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聚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自由基本体聚合的原理及合成方法;
2. 了解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
3. 通过实验,观察和掌握本体聚合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
4. 熟悉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
本体聚合是指在没有介质存在的情况下,单体在引发剂、热、光、辐射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比重小以及在低温下仍能保持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

本体聚合是制备PMMA的主要方法之一。

实验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PMMA,即在无溶剂或其他介质的情况下,将甲基丙烯酸
甲酯(MMA)与引发剂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过程中,MMA分子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生成自由基,自由基与MMA分子反应生成聚合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散热困难,易产生局部过热,甚至引发爆聚。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过氧化苯甲酰(BPO)、甲苯
仪器:恒温水浴锅、三口烧瓶、直型冷凝管、磨口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秒表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2. 称取一定量的MMA和过氧化苯甲酰,加入三口烧瓶中;
3. 将三口烧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预定温度;
4. 开始计时,观察体系粘度变化、颜色变化、气泡产生等现象;
5. 反应结束后,将聚合物取出,冷却、称重;
6. 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如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体系粘度逐渐增大,颜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并伴随气泡产生;
2.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体系粘度继续增大,颜色加深,气泡增多;
3. 反应结束后,聚合物质量为理论质量的95%。

分析:本体聚合过程中,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MMA分子反应生成聚合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散热困难,易产生局部过热。

实验中,观察到体系粘度增大、颜色加深、气泡增多等现象,说明反应过程中存在局部过热现象。

六、实验结论
1. 本体聚合法是制备PMMA的有效方法,可得到纯净的聚合物;
2. 在本体聚合过程中,体系粘度增大、散热困难,易产生局部过热,甚至引发爆聚;
3.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引发剂浓度等,可以避免局部过热现象,提高聚合物的质量。

七、实验体会
1. 本体聚合实验操作简单,但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聚合物的质量;
2.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本体聚合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3.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