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四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降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降教案新版鲁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组成;认识青少年身体的成长过程就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维持这些元素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平衡。
学情分析:学生对均衡膳食并不陌生,但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更有部分学生偏食。
重点:
1.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2.均衡膳食。
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关键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的身体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正是这些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命活动。
那我们身体内的化学元素都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在我们体内保持平衡的?如何安排膳食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我们身体内的化学元素都有哪些?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
是如何分类的?一些重要元素的作用是什么?
三、均衡膳食
只要按时进餐,有着合理的膳食结构,不挑食、不偏食,人的生命活动就能正常进行。
健康的膳食搭配是怎样的?
讨论:谈谈你对保健品的看法?
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巩固:
教材86页“挑战自我”。
课外作业:你能设计一份健康的膳食计划吗?(一周的)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常量元素(99.95%):O、C、H、N等;
微量元素(0.01%):Fe、Zn、I等。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
三、均衡膳食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课时练习
本单元复习
学号班级姓名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D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水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妈妈烘焙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C )
A.分子体积很小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
3.加压或降温可将氧气变成液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液氧是一种氧化物
B.液氧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C.加压使分子间间隔减小
D.氧气和液氧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4.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5.某氯碱厂因压缩机发生故障,造成少量氯气泄漏,导致多人受伤。
在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天空中有大量的黄绿色气体,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消防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身穿防毒服,用高压水枪向天空及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和碱液,以此消除Cl2的污染和伤害。
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Cl2)的物理性质。
【答案】黄绿色气体,有刺鼻性气味。
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C )
A.O2供给呼吸B.盐酸用于除锈
C.钢材做高压锅D.氢气用作燃料
7.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空:
沉降过滤吸附蒸发结晶蒸馏
某实验小组从河水中取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他们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促进水中部分杂质的__沉降__;然后进行__过滤__,以除去固体小颗粒;最后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吸附__性除去水样的颜色和异味。
8.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9.洲河被称为达州的“母亲河”,洲河污染严重,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洲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肥皂水__。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加热煮沸__。
(3)活性炭能除去洲河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吸附__性。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过滤__。
(5)为保护“母亲河”,请你提出一条预防水污染的建议:__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__。
10.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C.C、N、O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D.碳、氮、氧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11.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C.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贫血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9.012__,它属于__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质子数不同__。
(3)上述1~18号元素的原子中没有中子的是__氢__元素,其中10号元素的化学性质__稳定__(填“活泼”或“稳定”)。
(4)16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得到__电子。
考点五物质与粒子的构成
13.从如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 )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是一种阴离子,②是一种原子
14.氢元素有3种不同的原子,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依次为0、1、2。
这3种原子与金属锂形成的氢
化锂“三兄弟”——LiH、LiD、LiT是“神舟七号”的燃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H、D、T质子数之比为1∶2∶3
B.LiH、LiD、LiT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
C.H、D、T核外电子数不相等
D.LiH、LiD、LiT中一共有4种元素
15.2015年3月18日,中科院院士谢毅教授凭借发现二维超薄半导体在提高光电、热电转换效率方面的工作,获得17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Ga2S3(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
图Ⅰ、图Ⅱ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Ⅲ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Ⅰ图Ⅱ图Ⅲ
(1)图Ⅲ中x的数值为__6__,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69.72__。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4个镓原子__4__Ga__;2个硫离子__2S2-__。
(3)硫化镓属于__化合物__(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4)金属镓由__原子__构成,氯化钠由__离子__构成。
(均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第九单元溶液
本单元分三个课题,这三个课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课题1是关于溶液的一些根底知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这一课题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在此根底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课题2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
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可以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课题3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本单元的三个课题中,课题1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课题2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课题3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这样的编排设计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比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1.溶液是最常见的一大类物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
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了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有些内容那么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
3.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的许多内容是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