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赔偿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家赔偿法Law on State Compensation
课程编码:6374F005学分:1总学时:18
说明
【课程简介】国家赔偿法是经济法与行政法专业方向课。
课程结合我国国家赔偿立法,主要讲解以下内容: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原理,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国家赔偿的范围,国家赔偿主体及程序、国家赔偿的方式与标准等内容。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教学目标】过对国家赔偿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现行国家赔偿制度的讲授,使学生理解掌握国家赔偿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法律规定,掌握国家赔偿运作的基本程序。
【先修课程要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能力培养要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与现行法律规定解决国家赔偿案件与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总量】总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
学生自主学习30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重点讲解国家赔偿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并结合法律案例,组织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讨论与辩论。
本课程要求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
【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
学时安排
小计理论
课时
实验
课时
实践
课时
习题
课时
1第一章国家赔偿基本理论22 2第二章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22 3第三章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33 4第四章国家赔偿的范围44 5第五章国家赔偿主体及程序44 6第六章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与费用33总计1818【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国家赔偿法新论》,石佑启、刘嗣元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参考书:[1]《国家赔偿法原理与案例》,沈岿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2]《国家赔偿法条文理解与适用》,江必新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3]《国家赔偿法》,薛刚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4]《国家赔偿法指导案例评注》,江必新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大纲内容
第一章国家赔偿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国家赔偿的概念、国家赔偿的性质、国家赔偿法的概念;
理解:国家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渊源;
运用:国家赔偿法的渊源。
【内容提要】
第一节国家赔偿
一、国家赔偿的概念
二、国家赔偿的性质
三、国家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国家赔偿立法
一、国家赔偿法的概念
二、国家赔偿法的渊源
三、国家赔偿法的渊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国家赔偿的概念,国家赔偿法的性质与作用
教学难点:国家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自主学习的任务:
1.简述国家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国家赔偿的性质。
3.试论国家赔偿法的作用。
检查方式: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归责原则的含义;
理解: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类型;
掌握: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含义;
运用:行政赔偿归责原则、司法赔偿归责原则。
【内容提要】
第一节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概述
一、归责原则的含义
二、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类型及含义
第二节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的确立
一、行政赔偿归责原则
二、司法赔偿归责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国家赔偿法确立的归责原则内容
教学难点:归责原则的类型与区别
【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自主学习的任务:
1.简述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含义与类型。
2.试论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
3.简述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设定与应用。
4.简述司法赔偿归责原则的设定与应用。
检查方式: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第三章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的概念;
理解: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的特征;
掌握: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的内容;
运用: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
【内容提要】
第一节国家赔偿构成要件概述
一、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的概念与特征
二、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的内容
第二节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二、行为要件
三、损害事实要件
四、因果关系要件
第三节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二、行为要件
三、损害事实要件
四、因果关系要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国家赔偿的一般构成要件
教学难点:行政赔偿构成要件,司法赔偿构成要件,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自主学习的任务:
1.试述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
2.试论我国行政赔偿构成要件。
3.试论我国刑事赔偿构成要件。
4.试述建立精神损害的国家赔偿制度的意义。
检查方式: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第四章国家赔偿的范围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国家赔偿范围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原则;
掌握: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方式与设立标准;
运用:行政赔偿范围、司法赔偿范围、国家赔偿的免责范围。
【内容提要】
第一节国家赔偿范围概述
一、国家赔偿范围的概念和意义
二、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原则
三、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方式与设立标准
第二节行政赔偿范围
一、行政赔偿范围的含义
二、侵害人身权的行政赔偿范围
三、侵害财产权的行政赔偿范围
第三节司法赔偿范围
一、刑事赔偿范围
二、非刑事司法赔偿范围
第四节国家赔偿的免责范围
一、国家赔偿免责范围概述
二、行政赔偿的免责范围
三、司法赔偿的免责范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行政赔偿范围,刑事赔偿范围
教学难点:国家赔偿的免责范围
【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自主学习的任务:
1.简述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原则与方式。
2.简述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
3.简述我国司法赔偿的范围。
4.简述我国国家赔偿的免责范围。
检查方式: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第五章国家赔偿主体及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国家赔偿程序概述;
理解:追偿程序;
掌握:国家赔偿责任主体;
运用:国家赔偿请求人、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行政赔偿程序、司法赔偿程序。
【内容提要】
第一节国家赔偿法律关系主体
一、国家赔偿责任主体
二、国家赔偿请求人
三、国家赔偿义务机关
第二节国家赔偿程序
一、国家赔偿程序概述
二、行政赔偿程序
三、司法赔偿程序
四、追偿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单独提行政赔偿的程序,司法赔偿程序教学难点:赔偿与追偿的区别,国家赔偿责任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自主学习的任务:
1.简述国家赔偿责任主体与国家赔偿义务机关的关系。
2.简述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范围。
3.简述我国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类型。
4.简述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类型。
5.试述单独提起行政赔偿的程序。
6.简述司法赔偿的决定程序。
检查方式: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第六章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与费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国家赔偿方式概述;
理解:确立国家赔偿标准的原则;
掌握: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国家赔偿费用的监督;
运用:我国国家赔偿的方式、国家赔偿标准、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
【内容提要】
第一节国家赔偿的方式
一、国家赔偿方式概述
二、我国国家赔偿的方式
第二节国家赔偿标准
一、确立国家赔偿标准的原则
二、侵犯人身权的赔偿标准
三、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标准
四、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第三节国家赔偿费用
一、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
二、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
三、国家赔偿费用的监督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具体的国家赔偿标准
教学难点: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与支付
【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自主学习的任务:
1.试述我国国家赔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简述人身自由权损害赔偿标准。
3.简述生命权损害赔偿标准。
4.简述健康权损害赔偿标准。
5.简述财产权损害赔偿标准。
6.简述我国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程序。
检查方式: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