 当一元线性地理回归模型求出来以后,它的效果如何,它所揭示的地理
规律性强不强,用它来进行地理预测精度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 一步作出分析。 • (1)回归模型估计的误差 • 由线性回归模型所得到的y的估计值往往与实测值y不完全一致,它们之 间的误差称为估计误差,以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为 • 在实际地理问题中,只要比较S与允许的偏差即可。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1)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1)
r12.3
2 13
r12 r13 r23
2 23
(1 r )(1 r ) r 13 r 12 r 23 (1 r )(1 r )
2 12 2 23
(4.1.5)
r 13.2
(4.1.6)
r23.1
r23 r12 r13 (1 r )(1 r )
2 12 2 13
又如:根据甘肃省53个气象台站的多年平 均数据(见教材表4.1.2),可以利用公式 (4.1.1)对降水量(p)和纬度(y)之间的 相关系数以及蒸发量(v)和纬度(y)之间的 相关系数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 p p)( y y )
i 1 i i 53
rpy
( p p) ( y y )
rtp
(t
i 1 12 i 1
12
i
t )( pi p )
2 2 ( p p ) i i 1 12

(ti t )
300.91 250.55 1 508.34

300 .91 0.489 5 15.83 38 .84
(2)计算结果表明,伦敦市的月平均气 温( t )与降水量 (p) 之间呈负相关,即异 向相关。
利用公式计算一级偏向关系数,如表4.1.6所示: 表4.1.6
r12· 3 0.821 r13· 2 0.808 r14· 2 0.647 r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0.895
一级偏相关系数
r23· 1 -0.863 r24· 1 0.956 r24· 3 0.945 r24· 1 r34· 2 -0.875 0.371
一、两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的计算与检验

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课后题与答案)

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课后题与答案)

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课后题与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思考题与练习题)1.什么是相关系数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三者在检验上有什么区别答:相关系数是用来测定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数值;偏相关系数的计算要以单相关系数为基础,而复相关系数的计算要同时用到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一般情况下,相关系数的检验,是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查相关系数的临界值表来完成的,偏相关系数的检验,一般采用t-检验法,对复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一般采用F检验法。

2.什么是秩相关系数?试比较单相关系数和秩相关系数。

答:秩相关系数,又称等级相关系数或顺序相关系数,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3.什么是地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回归分析方法,就是研究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建立反映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模型。

相关分析揭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而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4.什么是地理过程时间序列地理时间序列分析在地理学中有什么用途答:时间序列,也叫时间数列或动态数列,是要素(变量)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变动排列而形成的一种数列,他反映了要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过程。

地理过程的时间序列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地理要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历程,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

11.某地区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hm 2)的历年数据见下表,使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进行检验(a=0.5) 答案见下表: 年份 粮食产量/t受灾面积/1995 251 52 -358.7 -50.4 18078.5 128666 2540.161996 801 101 191.3-1.4 -267.82 36595.7 1.96 1997 200 65 -409.7-37.4 15322.8 167854 1398.76 1998 409 88 -200.7-14.4 2890.08 40280.5 207.36 1999 415 90 -194.7-12.42414.28 37908.1153.76 2000 502 98 -107.7-4.4 473.88 11599.3 19.36 2001 314 120 -295.7 17.6 -5204.3 87438.5 309.76 2002 1101 150 491.3 47.6 23385.9 241376 2265.76 2003 980 140370.337.6 13923.3 1371221413.76 2004 1124 120 514.3 17.6 9051.68 264504309.76 609.7 . 102.4∑∑-∑=-==------=n i ini ini iix x y y x x y y 111xy )()())((r =33.997152.8868=0.802968对于该地区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hm 2)的相关系数,f=10-2=8,表里面没有a=0.5的数据,但是随着a 的增大,临界值在不断减小,我们知道当a=0.1时的临界值是0.5494,因为0.802968远大于0.5494,所以说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hm 2)显著相关。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研究生考试‎卷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地表变形因‎素的权重进‎行分析摘要:造成采煤沉‎陷的因素有‎多种,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使得‎地表变形。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地表沉陷‎影响因素定‎量分析,量化每一个‎因素对地表‎沉陷的影响‎权重,对预矿山预‎防工程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层次分析、判断矩阵、沉陷1. 层次分析方‎法的原理层次分析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

它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1]。

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等过程,就可以得出‎不同要素重‎要性程度的‎权重。

1.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方‎法中首要过‎程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这一步骤‎中,要求将问题‎中所包含的‎所有要素按‎照目标性质‎进行分层,一般按照目‎标层、中间层和最‎低层进行金‎字塔排列。

图1层次结‎构模型1.2构造判断‎矩阵构造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方法中关‎键的步骤。

判断矩阵表‎示矩阵中各‎数字化因素‎对上一层的‎某个要素而‎言,评定该层中‎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情况‎[2]。

一般采用九‎级标度法。

ij k i j1.3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的目的是对‎于上层次中‎某要素而言‎,确定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值。

层次单排序‎主要任务是‎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max λ应的特征向‎量,用的特征向‎max λ量为该因素‎相对于上层‎次要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1.4一致性检‎验衡量判断矩‎阵质量的标‎准是矩阵中‎的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

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max 1nCI n λ-=-……………………………(1-1)在上式中,当0CI =,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CI 越大,则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2.3 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手段,许多地理学家 熟练地掌握了多元统计方法,具备了分析 复杂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在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以电子计算 机为工具,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使许多复杂 问题得到了相当满意的解决。
首先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 式:H=90°-φ±λ(其中φ是地 理纬度,λ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然就ctg后是A得H我两C=B们楼出9=0B解的-:C三 最3/A6角短B°,形距-离A2B:3C°,求2出6B′C的≈长3度0°, , BC=如ctg图30°所×示AB:=1.732×20=34.64,
经计算,两楼距离至少为35米。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1、现代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早在我国战国前后和古希腊、古 罗马时代就开始萌芽,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发展历史。纵 观地理学的发展史,可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①古代地理学, 是农牧业社会的产物,以地理知识的记载为主体;②近代地 理学,是工商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条 理化归纳,并对其间的关系作解释性描述的多分支知识体系; ③现代地理学,是新的科学技术社会,即信息社会的产物, 它把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看作统一的整体,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 以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并预测其未来演变的科学。
2.现代地理与数学的关系
2.1与几何学的关系
几何学因地理学产生
《辞海》关于几何学的解释:“古代埃及为兴建尼罗 河水利工程,曾经进行过测地工作,它逐渐发展为几何 学”。
几何学为地理学提供了依据
人们为了测算河流长度、山体高度,计算土地面积, 不得不运用几何学原理和方法。
举例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3)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3)
聚类分析实例
聚类分析是根据样本之间的亲疏关系 (相似程度或差异程度)进行分类的,其 基本思想是:把相似度高的样本划归为同 一类,把差异程度大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 类。聚类分析的方法有:系统聚类法,K均值法,图论聚类法,模糊聚类法,等等 。本节主要介绍系统聚类法。
第3节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是定量化的研究分 类问题的统计学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研究事 物分类的数学方法,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聚类分析,事先并不知道样本有多少类, 也不知道每一个样本来自哪一类,而是根据样 本的自身属性确定亲疏关系,并按这种亲疏关 系程度对样本进行分类。 而判别分析,则是在事先已知样本分类的 前提下,对给定的新样本进行归类。它是根据 已知对象的观测指标和所属类别,判断未知对 象所属类别的方法。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51.274 68.831 77.301 76.948 99.265 118.505 141.473 137.761 117.612 122.781
1.041 0.836 0.623 1.022 0.654 0.661 0.737 0.598 1.245 0.731
64.609 62.804 60.102 68.001 60.702 63.304 54.206 55.901 54.503 49.102
968.33 957.14 824.37 1 255.42 1 251.03 1 246.47 814.21 1 124.05 805.67 1 313.11
181.38 194.04 188.09 211.55 220.91 242.16 193.46 228.44 175.23 236.29
表4.3.1 8种系统聚类方法的距离参数值(下页)

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1.提示:(1)计算平均值的公式:,把每年各省的数据代入该式得1990—2003全国∑==ni ix n x 11各年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差的公式:。

利用(1)中计算的结果及各年各省数∑=-=n i x ix n 12)(12 据,代入公式求得各年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差。

(3)计算变异系数的公式:,%1001)(1%10012⨯--=⨯=∑=n x x x xS C n i i v ,1)(12--=∑=n x x S ni i 和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同上。

代入数据可得每年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得变异i x x 系数。

2.(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868217362i f (2)求中位数:503.5286724173621152111=-⨯⨯+=-⨯+=-=∑m m ni i e f S f d L M 或503.5286726173621162111=-⨯⨯-=-⨯-=+=∑m m n i i e f S f d U M 3.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1)数量标志数据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 )数据: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 )数据: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品质标志数据①有序(Ordinal )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0、1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2)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2)

.
1 1 1 1 x11 x12 x13 x1n
x k1 xk 2 xk 3 xkn
x21 xk1 x22 xk 2 x23 xk 3 x2 n xkn
1 1 1 x x x 11 12 13 x21 x22 x23 T A X X xk 1 xk 2 xk 3
③ 偏回归系数的推导过程: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
( , k)应该使 i(i 0, 1, 2, ,k ) 的估计值 b i i 0,1,2,
2 Q ( ya y ) ˆa a 1 n
[ ya (b0 b1 x1a b2 x2a bk xka )]2 min
U /k F Q /( n k 1)
计算出来F之后,可以查F分布表对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例
在表4.1.2中,把降水量(p)看作因变量, 把纬度(y)和海拔高度(a)看作自变量,下面 我们试建立p 与y、a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 代入样本数据,得到:
1 40.50 1 170.80 1 36.60 1 707.20 X 1 36.14 1 111.70 53 3
b Lyp Lyy
1
( y
53
53
y )( p p ) y )2

1
( y
- 23 848.21 82.182 2 290.19
a p by 3 395.383 4
故,降水量(p)与纬度(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p 3 395.383 4 82.182 2 y (4.2.7)
则正规方程组(4.2.15)式可以进一步 写成矩阵形式

当代地理学方法练习题

当代地理学方法练习题

1.地理学是一门范围广阔、知识多元的学科,地理学者们常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或(两者的结合)从事研究。

2.科学信息研究所(ISI Web of Science)的三种文献索引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人文)和(自然科学)。

3.地理学研究通常需要使用二手资料,用以描述所研究区域的(特征)、(空间)或(人群)。

4.在地理学中,一直用(问卷调查)来探索不同区域中人们的感知、态度、经验、行为以及空间相互作用。

5.地理学视觉图像的解读方法,应该注重强调(图像的制作)、(图像审美)和(解读受众)三个方面。

6.参与式研究,也叫(参与式行动研究),是要求在有关对象充分参与的情况下对某个特殊问题或现象进行的研究。

7.从地理学的视角研究不同的文化现象,应该理解(差异性)和(相似性)。

8.(变异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一种内在属性。

9.气候变化可能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者(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

10.地质代用资料主要依赖对经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地球物质(体积)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的解释。

11.地理学者认识到,无论是(广延性)统计抽样还是(集中性)案例研究抽样,对于探索不确定性世界都具有重要价值。

12.数值模拟方法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可以用于(认识)、(解释)和(预测)地理事件、现象或过程的发展变化规律。

13.遥感意指(遥远的感知)。

在地理学研究中,遥感特指通过(特殊仪器)来获取地球表面某些部分的图像。

14.遥感数据的四个特征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光谱属性)、(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15.(地图学)涉及多种不同形式的地图设计、生产、分发和研究,而(解图)则是阅读和构建交流图形模式。

16.从地理学的视角看,统计是关于国家的(真实情况)。

17.(地统计学)是为了研究空间数据并解释其趋势或格局等而建立的一种研究框架。

18.GIS是各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有机集成,处理(空间数据),理解数据中的(规律)并以(可视化)的方法呈现。

实验中学11级地理第二次作业

实验中学11级地理第二次作业

实验中学11级地理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1-2题。

1.M、N、L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住宅、工业 B.商业、工业、住宅C.住宅、工业、商业 D.工业、商业、住宅2.当L线变成P线时,反映了各功能区的变化是A.商业区范围变小 B.工业区范围变大C.住宅区范围变大 D.工业不断向外围移动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回答下3-4题。

3.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客货物流区B.高新技术区C.旅游度假区D.金融商业区4.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5.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作用更明显,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 )A.交通网络的进一步畅通 B.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C.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 D.如何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以下6-7题。

6.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高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电子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7.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厂企业集中 B.文化教育发达 C.环境污染严重 D.地租昂贵8.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9-11题。

9.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文化区B.住宅区、行政区C.住宅区、商业区D.行政区、文化区10.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

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A.巴西东南部 B.我国东部沿海C.印度半岛 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11.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12.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以下13-14题。

(完整版)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课后题与答案)

(完整版)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课后题与答案)

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思考题与练习题)1.什么是相关系数?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三者在检验上有什么区别?答:相关系数是用来测定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数值;偏相关系数的计算要以单相关系数为基础,而复相关系数的计算要同时用到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一般情况下,相关系数的检验,是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查相关系数的临界值表来完成的,偏相关系数的检验,一般采用t-检验法,对复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一般采用F 检验法。

2.什么是秩相关系数?试比较单相关系数和秩相关系数。

答:秩相关系数,又称等级相关系数或顺序相关系数,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

实际它是位次分析方法的数量化。

比较见下表:项目名称单相关系数秩相关系数含义是比较两个要素之间密切程度的数值是比较两个要素位次之间密切程度的数值计算公式∑-∑-∑===------=ni ni ni ii xy y y x x y y x x r ii 12121)()())(()(611212'--=∑=n n d rni ixy3.什么是地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回归分析方法,就是研究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建立反映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模型。

相关分析揭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而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4.什么是地理过程时间序列?地理时间序列分析在地理学中有什么用途?答:时间序列,也叫时间数列或动态数列,是要素(变量)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变动排列而形成的一种数列,他反映了要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过程。

地理过程的时间序列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地理要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历程,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

11.某地区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的历年数据见下表,使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hm 2并对相关系数进行检验(a=0.5)答案见下表:年份粮食产量/t受灾面积/199525152-358.7-50.418078.51286662540.161996801101191.3-1.4-267.8236595.7 1.96199720065--15322.1678541398.76hm 2x x i--y y i--))((y yxx ii----)(x x i 2--)(y y i 2--409.737.48199840988-200.7-14.42890.0840280.5207.36199941590-194.7-12.42414.2837908.1153.76200050298-107.7-4.4473.8811599.319.362001314120-295.717.6-5204.387438.5309.7620021101150491.347.623385.92413762265.762003980140370.337.613923.31371221413.7620041124120514.317.69051.68264504309.76609.7.102.4==0.802968∑∑-∑=-==------=n i ini ini iix x y y x x y y 111xy )()())((r 33.997152.8868对于该地区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的相关系数,f=10-2=8,表里面没有a=0.5的hm 2数据,但是随着a 的增大,临界值在不断减小,我们知道当a=0.1时的临界值是0.5494,因为0.802968远大于0.5494,所以说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显著相关。

地理数学方法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地理数学方法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地理数学方法课后作业参考答案说明:答案只是提供解题思路,不是作业成绩评定的唯一依据。

1.请给出随机变量X1、X2、X3、X4和Y在因素A各水平下的主要统计量,并利用sigmaplot软件绘制统计图。

解析:本题的目的是练习常用的几个统计量(如均值,标准差,标准误等),以及如何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其统计结果。

对于各随机变量的常用统计量,可以用表的形式表达,即普通三线表(mea n ±sd 或mea n±se)。

也可以用图的形式表达,即error bar图,基于各总体的误差大小,选择标准差或标准误作为error bar。

我使用的是标准差。

图1 A因素各水平下各随机变量的误差条形图表1A因素各水平下各随机变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因素水平XX2X3X4Y1A1 509.24(205.79) 40.86(15.00) 1.75(1.08) 119.80(44.02) 31.43(12.92) A2 472.71(201.77) 95.55(12.82) 1.79(0.90) 114.15 (44.87) 27.18(14.42) A3 518.01(218.58) 40.66(15.37) 1.95(1.21) 111.73(39.52) 30.30(15.54) A4 587.99(224.64) 38.95(14.68) 1.87(1.10) 109.59(36.62) 30.57(14.66)2.请分析因素A和B各处理下随机变量X1、X2、X3、X4和Y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请简要解释分析思路。

解析:本题的目的是联系双因素方差分析。

考察因素A和因素B是否是随机变量X1-Y的控制因子。

有两种分析思路,一是利用单因变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分别考虑A和B因素各处理下这五个随机变量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进行多重比较。

二是利用多因变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总体考虑A和B因素各处理下这五个随机变量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再分别对各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课后题与答案)

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课后题与答案)

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思考题与练习题)1.什么是相关系数?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三者在检验上有什么区别? 答:相关系数是用来测定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数值;偏相关系数的计算要以单相关系数为基础,而复相关系数的计算要同时用到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一般情况下,相关系数的检验,是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查相关系数的临界值表来完成的,偏相关系数的检验,一般采用t-检验法,对复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一般采用F 检验法。

2.什么是秩相关系数?试比较单相关系数和秩相关系数。

答:秩相关系数,又称等级相关系数或顺序相关系数,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

实际它是位次分析3.什么是地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回归分析方法,就是研究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建立反映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模型。

相关分析揭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而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4.什么是地理过程时间序列?地理时间序列分析在地理学中有什么用途?答:时间序列,也叫时间数列或动态数列,是要素(变量)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变动排列而形成的一种数列,他反映了要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过程。

地理过程的时间序列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地理要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历程,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

11.某地区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hm 2)的历年数据见下表,使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进行检验(a=0.5) 答案见下表:年份粮食产量/t受灾面积/1995 251 52-358.7 -50.4 18078.51286662540.16 1996 801 101 191.3 -1.4-267.82 36595.71.96 199720065 -409.-37.15322.1678541398.76hm 2x x i--y y i--))((y yx x ii----)(x x i 2--)(y y i 2--7 4 81998 409 88 -200.7 -14.4 2890.08 40280.5 207.361999 415 90 -194.7 -12.4 2414.28 37908.1153.762000 502 98 -107.7 -4.4 473.88 11599.319.362001 314 120 -295.717.6 -5204.3 87438.5 309.762002 1101 150 491.3 47.6 23385.9 241376 2265.762003 980 140 370.3 37.6 13923.3 137122 1413.762004 1124 120 514.3 17.6 9051.68264504 309.76609.7 . 102.4∑∑-∑=-==------=n i ini ini iix x y y x x y y 111xy )()())((r =33.997152.8868=0.802968对于该地区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hm 2)的相关系数,f=10-2=8,表里面没有a=0.5的数据,但是随着a 的增大,临界值在不断减小,我们知道当a=0.1时的临界值是0.5494,因为0.802968远大于0.5494,所以说粮食产量(t )与受灾面积(hm 2)显著相关。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

地理相关计算地理计算既是地理基本技能,又是重要的考核内容。

高考地理试题中常有此类题目出现,而且往往是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

常见的地理计算主要包括比例尺计算,相对高度和坡度的计算,地方时、时区与区时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的就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农业产值结构等类似计算,人均耕地、人均粮食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类似的计算。

一.比例尺的计算【理论阐释】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三者之间的换算)2.比例尺放缩及引起图幅面积的变化,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倍数的平方。

3. 经纬网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º的经线长约为111km,经度相差1º,纬线长约为111·cosφkm〔其中φ为地理纬度〕。

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相当,纬度相差11°,则实际距离相差11°×111km/度=1221km【答案】C例1(2009·宁夏卷)4.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据此判断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解析】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相当,纬度相差11°,则实际距离相差11°×111km/度=1221km【答案】C例2(2007·宁夏卷)36.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

地理专业相关试题及答案

地理专业相关试题及答案

地理专业相关试题及答案地理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A. 20000公里B. 40000公里C. 60000公里D. 80000公里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A. 城市规划B. 环境监测C. 人口统计D. 基因工程答案:D3.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阿拉斯加海沟D. 克马德克海沟答案:A4. 以下哪个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A. 火山爆发B. 太阳辐射C. 人类活动D. 地壳运动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中常用的地图投影类型?A. 墨卡托投影B. 等角投影C. 等面积投影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地理学中的四大圈层?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D7.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中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A. 空间插值B. 空间聚类C. 空间回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中常用的遥感技术?A. 红外遥感B. 微波遥感C. 雷达遥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中的地貌类型?A. 沙漠B. 冰川C. 喀斯特地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地理学中常用的地理统计方法?A. 空间自相关分析B. 地理加权回归C. 空间聚类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和可视化展示。

2. 请解释什么是气候变化,并简述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全球或地区气候状态的长期变化。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对社会的影响则包括对农业、水资源、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