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律动 《向前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律动《向前走》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律动《向前走》》是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简洁明快,歌词富有童趣,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歌曲以步伐的律动为主题,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律动《向前走》》,并把握住音乐的节奏和韵
律。
2.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3.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4.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
1.音乐节奏的准确感知和表现。
2.歌曲中的音高和音准把握。
3.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五. 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和体验音
乐的节奏和韵律。
2.肢体教学法: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
们的音乐表现力。
3.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学习、
讨论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律动《向前走》》的曲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小鼓、铃铛等,用于辅助教学。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便于学生进行活动和表演。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2.呈现(5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律动《向前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3.操练(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高和音准的把握。
然后,教师分别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
4.巩固(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练习歌曲,并进行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其他动作或道具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展示。
6.小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8.板书(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歌曲《律动《向前走》》的曲谱,标注重点音符和节奏,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估计值,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具体
情况灵活调整。
在本次《律动《向前走》》的音乐教学设计中,我以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为基础,结合教材特点,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尽力贯彻这些教学理念,但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些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一、课堂反思
首先,我意识到在导入环节,我过于依赖课件和道具,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这导致学生在热身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气氛不够活跃。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其次,在呈现和操练环节,我过于强调音高和音准的把握,而忽视了学生对节
奏的感知和表现。
这导致部分学生在跟唱时感到困难,对节奏的把握不够准确。
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适当降低对音高和音准的要求。
此外,在巩固环节,我过于注重小组内的合作练习,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导致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问题一:学生在热身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
解决办法:在热身活动中,增加互动环节,如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
或者学生进行竞赛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问题二:部分学生在跟唱时对音高和音准的把握不够准确。
解决办法:在跟唱环节,先让学生跟随录音进行练习,注重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
待学生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逐渐引导他们关注音高和音准。
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问题三:学生在小组合作练习时,部分学生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解决办法:在小组合作练习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学生
都能在小组内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
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改进措施
1.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注重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培养音乐节奏感。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4.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
5.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这次教学设计的实施,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作业设计
音乐作业与其他科目作业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在《律动《向前走》》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练习歌曲:《律动《向前走》》
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重点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2.家庭音乐会:
要求:邀请家人或朋友一起举行一个小型的家庭音乐会,学生可以表演《律动《向前走》》,也可以表演其他自己喜欢的节目。
3.音乐创作:
要求: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可以是旋律,也可以是节奏,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这些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二、专家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邀请了音乐教育专家对我的教学进行点评。
专家对我的教学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
专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
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除了歌曲的演唱,还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在作业设计中,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练习歌曲,还可以设计一些音
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较
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专家的点评让我深感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听取专家的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