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的青春》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1
昨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飞扬的青春》,讲的是关于支教老师来到山村教书的故事。

有两个支教老师,一个叫封政、封老师,一个叫娇娇、娇老师。

两位老师来到山区教书,并不是为了什么,而是为了那些山村孩子们的学习。

校长也很友善,即使不知道得病,危在旦夕,但是她为了孩子,一直劳累着。

娇娇既是一位老师,也是一名记者。

她将她现在教书的小学破旧不堪的地方拍下来。

可是,校长的女儿果果却不喜欢她,于是两个人闹起了矛盾。

娇娇生气,一气之下,离开小学,却被一条激流拦住,坐在了一个竹筏上,没想到翻了过去。

还好被大山老师和山娃子发现了,及时救上了岸。

尽管这样,还是阻止不了娇娇老师在这里教书的意志。

有一天,下了暴雨,厨房塌了,娇娇老师为救一个孩子跑了进去,没受什么伤。

他把这些毁坏的房屋拍了下来,用了记者这个身份,把这些事情发在了报纸上了,许多人看到了,纷纷过来支援。

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有义务接受教育,即使多贫困,多艰难。

我们应该帮助这些孩子。

我们应该自我反省。

我们的家庭条件远远比上他们。

但是我们却不好好学习。

没有认真学习过,应该愧疚。

我们要向他们一样,有一颗积极向上爱学习的心。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2
青春不能被埋藏,微笑不能失去阳光的味道。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那里到处都是太阳的味道……
他们带着他们摇摇欲坠的青春,踏上寻找太阳的方向。

他们是青春,他们认为可以撑起那一片天空。

可是,第一天,乌云就压弯了她的肩,温室中的心脏,受不了太多风浪。

她要离开,她要放弃,她不属于这里。

一张张淳朴的脸,就算没有鲜亮的外衣,也有不沾灰尘的心脏,小手轻轻触碰着“心脏”,“不要早,留下来。

”一声声,一句句,终于那心灵上面铺下的一层保护膜被褪去。

因为她拒绝不了那一双双求知
的眼睛,她拒绝不了那一颗颗纯粹的心灵。

她愿意被洗涤心灵,她也想被镀上太阳的光芒,她要把青春飞扬。

当新时代的思想被旧时代碰撞时,他们愿意用爱拉回分歧的心,重新融合,一起飞扬。

当他们走的路得不到支持,得不到理解时,他们愿意用行动将太阳的光芒洒得更远。

是的,是那一颗颗心灵的感染,他们穿着泥泞的衣服,却有一颗透明的心。

平凡原来可以这么美好,庸俗也可以那么高雅,这是电影最后一句台词,也是最最纯朴的诠释生命。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3
昨天上午看的大片,飞扬的青春,看完以后我有很多的感想。

当时看的时候,我的眼泪就已经流下来了,我真的特别感动。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校长,她为了学校能够建起来,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教育,她付出了很多,她从没有真正地为自己想过,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孩子们和学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孩子们和学校的前途。

她付出的这些,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

还有是她的儿子山娃,因母亲王校长咳出血,不能吹风,但窗户破了,他为了母亲能够好起来,他将自己的作业本撕下来贴在窗户上。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注意到了,我看到山娃真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还有两位来松坡小学支教的青少年志愿老师,让我看到了这些年轻人的爱心,人间处处有爱,同时我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天真、淳朴、可爱以及他们的善良、敬师,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上大学,对美好未来充满斗志和信心的勇气。

那些孩子们给封老师端饭给他吃,其实除了上面都是米饭,下面全都是肉,令封老师特别感动,也令我特别感动。

我觉得这部大片飞扬的青春,可以算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教育是强国之本,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教育必须是首先要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

片中的教室设备很不精良,学校的厨房简直就是危房,一场大雨的降临厨房就塌了,这两位青年志愿者还坚持来这支教,他们的行为让人敬佩,我想我们国家正需要这样的人。

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可以。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4
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的学生观看一部青春励志片——《飞扬的青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主要说两个支教老师到山区帮助那些贫苦的孩子。

而那两个支教老师分别叫封老师和娇娇老师,这两个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们舍弃城里荣华富贵的生活,来到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山区里,这又是何苦呢?而他们虽然在城里长大,但一点也不怕那些困难,并勇敢地战胜了它们。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片段,而真正打动到我心里的故事就是封老师来到山区里吃的第一顿饭的场景。

封老师坐在一个板凳上,一手拿着筷子,一手端着饭碗,看着一个由萝卜和火红的辣椒混合在一起的菜,不停地咽唾沫,因为他实在难以吃下眼前这个不知名的菜,可在饥饿的威胁下,他还是用筷子夹起一个萝卜慢吞吞地塞进嘴里,他忍着辣味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他只有不停地吃着白米饭才能压制住辣味。

突然,他发现在那白嫩嫩的米饭下,掩盖着几块很珍贵的肉。

封老师的目光一下子变得呆滞了,眼中含闪着泪光,比之前更快速的吃着米饭了,而一只有几个脏兮兮的孩子看着封老师的一举一动。

看完这部电影,我应该反思一下,那些山区的孩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

回想这些年,除了抱怨和后悔,自己究竟还收获了什么呢?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剩下的却只是追分追名呗。

影片中的孩子们珍惜新老师,珍惜新知识,于是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而瞧瞧如今这穿戴整齐的自己,是否知道珍惜呢?如果懂得珍惜,还会和老师、父母顶嘴么?还会在自习课上悠闲得谈天说地么?
青春正飞扬,珍惜弥珍贵。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5
没人能用卡子卡住时间疾速转动的齿轮,时间每天都按时完成二十四小时的工作。

我们被时间拽着成长,青春飞扬。

在大山深处的童年,总有那么一个夜晚,立在露湿的石阶上,望着升起的明月,天真成了碧海,白苍苍的一弯月,望得人发寒。

支教老师出发前接下的那支钢笔是青春的传递,他们要用自己的青春去负载大山中的目光。

支教第一天,在白饭下发现了学生藏着的肉,在课堂上与学生第一次握手都是青春的感动。

在大雨中冲进快要崩塌的房子救学生,在报纸上报道大山中的希望都是青春的贡献。

青春就是一边快递,一边感动,一边贡献。

青春就是那样一段不问理由,不问借口,甚至连答案都不需要知道,永不退缩的日子。

身边的朋友,许许多多,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但是当你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青春原来就是这样,都源于心底思想的牵引,没有对于不对,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青春的人,正处在一个人生的抉择口。

如果没有特殊的力量让青春大放光彩,那就坚持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爱好才能让青春显得不是那么苍凉。

历史的车轮未曾停留,留下的只有车轮碾压过的痕迹,如果想要人生变成诗句,就不能虚度青春,挥霍青春。

用奉献充实青春。

时光的机器永远在运转,人在老去,青春在逝去,青春不像泉眼源源不断,青春的路上,没有指引的灯塔,只能靠自己开拓。

“良辰美景奈何天,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不要让青春匆匆走过,青春需要用心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青春就像波涛,在海洋中起落,溅起的水花是她来过的印记。

烧完所有的青春换一段美好。

握青春,致青春。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6
昨天观看了大片《飞扬的青春》,这部电影很感人也很励志。

剧中讲两位志愿者去农村当支教一男一女,男的是一位教育处的处长他放下了一切东西,只为完成自己的梦想去帮助那些农村里的孩子,另一位也一样。

农村的环境远远不如城市,每天孩子们去上学不知要走多长的路,有的还要过河。

教室也非常的差,房屋也不结实。

但两位老师也在努力的适应这里的环境。

有一次下大雨,许多同学在厨房帮忙做事,房子不踏实,眼看房子就要倒了,所有人都竭尽全力的往外跑,突然那位女教师奋不顾身的冲了进去,房子全塌了,所有人都冲了过去寻找娇娇老师,只看见在木头下的娇娇老师抱着个孩子,娇娇老师冲进去的那一刻没有思考犹豫,只想救出危险中的孩子,这种勇气和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老师也把同学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几年一次的唱歌比赛同学们也努力的获得了冠军,可在片尾那个值得大家尊敬的王校长却得了癌症死了,校长一生都为那个学校做事,尽到了所有责任,每一位同学都是她的儿女,都得到她的关爱,电影里的所有与学校有关的人,他们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的爱都是无私的。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7
你知道吗?在大山的深处的一隅,在那个被尘世以往的角落,还有一群孩子和那些志愿者老师,在无人知晓的时间和地点,飞扬着他们的青春。

金钱,环境,这些他们都没有,但是,他们用毅力和不屈作着命运的斗争,他们渴求知识,他们不服于命运,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

不是所有的奉献都有目的,不是所有微笑背后都藏着阴暗,或许他的奉献无关利益,只是为了梦想,为了飞扬的青春。

那些志愿者老师们,甘愿放弃奢华的生活,背井离乡,只身一人走到这荒远的山区,用双手在黑板上写下知识,用爱和耐心去浇灌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们的青春不是索取,是付出,不是挥霍,是每一天的意义,富裕的家庭并没有束缚他们飞往山区的翅膀,家人的反对也并没有扼杀他们的爱心,他们只想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感化这个社会。

困难算什么,贫穷有算什么,既然成人,就要双脚踏地,活出自己顶天立地的人生。

他们的青春不奢华但高贵,他们的青春不华丽但充实,他们的青春没有被物质所湮没,他们的青春在社会的角落飞扬,而我们呢?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8
在那飞扬的青春里,有一群可爱善良的孩子,他们纯真渴望知识的眼神打动我的心,在飞扬的青春里,有一生为山区孩子奉献的王校长。

她建造了学校,对孩子们呕心沥血,才换来了山里一所平凡的学校,在飞扬的青春里,有乐于支教山区的娇娇与封政。

生活在山区的孩子们,他们没有温暖的床,也没有丰盛的食物,他们只有恶劣的环境相伴,只有他们自己空空的躯壳,加上纯洁的灵魂。

也许支教老师太普通了,就像影片中果子说的那样:“你们城里来一批又一批支教老师”,但是我们不曾想过,到底为了什么,年轻的支教老师们来到了境况不堪的山区来给孩子们上课。

他们难道是心血来潮说要下一回乡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们是真心为那些山里的孩子们着想,他们将孩子们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将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这种大爱,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更何况牺牲了自己大把青春光阴的青年。

若天下再多一些这样有爱心的人就更完美了,然而如我们大家所见,封政的老婆显然不是很愿意拿钱资助山区孩子们,不是每个人都能牺牲自己的利益的,这就是人性,没错当你看见那些清澈的眼神与童稚的声音与善意的微笑时,不知你有何感受,是否会有一股酸涩的感觉?
影片中女主人公娇娇其实像每一个平凡的`人一样,但唯一不同的是,她最终掩埋了自己的娇气,真正地帮助了那些孩子,曾经她也与果子发生争执,任性地想要回去,但是却被困在了削你河中,没有人在身边,她蹲在竹排上哭了。

是的,她与果子到底谁对谁错呢?我想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心中有那些孩子……
在飞扬的青春里,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灿烂的笑容,愿天下好心人都能有灿烂的笑容!《飞扬的青春》观后感9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两位城市青年到山区支教的故事。

片中的娇娇是个记者,封政则是个处级干部,他们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去山区支教,学校的老校长身患癌症,但是却一直挂念着学校、学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当两位老师到山区时,孩子们给他们准备的饭下都是一块块肉,这里面能看出教师在那个山区的重要性。

当下暴雨时,厨房快要倒下之际,娇娇为了救孩子奋不顾身地跑到屋内,这能看出娇娇对孩子们的爱。

从这部影片中,我能够感受到山区孩子对求知的渴望,山区老师对学生深深得爱以及老校长对学校的挂念。

想了想我的处境,又想了想山区孩子的学习环境,他们在简陋的房子里,而我在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我却没有好好的珍惜。

孩子们对老师的爱也同样令我羞愧。

在学校我经常与老师有矛盾,总觉得老师在针对我,现在我明白了,是我没有对老师施加足够的尊重,片中两位城市青年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放弃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也值得我学习,从小到大,我就像温室里的花一样,一有点风吹草打都受不了,一方面是因为我平时受到的磨练太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没有摆正心态。

看完了这部片子,我受益匪浅,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摆正心态。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10
曾在说说上看到两张图。

第一张,在明亮的阶梯教室,穿着整齐的校服,学生们手一台苹果笔记本。

第二张,用黄土泥巴堆积的土屋里,沾满了污泥的上衣,裤腿,双手,有的孩子背后还背着自己的弟妹。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你们是一个国家的孩子吗?
东部平原,经济发达;西部多山地,发展较缓慢,于是导致了两张图的天壤之别,同时也催生了这样一个词“志愿者“。

他们无偿的帮助那些无助的同胞。

就像片中的丁娇,封政当然还有王琦校长,他们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投身到支教事业。

包括大老板田进,宋杰为支教提供物质援助。

这些志愿者的存在就是西部山区发展的希望。

但是我认为这希望太小了,远远不够。

谁来填补这缺少的希望呢?政府。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鸟巢,水立方,国家的建设耗资巨大。

没错,中国人长脸了,老外们惊叹了,然后就没有了。

老头老太讹人,为什么?社会医保不到位。

水质专家称即使自来水厂出来的水是合格的,到了居民家中就不合格了,为什么?水管老化生锈。

那为什么不健全社会医保呢?为什么不重换管道呢?答案是没钱。

开奥运会,办世博会那些钱用来实施全民医保那是绰绰有余。

如果那些钱被用来重换水管,危房盘查修缮,那发生在今天的一系列的麻烦事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同样,如果加大对西部山区的经济技术援助,是不是就不会有那样的天壤之别?
志愿者们的爱心,社会责任感是不可缺少的,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

然而,更为重要的却是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行动。

将来,志愿者们的热情只会有增无减,因此,我希望当然,也相信政府亦能走在公众前面,做出群众满意的工作,真正惠民的工作。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11
“雨后的天空多么晴朗,风在飞舞,水在唱歌”
“在大山的怀抱里,有一双期待的目光”
“我们和明天有约,一起出发,一起向往,一起追赶那初东的太阳”
看完了《飞扬的青春》这部电影,这首歌不停地回荡在我耳边,我久久地闭上眼睛,大概是身临其境了吧!
封老师是一名义教老师,他原是教育处处长,可是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职务。

封老师第一次来的时候,吃的是没有多少油的菜,而他吃着吃着却发现碗里埋着肉,当时我感动得哭了,肉对于山村娃子来说,是多么向往的东西,可他们却舍不得吃,留给了老师。

娇娇老师也是一名义教老师,我还记得电影上的一幕:傍晚,下着大雨,孩子们还在厨房帮忙,突然房子震动起来,果子老师急忙带孩子出去,当房子要倒塌时,娇娇老师冲了进去,“轰——”,房子塌了,我的心颤动了,只希望娇娇老师不要死。

当大地和封老师救出娇娇老师时,却发现她怀里抱着一名女孩。

我感动的泪水流了下来,心想:娇娇老师多么伟大啊!
山娃子是个可爱的男孩,他很孝顺,当妈妈生病时,便去抓些石蚌给妈妈补身子。

当他得知妈妈不能见风时,便用自己的本子贴在窗户上挡风,把作业写在石头上。

我不由得低下了头,我什么时候像他一样孝顺?妈妈打他时,她一点都不躲,而我每次都跑得远远的。

下次我一定不跑并主动承认错误。

电影里还有很多人物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我第一次心灵受到震撼呢!这就是感动吧!我能做的就是珍惜。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12
瞧吧,他们没有电脑,没有校服,没有本子,甚至没有老师,但他们渴求知识,渴求未来。

他们期待的,让他们坚持着站在风雨中等待的,是对大山外的好奇,是对新知识的无限遐想,是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那一瞬,我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以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场景突然以如此直观的方式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开始羞愧,那些孩子们的懂事、善良、纯朴是如今这些年愈离愈远的,回想这些年,除了抱怨和后悔,自己究竟还收获了什么呢?逐渐失去的对学习的热情,愈行愈远的是当初对千万事物的好奇,剩下的却只是追分追名呗,谁能告诉我,学习何时变味了呢?
是因为不懂得珍惜吗?影片中的孩子们珍惜新老师,珍惜新知识,于是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而瞧瞧如今这穿戴整齐的自己,是否知道珍惜呢?如果懂得珍惜,还会和老师、父母顶嘴么?还会在自习课上悠闲得谈天说地么?我仍记得影片中一个孩子说过:“我一定要考上大学!”那样坚定执着的眼神直扣人心弦,而这不是在我们身上寻不到的那种活力,大山让他们贫困,却保护了他们最真实的本性,让他们懂得珍惜。

青春正飞扬,珍惜弥珍贵。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13
随着电影《同桌的你》的火热上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问,什么是青春。

一转眼不知过了多少年,外婆还唱着那歌谣,追萤火虫的少年却不见了。

日记本里的梦想慢慢变黄了,这些年的故事全在里面,对的错的拥有的失去的,苦的笑的留下的离开的。

但终究青春不是回忆,失去的叹声气便罢,年少轻狂还有太多事要做,太多的梦想还要我们去追,青春等于梦想,我是赞同的。

如果一切都走的风平浪静,一切都按安排好的走,那才不是青春。

她本是记者,有一个大老板追求者,随口答应了就算不想干记者,下半生也不用愁了。

他有妻子有儿女,在城里做老师,工作体面又稳定,家庭幸福又美满。

但他们都没有选择平庸,毅然地决定到那穷山恶水之间去支教,不是一时的抠气,不是为了满足政治资本的积累,是青春,是梦想,在青春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才是青春。

曾看过一篇__,是写支教的。

里面这么写到“孩子们看到我们带来的东西,没有兴奋没有欣喜,他们知道,这些支教老师在这里呆满一年后,又将带着他们的期望回到里……”读到这时有点惘然,相比那些老师,他和她才是真心想去为了那里的孩子做点什么。

她妻子一再打电话叫他回去,而他只是一再地说到,如果你们来到这里,你们也会选择留下。

很多人认为青春是挥霍,其实不然,与其拿青春放在无边际的事上,不如带着梦想去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别总是拍照留念,生活是往前。

别总是看别人,人各有其志;别总是说废话,梦想没有能帮你实现,不管别人怎么说,说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把它做好了,才能不负青春。

带着梦想飞,就让我们去追,不管累不累,会不会,到底做的对不对。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14
谁说青春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谁说青春本该飞扬跋扈。

气少轻狂或许是我们经历的太少,我们没有濒临倒塌的教室里上过课,没有在某个暴风雨来临前夕去疏通水道……相比而言,我们的生活太过幸福以至于不知足,这样的我们怎么会懂大山怀抱中一双双饱含期待的双眼?
如今的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怎知哪些衣食不足的孩子们如何度日?能不能在你嫌弃今天的饭菜不可口时想一下那些每天活在饥饿中的孩子们,在你嫌弃家务太累时想一下那些在农忙时节放弃学业下田农作的孩子们,在你嫌弃去年买的衣服款式过时而不想一下那些只有单薄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孩子们,与之相比,我们哪里还有不知足的理由呢?
我们尽可以抱怨我们的出生有多么平庸,我们没有权没有势,只有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家庭,时不时的父母就带我们下顿馆子,买几件新衣服,生日了有大蛋糕,节日了有
水果糖和爱吃的巧克力,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看来都习以为常的事情,殊不知是有些人梦里才能出现的场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为什么不知足呢?让自己活得简单快乐不好吗?是,我们没有钱一身高档品,但是我们至少没有在冬天冻得发抖,我们没有钱每天山珍海味,但是我们至少每天家常小炒也是一种满足啊!
难道一定要经历过沧海桑田才会懂得知足二字该如何诠释?
知足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因为知足,青春才得以绽放最绚烂的色彩,才可以飞扬跋扈,了无牵绊。

《飞扬的青春》观后感15
今天,学校组织了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飞扬的青春》。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支教生活。

而生活的艰辛就是从封老师到来的第一天开始,当学生们把饭菜递给封老师后,封老师咽下第一口时,我感动了。

因为学生偷偷在碗底藏了肉,“肉”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不足为奇,可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之下,它又是多么的珍贵。

看到这里我更对下面的情节充满期待。

暴风雨来临时,孩子们都在厨房帮忙做饭,突然房屋剧烈的晃动。

果子老师马上叫学生们撤离,当大家出去后,娇娇老师发现仍有一个孩子没有出来,她便不假思索地冲了进去。

房屋倒塌了。

在老师们把木板抬起来的一瞬间,我的眼睛再度湿润,因为娇娇老师正用瘦弱的身躯拼尽全力的保护着这个女孩。

她的行为是多么伟大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老师,也许她们并不像影片中的那么感人,但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也同样令人敬佩!记得四年级的暑假,我和同学们在学校排练舞蹈,休息时大家提议玩捉迷藏。

我正准备躲在柜子里,突然柜子倒了,我的脖子划了一个口子。

我便开始大哭,这时胡老师赶紧跑了过来,一边安慰我一边打电话叫我妈妈过来。

我和妈妈去医院后准备回家了,又接到胡老师的电话,原来她还不放心。

直到妈妈说没大碍后她才放下心。

而我们新来的洪老师也是同样,因为怕我们突然换老师会不适应。

也一直想尽办法在学习和生活中融入我们。

而为了能更好地教导我们,多次利用自己的时间到别的学校听课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