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 《表内乘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表内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本单元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等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切实教好学好。
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因此,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2.组织好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
根据《标
准》对数的运算规定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根据一般规律,学生应做到能正确口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题。
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借助直观手段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外,还必须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3.认真抓好“用数学”的教学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标准》对解决问题方面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
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专门编排了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课时安排】11课时
【知识结构】
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及第49页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境,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通过小组活动,提供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棒,图片,电脑课件。
【情景导入】
1.出示主题图(课本第46页)。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游玩,高兴吗?
学生活动:
(1)观察画面: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有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转椅)
(2)你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境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汇报、交流。
问题1:小飞机上有多少人?
问题2:小火车里有多少人?
问题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
谁能解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组织讨论: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2.导入课题: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那就是乘法。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乘法的意义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3+3+3+3=15
提问: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表示什么?
(加数都是3,表示5个3连加的和是15)
小结:求5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作5×3=15,
算式中的“×”叫做乘号(先写“/”,再写“\”)。
乘号与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运算符号。
5×3=15读作5乘3等于15(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也可以写作3×5=15,这个算式怎样读?(3乘5等于15)板书:5×3=155 乘3等于15
3×5=153 乘5等于15
(2)让学生尝试把黑板上的另外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6+6+6+6=24
4个6相加,4×6=24或6×4=24
2+2+2+2+2+2+2=14
7个2相加,7×2=14或2×7=14
2.拓展延伸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桌面上的24根小棒分成几个几相加的形式,再根据你所分的列出乘法算式。
方法1:分成3堆,每堆8根,3个8相加,列式3×8=24,8×3=24。
方法2:分成4堆,每堆6根,4个6相加,列式4×
6=24,6×4=24。
方法3:分成2堆,每堆12根,2个12相加,列式2×12=24,12×2=24。
……
(教师板书)
(让学生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学生说)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说一说如果求10个4相加,同学们怎样来列式呢?还可以怎样列式?那同学们更愿意用哪一种方法来
解答呢?为什么?
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课堂作业】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先摆一摆,再来填。
2.看算式说意义,再写出乘法算式或加法算式。
3.连一连。
4.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4+4+4+4=□×□
3+3+3+3+3=□×□
5~6.课本练习九的1~2题。
答案:1.2+2+2+2=8
4+4+4=12
3+3+3+3+3=15
2.(1)4个6相加6×4或4×6 (2)6个4相加或4个6相加4+4+4+4+4+4或6+6+6+6 (3)6个4相加或4个6相加4+4+4+4+4+4
或6+6+6+6 (4)3×8或8×3
3.
4.4×4 3×5
5.4个5 5+5+5+5=20,5×4=20或4×5=20
3个6 6+6+6=18 6×3=18或3×6=18
6.(1)2+2+2=62×3=6或3×2=6
(2)4+4+4+4+4=204×5=20或5×4=20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结: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九的3~4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15 3×5或5×3 5个3相加
6+6+6+6=24 6×4或4×6 4个6相加
2+2+2+2+2+2+2=14 2×7或7×2 7个2相加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我认识到乘法意义的知识基础就是加法意义。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沟通
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把乘法意义构建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
在探究乘法意义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的意义,更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延伸与发展。
这比知识本身还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