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菏泽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菏泽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模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外来人口的增加
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世界上第一台机器出现在()
A.织布行业B.纺纱行业C.动力制造业D.交通运输业3.1844年一位英国工厂视察员在议会作证说:“最大数量被雇佣来上夜班和长时间白班的人是妇女,她们的劳动更便宜。
”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
A.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
C.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彻底改变D.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
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下列反抗活动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巴黎公社运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D.埃及华夫脱运动
5.某初中九年级三班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国际歌》歌词以及巴黎公社等,由此,可看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思想解放运动B.杰出人物的作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民族解放运动
6.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B.颁布法典,加强法制
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
7.“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文中的“它”是
A.珍妮纺纱机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D.汽船
8.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该著作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拿破仑法典》9.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0.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B.第一国际C.法国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11.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手工工场的普及
B.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12.参照下图,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马克思任《莱茵报》的主编B.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面
C.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D.《共产党宣言》发表
1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的成立等对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来自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14.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5.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16.下面的时间轴,简要描述了某伟大人物的一生,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A.苏格拉底B.邱吉尔C.马克思D.列宁
17.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A.新航路的开辟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18.下列事件的发生与马克思有关的有
①建立了巴黎公社②撰写了《资本论》③参与了启蒙运动④起草了《共产党宣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饮水思源,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富尔顿B.瓦特C.凯伊D.斯蒂芬森20.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第一个棉纱厂,雇佣了5000多名工人……他将生产的各个工
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表明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B.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C.现代工厂制度建立D.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
21.瓦特的父亲是造船技术工人,他的祖父和叔叔也是当地有名的机械工匠。
瓦特从小就受到了技术方面的熏陶,因此对摆弄各种小物件,制作各种小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表明瓦特能够取得骄人成就的因素是
A.家庭环境B.学校教育C.社会鼓励D.政府支持22.《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一机械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 罗尔特曾称赞这一机械“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这“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
这一机械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B.凯伊C.瓦特D.斯蒂芬逊
23.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提高了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B.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促使女性走上领导岗位
24.《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5.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开展,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工商业城市或城镇,故D正确;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故A错误;外来人口的增加不是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16世纪之交,故C错误。
故选D。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第一台机器是工业革命时期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首先出现在纺纱行业,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44正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前后,女性突破家族的束缚,参加工业生产,说明其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说法太绝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反抗法国资产阶级,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反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埃及华夫脱运动均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故A是反抗资产阶级,BCD均是反抗殖民主义,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A。
5.C
【解析】
【详解】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公社、鼓励无产阶级的斗志,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所以题干反映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符合题意;巴黎公社不是思想解放运动,A排除;《国际歌》没有体现杰出人物的作用,B排除;题干没有体现民族解放运动,D排除。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与识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在位期间,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用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法制的基础。
在拿破仑率军征战欧洲、北非时期,所到之处,强力推行《法典》。
该法典的立法精神成为打击旧制度的有力武器,并为日后欧美许多国家制定民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故选B。
【点睛】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7.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与蒸汽机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C正确;ABD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C。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世纪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英国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使城镇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
C项符合题意,A BD项与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的变化无关,与题意不符,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表中的时间“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可以连接知识点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由此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②处的时间为1871年,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法国巴黎公社。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表现,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836年,排除;B项成立于1864年,排除;D项发生在1917年,排除。
故选C。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蒸汽代替了人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在英国结束,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是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选项D符合题意;1842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为该报撰稿,排除A;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开始
建立两人的友谊,排除B;《共产党宣言》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排除C。
故选D。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的成立等对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来自《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知,卡莱尔认识到工业革命期间,人们大多坚持利益至上的原则,忽视了人文精神方面的追求,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故D符合题意;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的古代世界的高峰。
当时,公民的权利被扩大,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而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则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分析图片数据,可以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是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故答案选:B。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出版《共产党宣言》这一信息可知,这位人物是马克思。
因此C正确。
苏格拉底是雅典哲学家,不是德国人。
排除A。
邱吉尔是英国政治家,不合题意,排除B。
列宁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合题意,排除D,综上故选C。
17.C
解析:C
【解析】
依据图表反映的信息是,从1750年至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不断上升,即工人的增多,而农村人口不断下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C项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出现在15——16世纪,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B项;海外殖民地的扩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没有直接影响国家人口的变化。
排除D项;故选择C。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马克思,1818年生于特里尔,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获博士学位后,1842年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但由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份报纸很快被查封了。
后来,马克思来到法国,从此开始了流浪生涯。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1864年建立第一国际,1867年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所以与马克思有关的有②④,D项符合题意;而①和③都与马克思无关,排除。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785年以后瓦特改制的蒸汽机广泛用于许多生产部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故D符合题意;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故A不合题意;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故B不合题意;凯伊发明了飞梭,故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工业革命开始后,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题干的“将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表明现代工厂制度建立,故C符合题意;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是在14世纪前后,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排除B;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
故选C。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瓦特的父亲是造船技术工人,他的祖父和叔叔也是当地有名的机械工匠。
瓦特从小就受到了技术方面的熏陶,因此对摆弄各种小物件,制作各种小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明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瓦特能够取得骄人成就的因素,故A符合题意;学校教育、社会鼓励、政府支持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CD。
故选A。
【点睛】
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归纳题干材料体现的瓦特能够取得骄人成就的因素。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改良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向纵深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珍妮机有关,排除;B项与飞梭有关,排除;D项与火车有关,排除。
故选C。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了工业革命中工厂的出现使女性在思想、交友、社会活动方面等方面更加的融入社会,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说明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的观点认为,蒸汽机的改良引发了其他工业部门之间的变革是联动的,并不是单一的。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未体现出技术变革的特点,故此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