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靶器官损害关系
研究进展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由于病因不明确,治疗较为困难,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较高的情况,成为影响
高血压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故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低与原发性
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关系值得探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靶器官;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89-02
高血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

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脑、血管、肾等重要器官受损,让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等,严重影响患
者生存质量。

目前全世界高血压发病率高达30%以上,每年死亡率占世界总死亡
人数的6%,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疾病,为人类公共卫生防治的主要疾病之一[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对高血压的研究不断加深。

有数据显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现象,有学者认为血清同型
半胱氨酸水平高低可影响高血压的病情。

随后众多研究表明[2],血清同型半胱氨
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现将国内外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靶器官
受损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靶器官损伤的关系,现
报道如下。

1.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可以通过医学检查手段发现导致血压升高
的具体原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而不能明确具体导致血压升高原因的,称之为
原发性高血压。

随着医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原发性高血压比例不断下降,但原发
性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大,由于不明确病因,造成治疗较为困难,致死率高,成为
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

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种,首次被发现存在于同型半胱氨
酸尿症死亡的尸体中,且尸体存在广泛动脉粥样硬化表现。

人们认为同型半胱氨
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联系。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同型半胱氨酸
在人体内具有重要作用,是机体重要氨基酸蛋氨酸转化的产物,同型半胱氨酸水
平不仅可以反映出机体的衰老速度、机体目前的营养状况,还能预测心脏病、中风、老年痴呆症等严重疾病。

因此对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成为专家重要项目之一。

3.原发性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
3.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同型半胱氨酸的原因
3.1.1性别在多数研究中发现,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
于女性,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分泌有一定影响。

3.1.2基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为MTHFR基因片段上C677T点突变,
而CBS基因片段则以844ins68bp和C919A突变最为常见,此部位基因突变会引起MTHFR和CBS的活性降低,产生同型半胱氨酸[3]。

3.1.3营养同型半胱氨酸主要通过由叶酸形成的5-甲基四氢叶酸进行转换,
在体内缺乏叶酸时,同型半胱氨酸转换途径发生障碍,导致水平升高。

而维生素
B6、B12也会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降解,造成水平升高。

3.1.4年龄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不断增加,可
能是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和叶酸有关。

而还有学者认为,同型半
胱氨酸一般经尿液排除,而老年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
途径,从而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增加。

3.2 原发性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众多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一般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较高,人们认为同型半胱氨酸还可能和原发性高血压
有密切关系。

有学者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健康正常人体内血清同
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4]。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还发现,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清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不伴经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5]。

还有学者对不同程度
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研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发现,高血压3级患
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2级患者,高血压2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
平高于高血压1级患者,结果提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
度有密切关系[6]。

3.3 同型半胱氨酸对靶器官的损伤
3.3.1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
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联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

有学者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越高,心脑血管疾病越严重。

在Hcy水平达到15-20umol/L时,心
脑血管疾病患者存活率低于75%;而低于15umol/L时,存活率高达90%以上。

且Hcy水平越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就越高。

3.3.2与肾病、糖尿病的关系研究发现,Hcy水平升高一定程度上与排泄路径异常有关。

肾脏是Hcy的主要排泄器官,在体内Hcy水平过高时,会对肾脏造成
损伤。

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Hcy水平每升高5umol/L,5年存活率将下降
5倍,其主要原因也显示Hcy对肾脏造成损伤,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3.4 同型半胱氨酸引发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原因
3.4.1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导致内皮功能受损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会在血液
中释放一氧化氮,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

但在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时,
使血管壁弹性发生改变,同时与血管舒张因子结合后,形成亚硝基化合物,氧化
降解血液内的一氧化氮,使血管收缩,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曾有学者研究
使用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刺激脐动脉内皮细胞,结果发现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会
损伤动脉内皮细胞,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3.4.2同型半胱氨酸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较高时,
会促进血管内膜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使血管变厚,导致血管形变能力下降,
引起弹性下降,降低血管扩张能力。

同时也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最终导
致高血压发生。

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中也发现,使用大鼠平滑肌细胞进行同型半胱
氨酸刺激,平滑肌细胞呈明显生长趋势,可能是由于高浓度Hcy促进了钙离子的
内流,使细胞内线粒体钙离子大量释放,促进平滑肌生长[7]。

3.4.3 同型半胱氨酸促进血小板凝集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可损伤血小板一氧
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系统,促进血栓烷A2的分泌,减少前列腺素的分泌。

其可
激活血小板凝血因子V的活性,促进凝血反应发生,引起血管粥样硬化[8]。

3.4.4 同型半胱氨酸引起脂代谢紊乱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使细胞内皮受损,
引起脂质沉积于细胞壁表面,增加了泡沫细胞的数量,导致动脉壁结构产生变化,形成斑块钙化。

4.总结
同型半胱氨酸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氨基酸,研究均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密切关系。

目前人们发现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损伤越严重[9]。

可见同型半胱氨酸不仅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可以作为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程度的指标,起到早期诊断预防的作用,对临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江金锋,林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2):95-97.
[2]张琛涛,莫新玲.冠心病、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35-1037.
[3]吴庆庆,马庆辉,梁健球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3):374-376.
[4]鲁陈,朱颖,朱苏兰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29-5530.
[5]左小芹,代青湘.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33(5):1052-1053.
[6]刘梅颜,段小春.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682-2684.
[7]席锐,邹琛,陈桢等.同型半胱氨酸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42(1):44-47.
[8]李洁,齐向前,林祥灿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04(5):436-437.
[9]曾军,王一波,孙立民等.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42-30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