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产:任命张智超为新行政总裁,年仅4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海地产:任命张智超为新⾏政总裁,年仅40岁!
⼀、中海地产任命新总裁
昨晚,中海地产发布公告,变更⾏政总裁并委任董事局副主席、执⾏董事及⾮执⾏董事。
公告显⽰,
1、颜建国决定不再兼任⾏政总裁,将专注董事局主席⼀职。
2、张智超获委任为执⾏董事及⾏政总裁。
3、罗亮获委任为董事局副主席,并继续担任执⾏董事、执⾏副总裁、运营总监兼总建筑师
职位;
4、庄勇获委任为董事局副主席及⾮执⾏董事,兼中海宏洋董事局主席。
⼆、颜建国升集团董事长
颜建国2016年底从龙湖回归中海地产,到2019年底升为中海集团董事长,全⾯执掌集团旗
下3⼤板块的⼯作。
从公司治理和集团架构⾓度说,中海地产只是中海集团3个板块之⼀。
颜建国从地产升到集团,管理范围⼤幅增加,是对他⼯作能⼒的认可。
如下图所⽰,中海集团旗下包括房地产、建筑、物业3⼤板块,有中海地产、中海宏洋、中
建国际、中建兴业、中海物业等5家上市公司。
颜建国升中海集团董事长,兼任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确实不该再兼负责⽇常管理的总裁
职务。
毕竟,不能⼀边往上⾛,⼀边还⼲着下属的活。
所以本次中海⼈事调整,属于计划内的正
常动作,
三、⾼管班底年轻化
资料显⽰,接任颜建国成为中海地产新⾏政总裁的张智超,年仅40岁,拥有18年房地产开
发及企业管理经验。
张智超出⽣于1979年,很多新闻说是80后,是错误的说法。
2001年,毕业于东南⼤学建筑⼯程专业。
毕业后,加⼊中海地产上海公司,并在⼯程、投资策划等部门⼯作。
后来,先后担任苏州公司副总经理、合肥公司总经理、⽆锡公司总经理及苏州公司总经
理。
2017年,任中海地产助理总裁及北⽅区域公司总经理。
2019年,任中海地产副总裁。
2020年,任中海地产⾏政总裁。
说实话,40岁就出任中海地产这家巨⽆霸房企的总裁,可真是够年轻!
此外,本次任命为中海地产董事局副主席兼中海宏洋董事局主席的庄勇也很年轻,年仅43岁,拥有19年企业管理经验。
2000年,庄勇毕业于重庆⼤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
毕业后,加⼊中海地产集团,并在⼈⼒资源、营销等部门⼯作。
后来,先后担任上海公司副总经理、南京公司总经理、苏州公司总经理及西部区域公司助理总经理。
2015年,任中海地产助理总裁、北⽅区域公司总经理。
2017年,任中海地产副总裁,分管⼈⼒资源⼯作,并于2018年10⽉起兼任华南区域公司总经理。
2020年,任中海地产董事局副主席兼中海宏洋董事局主席。
特别值得⼀提的是,庄勇是“海之⼦”校招品牌的创始⼈,在他回归总部的3年⾥,中海⼈⼒资源体系和雇主品牌竞争⼒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涛哥⼀位在中海的朋友,这样评价庄勇:“雷厉风⾏、富有激情、敢想敢⼲、⼗分强调执⾏⼒。
”
从履历可看出,张智超和庄勇都是管培⽣毕业加⼊中海,属“海之⼦”序列,这正是中海⼈才培养体系的杰出成果。
40岁左右的年龄,在中海地产和中海宏洋这样体量的国企做到⼀把⼿,绝对是属于⾮常年轻的。
相⽐地产圈其他央企国企,中海的⽤⼈真可以说是⾮常⼤胆和开放了。
四、竞争⼒越来越强
⾃颜建国回归后,中海地产开始了⼀系列⼤⼑阔斧的改⾰。
撤销总部成⽴的营销公司、⼯程公司;重新搭建合约业务线,由各地区管辖;将投资拿地列⼊地区公司考虑指标;提升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能⼒等。
在这个过程中,中海地产的组织、⼈员和管理有了⼀轮全新的升级,业绩也增长了接近⼀倍。
其他不说,这两年涛哥明显发现,
中海地产的⼈才竞争⼒越来越强,从社招到校招,正在全⾯超越万科等同⾏。
涛哥的评价看,⽬前中海基层员⼯⼯资,⼤致能达到⾏业75分位,还算不错的。
⽽其管理层,由于中海业绩和利润的华丽数据摆在那,管理层奖⾦分红很⾼,综合竞争⼒⼤约在85分位左右。
在校招层⾯,虽然海之⼦的底薪加补贴约10000算普通,但他们提供住宿,如果把住宿换成钱能顶3000-4000,再加上年底奖⾦不错,所以海之⼦综合年收益起步也能达到20万,相当有竞争⼒了。
顶级央企背景,不错的薪酬⽔平,⾏业第⼀的盈利能⼒,使得中海成为房地产⼈才竞争⼒最强的企业之⼀。
业务⽅⾯,中海也明显发⼒和提速,过去三年年均⽀出近千亿拿地,2020年销售额预计将破4000亿⼤关。
五、对地产⼈的启⽰
这次,中海地产任命40岁的张智超为⾏政总裁,这是⼀种更加年轻化、更加开放的姿态。
涛哥相信,这⽀新的管理班⼦,将给中海注⼊更强的活⼒,⾛上更⾼的台阶。
另⼀⽅⾯,地产⼈们也要看到,
前有民企中梁35岁总裁李和栗,后有央企中海40岁总裁张智超。
这些案例,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
1、地产⾏业,⼈才始终有机会,他们都是⼤学⽣毕业⼊⾏,⼀步步成为千亿房企的总裁级⾼管,是“地产梦”的成功案例。
2、选对公司,跟对伯乐是王道,他们都在⾼速发展的企业中长期发展,并且找到了好的伯乐,找对组织,跟对了⼈。
2、⼈才洗牌,年轻化不可阻挡,房企总裁这样⼀个⾦字塔尖的岗位,都已经是由80后甚⾄85后担任,留给其他⼈安逸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逆⽔⾏⾈,不进则退,只有向前奔跑,才能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