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 临床研究 •
胃癌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其遗传、环境及HP感染均为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1],患者主要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食欲下降等临床表现,如检查不及时将导致疾病进展为晚期,危及患者生命。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其胃体活检广泛在胃癌诊断中应用且发挥显著效果[2]。
本研究为探讨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实施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并对比其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上限值77岁,下限值23岁,年龄平均值(49.64±10.21)岁;病程上限值18个月,下限值3个月,病程平均值(10.25±1.97)个月;其中合并上腹部不适10例,上腹部疼痛9例,上腹胀6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
1.2 方法:在予以检查前,30例胃癌患者均行胃液、大便潜血等检测。
①胃镜活体诊断,其溃疡性胃癌于接近内侧的区域进行取材;平坦性胃癌于四周、中央区域取材;隆起性胃癌于顶部、基底部取材。
取材数量为3~5块,可降低取材的局限性。
②手术病理诊断,对于病灶直径>1 cm者,于典型部位取材,其病灶直径<1 cm者,全部取材。
上述标本均予以甲醛溶液固定,浓度为10.00%,石蜡包埋、切片,最后予以苏木精-伊红染色。
1.3 观察指标:观察30例胃癌患者在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下的诊断结果、病变形态及分化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用“%”的形式,表示30例胃癌患者在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下的诊断结果、病变形态及分化程度为计数数据,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30例胃癌患者在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下的诊断结果、病变形态及分化程度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2组对比诊断结果:30例胃癌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准确率为86.67%(26/30),疑诊率为10.00%(3/30),漏诊率为
3.33%(1/30),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诊断的准确率、疑诊率及漏诊率对比(%)方法例数确诊疑诊漏诊
胃镜活体检查3086.67(26/30)10.00(3/30) 3.33(1/30)手术病理诊断3096.67(29/30) 3.33(1/30)0(0.00) 2.2 2组的病变形态及分化程度:30例胃癌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IV型及分化程度中分化型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见表2。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胃癌的发生概率成不断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余女性,其因素与成年男性应酬、酗酒及吸烟所知[3],有研究表明,胃体小弯为胃癌的高发部位[4],亦有研究表明,不同期型的胃癌的预后情况与其早期的诊断具有密切关联,当早期胃癌予以及时、有效的诊断时,可延长生存期至5年以上甚至还可得到治愈[5]。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技术的持续完善,使得胃镜活体
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王玲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100)
【摘要】目的对胃癌患者实施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的价值进行对比及分析。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对其实施胃镜活体检查措施,将外科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并将其进行对比。
结果 30例胃癌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准确率为86.67%(26/30),疑诊率为10.00%(3/30),漏诊率为3.33%(1/30),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但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IV型及分化程度中分化型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胃癌患者的诊断、判定,其胃镜活体检查及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均有显著的效果,但胃镜活体诊断易出现取材不当,故导致准确率降低,故临床中对于病变形态的分化程度及变化形态仅可作为临床胃癌的诊断依据,其可依据术后病理诊断分析后才可进行判定。
【关键词】胃癌;胃镜活体;外科手术;病理结果;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0-0180-02
[7] 郝冰青,赵广宇,徐宝华,等.东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死因
分析[J].现代医院,2018,18(5):693-696.
[8] 张亦瑾,万钢,高学松.21819例老年住院肝病患者病因及死亡原因
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7,11(5):490-495.
[9] 高萍,张芳芳,尚丽娟.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急诊重症肺炎病人
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实用老年医学,2017,5(2):164-167. [10] 赵宁,马大鹏.重症医学科(ICU)老年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79):12-13.[11] 陈绵军,陈军,谭德敏.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原学分布及死亡危险
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9):915-920.
[12] 崔莹莹.关于重症医学科ICU护理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
[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6):115-116.
[13] 王爱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耐药性及死亡
相关因素[J].中国医刊,2017,52(3):84-87.
[14] 董家辉,莫泽珣,孙照琨,等.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对老
年危重症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验证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9):868-871.
• 临床研究 •
181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因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滞留胆囊,继发细菌感染诱发的疾患,多发于女性,以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为典型症状,若不及时予以救治可并发胆囊坏肿、穿孔,会增加医疗难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愈发完善加之工业制造技术突飞猛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取代开腹手术成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典治疗方案,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等优势,一经推出深受医患欢迎。
现今,医师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就不同时机其手术疗效尚有不同见解,潘雷[1]
于研究中指出疾病发作24 h 内实施手术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可减少医疗费用。
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时机腹腔镜手术的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7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5)和对照
组(n=135)。
所有参选患者均同意参与研究,经腹部X 线和B 超检查确诊,排除梗阻性黄疸、腹膜炎、凝血功能障碍。
研究组男60例,女75例;年龄41~60岁,平均(53.2±1.6)岁。
对照组男56例,女79例;年龄40~58岁,平均(53.1±1.7)岁。
两组病例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于发病24h 内实施手术,对照组患者于发病24 h 后实施手术,具体手术步骤如下:①术前了解病史,组织做腹部X 线、B 超检查及血生化检查,做皮肤及肠道准备,常规刮除腹部及阴部体毛,术前2日进低脂流质食物,必要时服用缓泻剂,清洁灌肠。
②术前30~60 min 肌内注射0.3~0.5 mg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国药准字H42021159,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取仰卧位,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腹部,铺无菌手术巾,沿脐窝下缘做弧形切口(10 mm ),置入气腹针后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10~12 mm Hg ),于剑突下10 mm 处做横切口作
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对比
张 伟
(陕西省西安核工业四一七医院外一科,陕西 西安 710600)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诊的27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35例。
研究组患者于病情急性发作24h 内实施手术,对照组于病情发作24 h 后实施手术,比较手术指标及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24 h 内实施手术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指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7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0-0181-02
检查广泛应用于对于胃癌的诊断中,但胃镜活体检查由于取材因素使得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合并胃镜的视野有限,故使得诊断的准确性降低[6]。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30例胃癌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准确率为86.67%(26/30),疑诊率为10.00%(3/30),漏诊率为3.33%(1/30),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 >0.05),表明胃镜活体检查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缺陷,不仅如此,本文研究亦显示,30例胃癌患者经胃镜活体检查的Ⅳ型及分化程度中分化型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0.05),表明在对于晚期的胃癌,其经胃镜活体检查及外科病理学诊断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亦提示了手术病理诊断的有效性。
韩靖和黄小英[7]在《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一文中,亦表达了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对于诊断胃癌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外科手术病理的效果更佳,与本文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患者的诊断、判定,其胃镜活体检查及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均有显著的效果,但胃镜活体诊断易出现取材不当,故导致准确率降低,故临床中对于病变形态的分化程度及变化形态仅可作为临床胃癌的诊断依据,其可依据术后病理诊断分析后才可进行判定。
参考文献
[1] 罗红波.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6):50-51.
[2] 梁廷红,陈守国.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价
值的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22-23.
[3] 田园.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价值对比
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2):134-135.
[4] 郝增山.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价值的
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 (96):21-22.
[5] 廖文华,唐治蓉,吴才良,等.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切片与外科
手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的比较分析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1):154-155.
[6] 库力加•木那夫.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在诊断患者胃癌中的重要
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2(97): 86-87.
[7] 韩靖,黄小英.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
值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4):455-457.
表2 2组诊断的病变形态及分化程度对比[n (%)]
方法例数病变形态
分化程度
ⅠⅡⅢⅣ分化型分化不良型胃镜活体检查269(34.61)6(23.08)10(38.46)1(3.85)13(50.00)13(50.00)手术病理诊断
30
8(26.67)
6(20.00)
10(33.33)
6(20.00)
18(60.00)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