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与孚尔根反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过程】
• 染色:
• 取四只指形管,分别标上1)、2 )、3)、 4),并且在1)和3)中加入适量1N盐酸,2) 和4)中加入蒸馏水放入60°C的水浴锅中预热, • 将上述4支试管中的根尖对应放入1)2)3)4) 中水解10min。完成后立即将盐酸、蒸馏水吸 干。 • 四支试管中均滴加席夫试剂,浸没根尖染色 20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四次,每次2min。
【实验原理】
• 利用1N HCl 、60℃下水解时,可将DNA分 子中嘌呤碱基与去氧核糖之间的糖苷键打 断,使嘌呤脱下,并使去氧核糖释放醛基 与席夫试剂反应显紫红色。细胞中只有 DNA才具有这种专一的孚尔根反应,因此 利用孚尔根反应,可以鉴定DNA的存在。
【实验器材】
• (1)洋葱(2n=16)、大蒜根尖(2n=16) • (2)水浴锅、试管若干、指形管、镊子、 显微镜、烧杯等 • (3)卡诺氏固定液、1N盐酸、蒸馏水、席 夫试剂、45%醋酸
【பைடு நூலகம்论与建议】
1,培养根尖:因为是在常温下培养,将 近一周时间才长1—2cm,可以放在温 箱中培养。 2,水解:因为第2,、4组是用蒸馏水, 所以根尖细胞并没有松散开,后来压 片的时候根尖不容易被压成薄层细胞。 可以用能分散细胞但不使核酸释放出 醛基的溶液代替蒸馏水,如纤维素酶。
【讨论与建议】
3,镜检:染色不太明显,细胞有重叠。 可能染色时间可以长一点。 4.,本实验比较简单,及验证孚尔根染 色。为了更好得理解孚尔根,可以设 计更复杂一点的实验。
【操作过程】
• 培养根尖:
• 洋葱鳞茎和大蒜在常温下培养发根。一周后,根 长到1—2cm。
【操作过程】
• 取材并固定:
• 剪下根尖,将洋葱和大蒜根尖各分为两组 放入四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约6个根尖, 对应洋葱1,洋葱2,大蒜1,大蒜2标上1、 2、3、4。同时加入卡诺氏固定液密封,在 低温下固定24小时后蒸馏水洗净。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 1学习和掌握孚尔根反应染色法。 学习和掌握孚尔根反应染色法。 学习和掌握孚尔根反应染色法 • 2鉴定植物细胞核内染色体上 鉴定植物细胞核内染色体上DNA的存 鉴定植物细胞核内染色体上 的存 在。
【实验原理】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集中于染色 体上。1924年孚尔根首先用席夫试剂 (Schiff)作试验,鉴定了染色体上DNA 的存在,故称为孚尔根染色法。孚尔 根染色法的反应原理主要与席夫试剂 的化学性质有关,此试剂的基本成分 是碱性品红,偏亚硫酸氢钠(NaHSO3) 和盐酸.碱性品红的主要成分是三氨基 三苯甲烷氯化物。
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观察在水解步骤中加1n盐酸与加蒸馏水对比效果明显加盐酸的洋葱和大蒜根尖细胞内dna染色清晰可以分辨染色各个时期而加蒸馏水的洋葱和大蒜细胞不能看出其中dna的分布只能看出细胞壁轮廓
染色体变异与孚尔根反应
——验证孚尔根染色条件
组员:胡九红、陈柳明、 组员:胡九红、陈柳明、刘 文静、吴人轩、 文静、吴人轩、周孙禾
【操作过程】
• 压片镜检
• 分别取四支试管中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 滴1滴45%的醋酸,然后镜检。
【实验结果观察】
【实验结果观察】
【实验结果观察】
【实验结果观察】
【实验结果观察】
• 在水解步骤中,加1N盐酸与加蒸馏水对比
效果明显,加盐酸的洋葱和大蒜根尖细胞 内DNA染色清晰,可以分辨染色各个时期, 而加蒸馏水的洋葱和大蒜细胞不能看出其 中DNA的分布,只能看出细胞壁轮廓。因 此可以得出希夫试剂只能与盐酸水解的核 糖露出来的醛基发生反应,呈现紫红色, 而与未经水解的DNA则不发生颜色反应。 从而本验证了孚尔根反应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