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读后感一个人,一盏灯,一支笔,一本书,对于张爱玲的回忆就这样开始了。
我努力的梦想着,试图将自己幻化成一具幽灵,去到那个有张爱玲的时空里。
身处在这座繁华的都市里,每天于熙攘的人群中,会和多少人有过多
少次的陌路擦肩,可我终究还是寻不到张爱玲的影子,或许唯一可以与她
牵扯的便就是这座走过民国烟雨,看过花开花落的老城了。
可老城在不断
上演一幕又一幕令人惊心动魄的新剧,而张爱玲,便只能在那无涯的荒野
里找寻了,还有手边的这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
未踏入上海,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城,因为那些散落在时光深处的
往事给了我无限的吸引力,似乎只要跟上海牵扯上关系,无论再平凡的人,也会有一段绚烂的故事,即便如烟花,也会有光辉的刹那,因为这是一座
遍地都是传奇的都市。
可是,只有当你真正身处其中,你就会明白,自己
不过是一粒尘埃,纵使这是一座充满诱惑的人间剧场,可它只会一意孤行
地导演悲欢。
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街头巷陌的寻常百姓,都会在时令
徙转,浪里浮沉中淹没。
和岁月一起老去的,不是这座城,而是这座城里
的人,还有发生在这座城里的故事。
所以纵使像张爱玲这样出身于缨簪世家的女子,即使没有像她笔下的
白流苏,用一座城池的陷落来成全一个人的爱,倒也不必这般低,甚至低
到了尘埃里。
也许正是家族的兴衰浮沉,才给了张爱玲这样一种处事不惊
的人生态度,她从来不向往美,因为她明白,人生是用来宰割,用来修剪的。
所以她从来不惧怕破碎,春水东流,秋月残缺,多少温情故事会被榨干。
岁月给得起旺盛的记忆,亦可以掏空一切。
在我的印象里,张爱玲应当是这样的,披着华美的旗袍,在镜前打量优美的身段,或立于窗前,啜饮一口咖啡,将余味残留在口中,跟着思想打转,可以又是一段倾城往事,亦可以是一段半生的相逢……可是张爱玲却用她独有的姿态,或临水照花,等待世界来与她交涉;或为了爱放弃自己的尊严,委身低处,直至开出花来……
其实,每个人都想要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只是身处乱世中的人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仿佛要把所有的硝烟过尽,才可以换来片刻的安宁。
张爱玲说:“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之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有一天我们的明,不管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的。
如果说我最常用的语言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有这种迷惘的威胁。
”是的,张爱玲是有这方面的天才的,也许平常人要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经历无数,尝尽人间百味方能悟得的真理,张爱玲只需做一个临水照花人,即使她经历的世事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与它来交涉,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
这是胡兰成对张爱玲的评价。
胡兰成,我们终究无法将他从张爱玲的生命里抹去的。
因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让张爱玲可以不问结局,忘记自己的名姓、年岁,将爱情这杯毒酒一饮而下,甚至到最后写出“我已经不喜欢你,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长的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
”此般的决绝,对于张爱玲这样一个愿意为爱华美转身,暗自萎谢的人,该是怎样的一把锋利的利剑,无需拔出便已伤及肺腑。
可是岁月其实是待张爱玲不薄的,在她人生最的时刻,给了她一段爱情,即使这个男人终究还是负了她,可是她的生命总归会是有这么一个人的,不然错过了,就只能怪流光不解风情,无端负了年华。
此刻,我们应中选择原谅,因为我们原谅的不是那个你爱过的人,而是你自己曾经付出的真情。
人来世上本就是为了赶赴一场又一场的樱花盛会,这一场谢了,还会
有下一场。
我们的情缘亦是如此,谁的人生没有忧患,没有残缺。
后来张
爱玲邂逅了弧桑,可是他们却未能守候得住这份圆满,直至遇上了赖雅,
本以为可以过一场男耕女织,岁月静的日子,可是命运就是这般爱捉弄人,张爱玲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给白流苏倾城的爱,给顾曼桢半生的等待,
却偏偏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
婚后赖雅就中风了,她不得不为生计而四处
奔波。
张爱玲是女人,却一生从未享受过女人该拥有的幸福。
唯一值得抚
慰的是彼此在一起,至于初见时的那种相见恨晚的惊喜,早已被岁月消磨
殆尽……
每个人的一生,是该有那么一段或几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有那么一个
或几个携手风雨的人,至于能走多远,我们自是无从把握的。
只能将这份
惟愿交给缘分,直至有一天所有一切都被冲淡,即使只有我们自己,也可
以将日子过得平淡安稳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岁月山河里,一个人继续徒步天涯,只是此时的我们已不再孤单。
晚年的张爱玲,开始离群索居,除了,她已经没有什么牵挂。
可是她
却并没有因此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她忠于岁月,尊重生命,让自己活到
鸡皮鹤发,让自己完成一生的执笔书写。
张爱玲曾经说过:“月亮该是铜
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
她在中秋后几日出生,自此便于月亮结了一世的尘缘,后又中秋前几日死去,成了一个和月亮共进退的人。
读罢全书,我是无法释然的,因为对于张爱玲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生
性敏感的女人,岁月不应该对她那么残忍,哪怕一点伤痕,就可以让人痛
彻心扉,可是张爱玲怎么可以,怎么可以经历了那样曲折的一生,而这一
切的因果,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又或者是命运的选择。
是命运让她背负家
族荣辱,爱人的背叛,为生活放下尊严,甚至孤苦无依至终老,所有的一
切都只为证明世间曾有张爱玲,唯有张爱玲?我们心生不忍,可张爱玲却
不在乎,因为人生是自己的,日子是自己在过。
在这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成为云烟。
时光依旧美丽,尽管当年的
星光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日子是在跋山涉水中度过,但终究有生生不
息的风景供你我赏阅。
本不应该想太多,毕竟时光的无涯荒野里,聚散有时,唯有张爱玲,
但这不是刻意为之,请原谅我的人之常情……
第二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后感
随感——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最近读了白落梅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主要介绍张爱玲的倾城
往事,虽不详细但让我对张爱玲的人生境遇也略知一二了。
对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可以以此形容“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
为懂得,所以慈悲”。
之前看有人评价胡兰成是二等男人,也许就是从
“人不风流枉少年”这点去评论的吧!有才情却也多情,张爱玲在这场婚
姻中过于慈悲,胡兰成把他风流韵事头天晚上诉说给站爱玲的时候,他自
己评论“未见其妒忌”,实际上,第二天早上张爱玲泪流满面饱含深情的
一声呼唤可知,其内心还是悲愤矛盾万分,只是她未严明,她说他欣喜胡
兰成在外已有佳人相伴不至于孤寂,然自己苦苦守候换来的也只是一时欢愉,我只认为二人皆有错才导致这场婚姻夭折,张爱玲也在这场婚姻中如
花的萎谢,是心境乃至她之后的作品都进入一段的低迷期。
胡兰成避难离家,她给胡兰成一封信以及大额稿费,平淡的一句话:“我不再喜欢你了,因为你早已经不喜欢我了”,至此二人感情上结束了。
张爱玲对其感言:
“那个人就是这样一直的存在了,不管遇见的时间长与短,就是忘不了,
挥不去,直至最后,于千万人之中,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被“原谅”。
”
白落梅说张爱玲希望:岁月静,现世安稳。
在我看来张爱玲虽是这样想,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
除了可数的几个朋友,亲情不浓郁,这点
免了多少世俗情感外,她的一生并未一直安稳,颠沛流离
过,辗转落魄过,四处碰壁过。
张爱玲的爱是执着,亦是干脆。
她是善于言辞但是却不予直接表达与人。
纵使心中已经千涛骇浪,面容依旧平淡如水。
她将情感溶于浓墨,谱
写出一篇篇人生百态,让读者为之倾慕。
我很钦佩的是她不屈的顽强,面对命运的沉着淡定,寻找自我的安闲,努力活出自己的信心和尊严,父亲吸食阿芙蓉,后母不亲,母亲出国游历,
恋人太多情……尽管如此,在那样的家庭中并没有自我颓废,面对感情也
并没有迷失自我,她苦心经营的人生虽不尽如人意但是她本人如梅如菊,
傲骨清雅,散发着迷人魅力,让时下多少青年为之着迷。
无外乎外貌,只
因其渗透人心的才情。
做个淡定沉着的女子,处世不惊,不争凡尘冷暖朝暮,不惧人生悲喜
消磨,闲庭信步,赏花落花开,看云卷云舒。
做个博学多才的女子,纵使伤心难却,仍可找个慰藉,在字里行间遨游,寻找一个属于自己岛,不必依靠,不必懊悔,只是这样独立存在,过
着未知的生活。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她看透人生,苦中作乐去
享受,豁达又悲怆,让人不得不感慨才女的与众不同。
如此,现实的我们只需更加珍惜此时此刻的幸福,珍惜握在手心的温暖,遗漏指间的泪伤,做一个温暖的女子,淡而不忧、沉着而笑!
第三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突然就想起张爱玲的这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就是她对胡兰成低到尘埃里的爱情吧!世上如他们一样的爱情不知道有多少,有多少是可以慈悲可以宽容的呢
不知道所谓的爱情是个什么样子.但是无论怎样的感情都是美丽的,最起码有绚烂的瞬间,有些时候位置无法选择,无法以正常的角度要求感情,可是谁都愿意妖娆的招摇!怎样的才是青春是如花容颜还是,不老的心是沧桑过后的笑颜还是沧海之后汹涌的水是千帆过尽后的虚无还是除却巫山别处的云海还是病树前头重发的新芽人说草木一秋如人生一世,枯荣之间,谁又有方法抉择不愿意随波逐流却又不得不随遇而安.或是无奈,或是辛酸,个中滋味.经历过的才懂吧!其实或者生活或者爱情或者事业都是如此,突然想起那天一个人说我如此的不上进,不想事业,脱口而出的是那么一句:女人的事业是男人和家庭,可是再一回想,我经营的又是什么呢我的男人我的家庭呢所以说我一无所有也没错!因为无知才无畏,我为什么无畏呢我不知道.
总是随心所欲的写东西,键盘随思绪飞扬,自由的心态自由的手最能表达我自由的心!
蝴蝶飞不过沧海,我知道我可能连蝴蝶都不是,蝴蝶还有沧海可以渴望,我前世是一只飞蛾吧,总是喜欢火的温暖,纵身扑火的时候烈焰焚身的感觉是壮美还是凄凉自己没有方法确定,人生有时是以暖为底,有时是以冷为底,交叉才绚烂啊!
每个女人都想做男人心头那颗朱砂痣,都想做永远的白玫瑰,可是
最后的结果还是蚊子血或白饭粒吧!怎样呢璀璨的极至就是凋落!
天长地久有没有,浪漫传说说太多!还是宽容吧,因为曾经是彼此
的传说!因为在一起的美丽时光!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宽容,所以无怨!因为无欲,所以无求!
第四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平静的时候,就会在想,真的成长了,再也不是年少时候那个整天疯闹,没心没肺活着的小女孩了。
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认真的打量着父母已经沧桑的面颊,
开始认真的考虑,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单纯的给自己未来一个定义。
开始思量自己走过的路,离别的人。
开始整日在深夜里深思,反省自己的过错。
开始客观的去评论,去接受,去改变
开始变得俗套,不再固执的坚信自己所认识的事物。
开始懂得独立思考一些事物,而不是一味的排斥,抵触,一味的坚信。
开始懂得真正的疾苦和苦难,真正的苦难源于内心的纠葛,和牵绊。
给自己一个空间,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
开始懂得并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真正的理解自己,了解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你要懂得忍受寂寞,享受寂寞。
开始懂得朋友的定义,没有什么是应该,不应该的。
身边的朋友变得多了起来,可以信任的人却越来越少.
爱了一次又一次,以为可以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
结局却是更加的迷茫。
开始变得憎恨自己。
开始可以面对迎面乞讨的人无动于衷.想起小时候在父母的呵斥下仍要追出门给人家五毛钱情景的时候,开始悲哀,人性的成长需要这样的蜕变吗?
开始可以在被人误解,委屈的时候,哑语失声.不想辩白什么,已经没有意义.
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脸不红,心不跳。
开始不再去看萌芽论坛。
而关注天涯论坛的经济版块...
开始失去欣赏美丽事物的心境,而变得急躁,没有耐心。
开始只关注目的地,而忽略沿途的风景.
开始明白字与感觉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永远不要期盼用字可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初衷,不同的人,据其不同的思维定势,往往会曲解本意。
不要晦涩难懂,只求言简意赅。
开始认真去花不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钱。
开始懂得分配时间,分清主次。
开始变得恐惧和短信。
开始懂得,人总要不断地为自己盘算,一点的自私还是必须的。
开始懂得,别人为什么会炫耀,自以为是,是因为他们的经历少,装
得东西不够多,
炫耀,正是自卑的表现。
开始懂得,年轻的时候真的要叛逆一点,疯狂一点,否那么,以后自
己肯定会懊悔。
我要生活,而不是生存。
突然想起张爱玲的一句经典的佛偈.“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张爱玲在写给第一任丈夫胡兰成的信上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胡兰成是个用情不专的人,他一次又一次爱上别的女人。
他跟另一个女人
在一起,生活费却仍然是张爱玲给的。
因为爱,所以懂得,然后说服自己对你慈悲,再用慈悲去成全爱。
成
全是这样的。
确实.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成全。
因为不懂,所以无畏因为懂得,所以惶惑。
第五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书笔记
在读了白落梅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之后,我更加的了解了张爱玲。
我也庆幸我爱的是张爱玲。
在我看来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幸的,生在了一个不幸福的家庭,这个家
庭缺少了爱、温暖,剩下来的只是痛苦和无奈。
但张爱玲并没有逆来顺受,
他有对抗,并且是那么的强烈。
她是那么的迫切地想要自由,当她自由的
同时另一个魔鬼又找上了她,可张爱玲并没有懊悔,他宁愿这样的活着,
也不要幸福的苦着。
张爱玲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这名字是她母亲取的,
真是人如其名。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张爱玲考上了大学,可还没有等到毕
业他就辍学了,因为没有学费,一个连生计都成问题的人怎可能去奢求上学,即便他是多么的渴望,从此她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因为他找不到母亲
同时被父亲的抛弃。
贫穷没错,可贫穷却在无形中成了耻辱。
他找了一份
翻译的,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像她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张爱玲开始了写作,当第一部小说得到大家的追捧时,张爱玲成了作家,一个名副其实的女作家。
她喜欢写小说,她觉得里面每一个人都很像她亦或不像她。
张爱玲说
过这样一句话:“总之,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缩小的、怯怯的愿望,我总觉得无限的惨伤。
”
正是这样,张爱玲开始了她的惨伤——情伤。
她的成名让一些人开始
关注她并追捧她和追求她,那么胡兰成就是最明显的那一个,在胡兰成给
她送去了一张纸条后,张爱玲便对胡兰成有了一点想要见上一面的想法。
当在一次长谈过后,张爱玲此时已经对胡兰成有了些许想法,但是在那次
长谈后胡兰成却对张爱玲失去了追求的愿望,也许胡兰成爱着的不是那人
而是爱玲的才华。
也许胡兰成自己都不清楚,亦或他清楚了也要留她在身边。
张爱玲爱上了那句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就这
样张爱玲的爱情,来的不动声色。
张爱玲是这样一个理性和聪明的人,却
偏偏地爱上了胡兰成这样一个多情的、且只爱自己的汉奸,也许是胡兰成
懂得她,也许是她糊涂了。
胡兰成一开始就没有爱上张爱玲,她只是被他
这样欣赏着,然后就淡了,他们之间的话开始很多、很多。
有时是一个人
说另一个人听着,有时又是都说,说不完。
他们沉浸于此,但胡兰成从来
没有说过爱她,胡兰成只说过她是他的腻友,只是腻友而已。
要不是妻子
全慧提出与他离婚,他是不会与张爱玲结婚的。
她是开心的,他是无奈的。
后来的婚姻生活他们还是那样只是说话,而因时间的漫长,让胡兰成感觉
到了烦恼,他觉得这样的生活让他很乏味,确实是这样,与一个不爱的人
在一起时间久了,乏了、累了就开始怨起来了。
对于一个平凡的人来说一
定会的,更何况是一个花心的男人,胡兰成有发妻玉凤,妻子全慧,情人
英娣,后妻张爱玲,又有武汉小周和秀美,张爱玲只是其中的一个。
此时
只觉得胡兰成是如此的混蛋,张爱玲以为可以挽救这段她看重的爱情,所
以她从上海去了温州,当她到温州看到的一切和听到胡兰成说的一切时,
他就知道自己来错了,可她不死心,还是后着脸皮问了胡兰成是否爱自己,可张爱玲再一次错了。
爱上了一个不爱她的人,张爱玲只离开了温州,此
次来她足足呆了20天,可她还是走得那么不情愿,她还是不舍胡兰成,
即便胡兰成不爱他。
张爱玲不是自愿走的,而是被胡兰成赶走的,胡兰成
容不下她,秀美也容不下她,所以她走了。
胡兰成说;“此心已回到了如
天地之不仁!”可张爱玲还是不舍得,数日后她从上海来信说‘那天船将
开时,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雨中撑伞在船旋边,对着滔滔黄浪,伫啼泣
久之’。
张爱玲结束了一段婚姻,是那么的令她痛心,她真不该,不该遇
上胡兰成,也许这就是宿命虽然她不信这些迷信,但是她却说,有一只乌
鸦站在她的窗户上,她不在乎,但当乌鸦飞走时,她又是那么的开心。
原
来她也那么普通和平凡,对于爱情也只是凡夫俗子一个。
胡兰成绝情的抛弃了张爱玲,可之后还是去找了她,胡兰成是出于怎
样的心里,我不得而知,或许他不习惯找不着人说话,少了一个腻友。
张
爱玲去了香港后又移民到了美国,他在美国只有两个认识的人,一个还说
不上认识,因为他们都还没有见过面,那就是胡适。
还有一个朋友就是炎樱,离开香港上船的时候她又哭了,不知为何哭得那么悲惨,就像上一次
离开温州那样,现在张爱玲十分缺乏平安感,他不再像1943-1945年那样
的自信和坚强,她变得焦虑不安起来。
她说过,“你到底是不肯。
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
从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单调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她依然那么才
华横溢,以至影响中外,初到美国的张爱玲住在简陋的贫房里,大家都觉
得住在这里是可耻的,可张爱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那只是一个过度,
熬过去就了。
后来她搬进了化营,终于来到了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并
遇到了一个爱她的人——赖雅。
并且她也爱着他,可是张爱玲并没有感到
安定,因为她意识到自己既寂寞又像这片无根之萍,尽管已搬到彼得堡来了,但这种居无定处,事无定职的漂泊感却依旧如故,她为自己朦胧的未
来心中无数而感到焦虑,像她这样知道连父母都无法依靠的人,又怎会去
依靠一个外国男人。
张爱玲再一次漂泊。
可后来他们还是相爱了并结婚,
可是景不长,赖雅中风生病,并且是接二连三,而家中的一切花销全都是
爱玲在支撑着,虽然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张爱玲却还是觉得很幸福。
但张爱玲终究是不幸的,她还是走了她妈妈的路,像她妈妈那样爱上了一
个不该爱的人,我突然想问一句这个也可以遗传吗开始不懂了。
但这并不
是遗传,只是影响,上代的影响而已,更或者只是一个巧合,仅此而已,
没有其它。
而在1967年10月8日赖雅去世,这对张爱玲是一种解脱,她
丢掉了一个包袱可更多的是失去了心爱的人的痛心,在后面的几年里,张
爱玲劳累于各种疾痛。
他开始烦了,可她又是那种不赞成自杀的人,她朋
友对她说三毛自杀了,她是那么的不以为然,可在后来,张爱玲安静的死
去了,没有什么痛苦的表情,在她那不大的房间了。
死之前他把一些证件
都放进了他的包里,可见她已经明显的知道自己将离开人世,把后事都准
备了。
张爱玲写过这样的警句:生命就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真
如她所说她赶上了,真与虱子相遭遇。
而且也是摆脱不掉的烦恼。
最后张
爱玲死于心血管病,张爱玲的遗嘱写到:死后马上火葬,不要人看到遗体,不举行任何葬仪式,骨灰洒向空无人处。
遗物全部寄给宋淇先生,最后,
张爱玲的骨灰撒向空旷的太平洋。
这是一个空旷无垠的地方。
张爱玲就这
样陨落了,在那个月圆之夜,消失在人群中。
天涯此去隔山和,情天孽海两离索。
千百年来,世道皆是如此,成与败,喜和悲只隔了一道光阴的距离。
张爱玲这样说着:“于千万年中遇见
你所想遇见的人,于千万人中所遇见你所想遇见的人,在时间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恰遇见了,唯有说一声:哦!你也在这
里。
”‘因为相知,所以懂得’是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
‘因为懂得所以
慈悲’是张爱玲回敬给胡兰成。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宽
容这就是张爱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