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条码质量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标 准 化 报 道Vol.19第5期REPORTING OF ST ANDARDZATION No.5 1998
条码工作
商品条码质量分析及提高质量的途径
范 旭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甘肃分中心 兰州 730030)
摘 要 根据对商品条码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提高商品条码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商品条码 质量分析 途径
1 商品条码应用中的质量问题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从目前使用条码分布的企业来看,我国食品和日用品条码普及率最高,而服装类条码普及率最低。
目前使用POS系统(Po int of Sale即销售点实时管理系统)的超市几乎都是以食品和日用品为首选经营品种。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甘肃分中心于今年6月中旬开展了1998年度商品条码质量市场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选取了一家经营商品品种近3000种,其中有条码的商品为2500种的食品、日用品超市。
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些有条码的商品中,条码不可使用(即存在质量问题直接影响POS系统正常工作的条码)的商品数为59种,条码不可使用比率为2.36%。
在不可使用的商品条码中,不识读的为23种,占39%;误读的4种,占 6.7%;编码不具有惟一性的35种,占59%;使用非EAN或非UPC码制的1种,占1.7%;印刷位置不正确的1种,占1.7%。
2 造成条码不可使用的原因
2.1 条码的编码不具有惟一性
这是由于个别生产企业对商品条码的作用认识不够,把条码是商品进入超市或出口
收稿日期的必要条件简单地理解为只要商品有条码就行,因此,不执行商品条码的编码原则,将自己厂生产的所有产品印上同一个商品条码,或者同一规格的产品包装在不同的印刷批次中印不同的商品条码,结果一码多物或一物多码(一物指同一品种、规格的产品),造成编码不惟一。
这样,条码的标识功能就会丧失,就给超市PO S系统的使用造成困难,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2 条码印刷放大系数小于0.8
条码原版胶片是印制条码的关键,其精度要求很高,且制作工艺复杂,因此企业应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或其分支机构订制。
有的企业为适应包装承印面积大小,不执行国家标准,对已订制的原版胶片自行缩小,使放大系数小于0.8,是造成条码不识读的根本原因。
2.3 条码的条、空反射率,印刷对比度不符合标准
有些企业在选择条码印刷颜色时,只考虑装潢美观,忽视条码识读的光学特性要求,选择条码颜色的印刷对比度值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下限值,甚至使用红色作为条码的颜色,从而造成条码不识读。
条码截高过多
:1998-07-29 2.4 42
部分企业在条码使用中,有将条码高度任意截短的现象,据说是为了包装设计的“美学效果”或模仿其他包装上的条码标识,人为地将条码高度截短;还有一些企业在设计制作包装时,由于事先考虑不周,预留印刷条码的位置不足,只好将条码截短。
殊不知,条码高度随意截短,会大大降低条码的识读率。
2.5 条码左、右空白区过小
轻易缩小条码左、右的空白区尺寸会造成扫描识读设备归零及判断开始识读位置的错误,从而造成条码符号识读错误。
有些企业或印刷厂由于不了解空白区的作用随意缩小空白区,是造成条码不识读的直接原因。
3 提高条码质量的途径
3.1 企业要使用合法注册的条码,并且编制商品条码必须遵循编码惟一性的原则
惟一性原则是商品编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即一个商品项目只有一个商品条码,一个商品条码只标识同一商品项目。
条码的意义是商品标识。
如果编码不惟一,条码的标识功能也就丧失了。
这就会给超市POS系统的使用造成困难,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要做到编码惟一性,就必须建立规范的商品条码档案,加强条码使用管理。
3.2 提高条码印刷质量、保证条码识读
由于条码是一种供机器识读的特殊形式的代码,而一个不可识读的条码主要来自低劣的印刷质量,因此保证条码的印刷质量对于条码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印刷质量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3.2.1 确保条码符号的放大系数
企业可根据包装或标签的大小,选择放大系数为0.8~2.0的条码。
一般选择放大系数为0.9~1.2。
对于包装体积较大的零售商品可适当选择较大的放大系数,但不得超过2.0。
条码符号的放大系数与相应的条码条、空尺寸允许误差不成线性关系,例如,放大系数为、5、的条、空尺寸允许误差分别为、5、3。
由于放大系数为0.8的条码对印刷精度的要求很高,印刷过程难以控制,一般不推荐使用。
3.2.2 选择条、空反射率与印刷对比度
条码扫描识读设备是根据条和空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来识读条码的。
条和空的光反射能力——反射率之间的差别越大,就越有利于条码的识读。
为了保证印刷出合格的条码,条码的印刷颜色搭配可参考表1。
表1 条码符号颜色搭配表
序号空色条色
能否
采用
序号空色条色
能否
采用1白色黑 色17红 色深棕色
2白色蓝 色18黄 色黑 色
3白色绿 色19黄 色蓝 色
4白色深棕色20黄 色绿 色
5白色黄 色21黄 色深棕色
6白色橙 色22亮 绿红 色
7白色红 色23亮 绿黑 色
8白色浅棕色24暗 绿黑 色
9白色金 色25暗 绿蓝 色
10橙色黑 色26蓝 色红 色
11橙色蓝 色27蓝 色黑 色
12橙色绿 色28金 色黑 色
13橙色深棕色29金 色橙 色
14红色黑 色30金 色红 色
15红色蓝 色31深棕色黑 色
16红色绿 色32浅棕色红 色
注:表示能搭配;表示不能搭配。
但是不少用户发现,条码符号印刷虽按规定选择了合适的条、空颜色,但仍有一些印在塑料膜或较薄的漏光材料上的条码符号的印刷对比度不合格。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设计条为黑色,内容物为白色,且内容物与塑料包装贴紧(如内容物为牛奶),这种情况条码可以识读。
如果内容物与印有条码的塑料薄膜不容易贴紧(如内容物为白瓜子),这时,应在塑料膜或漏光材料上先印底色,并确认无漏光后再印条色。
在商品包装装潢颜色与条码颜色选择发生冲突时,为了保证识读,可在包装上辟出一块白底,专印条码。
在马口铁与铝箔上印刷条码,也应先印上合适的底色。
用铝箔的本色作为条色时,必须处理铝箔的表面,使其镜面反射的程度尽量高,否则也会造成
3
1.00.80.80
0.10mm0.0mm0.0mm
4
不识读。
在条码条、空颜色的选择搭配上应该说黑色条与白色空是最安全的对比色,要避免使用红色作为条色。
3.2.3 严禁条码符号的任意截高
条码符号高度决不可随意截短,如果需要截高,则截高后的保留部分应不少于条码原正常高度的70%,否则会影响条码的识读率。
3.2.4 留足条码的空白区尺寸
条码的空白区是对识读起提示作用的,因此,条码的空白区尺寸不应过小,对于放大系数为1.0的条码,左侧空白区尺寸应不小于3.63mm,右侧空白区尺寸应不小于 2.31 mm。
放大系数为0.8~2.0的条码,左侧空白区最小尺寸应为:(0.8~2.0)×3.63mm,右侧空白区最小尺寸应为:(0.8~2.0)×2.31 mm(如放大系数为0.9的条码,左侧空白区最小尺寸为:0.9×3.63mm=3.27mm,右侧空白区最小尺寸为:0.9×2.31mm= 2.08 mm)。
为使条码符号有足够的空白区,条码符号不应与其他图案交插,否则也会影响识读。
3.2.5 规范条码印刷位置
为了便于条码的识读,条码印刷位置首先应选择商品包装主显示面的右侧,其次是与主显示面相连接的平面,当其余平面没有地方放时,可放在包装的背面。
应注意的是,对有曲面的商品包装,条码符号的表面曲度不可超过30°,包装直径过小(一般在小于50 mm时)也就是条码符号表面曲度超过30°时,其条码符号应垂直于圆柱的母线放置。
条码不能印在离商品包装的边、角及图案太近的地方。
条码在包装上不能被切断、穿孔、刻痕、扭曲或涂抹,同一条码也不应被印在两个平面上。
3.2.6 保证条码结构的完整
条码符号和用于肉眼识别的数字要完整,数字不能被部分截剪。
3.2.7 实施凭证印刷
为了保证商品条码的印刷质量,甘肃省技术监督局等七个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普及商品条码和推广应用条码技术的通知》。
《通知》要求“省内印刷企业印制条码,必须经省技术监督局、省轻纺总会、省新闻出版局审定合格,并获得《甘肃省商品条码标志承印资格证书》。
凡需印制商品条码的企业应委托已获得上述证书的印刷企业承印。
”
3.2.8 严格执行条码印刷质量控制程序
条码技术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工具和采集有关信息的技术手段,因此条码的印刷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条码印刷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
条码试印刷→检验合格→正式印刷→检验合格→带条码的商品外包装→检验合格→出厂
图1 条码印刷质量控制程序图
条码的质量监督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由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条码质检站具体实施。
只要商品条码的印刷严格采用上述程序控制,就可以保证条码的印刷质量。
4 结束语
条码事业是全民的事业。
商品条码质量的好与差不仅会影响商品的流通,而且还会影响条码在商业自动化管理上的应用。
因此,提高商品条码的质量,促进条码的应用,不但是条码管理机构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条码用户、条码承印单位和商业企业共同的责任与要求。
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商品条码质量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