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鼓舞人心的励志文章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月鼓舞人心的励志文章分享
人总是要和挫折、成功交朋友的。
在你面对挫折的打击时,你是选择知难而进,还是选择退缩不前。
知难而进会给你带来成功的喜悦!而退缩不前,只会使你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鼓舞人心的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别让低质量的勤奋毁了你
1
上本科那会儿,同宿舍有个立志考研的哥们儿。
他真的很努力:大三一开学,他的书桌上就钉了两张A4纸的学习计划,周围环绕着五颜六色的便利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自习室,偶尔在食堂碰见他,也多半是右手举筷夹食左手捧书注视的状态。
可最后,那个哥们儿果然没有考上,这个结果我们却早就预见到了。
就比如他学考研英语,本来有很多高效记单词的方法,他却偏偏喜欢重复而机械地背诵,似乎声音越大他的底气越足,有没有真正记住倒是次要的事;甚至抄课本,他自己也知道这是“笨方法”,但就是觉得这样“踏实”,于是不厌其烦地一直抄写,英语书法倒是练好了不少。
还记得当时我们问他:“这么拼命考研是为了什么?”他会回答:“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
这当然无可厚非。
可是,如果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呢?
对这样的质疑,他不以为然,说“等我考上了研究生,好工作自然就容易找到了。
”
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其实事情并不会那么绝对。
想要找到好工作,参加社会实践、寻找实习机会、丰富并优化简历、补充课堂上学不到的工作技能……这些也都是需要去努力的。
而他以为只要考上研究生,就等于走上了捷径,可以简化甚至省略掉上面的步骤,不用全面提升自己,轻易便能找到好工作——或许他也清楚这并不容易实现,但仍然用整天泡自习室的勤奋,来掩饰自己不愿直面现实的懒惰。
2
不走心的努力,都是看起来很努力。
拼命做无用功的最大意义,不过是营造一个“我很努力”的幻觉,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换取可怜的自我安慰罢了。
其实,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种人很常见:觉得“死记硬背”就是“勤能补拙”,不懂得巩弱补强、有的放矢的学生;只把自己当螺丝钉拼命运转,不懂得升级自己的维度、不想离开舒适区的员工;从未真正了解孩子,以为自己有付出、对孩子足够“好”就万事太平的家长……
这种人早出晚归,鞠躬尽瘁,确实尽了力,但往往并没有真正处理好学习工作家庭中的问题。
他们的努力,常常只是为了让自己感到踏实,殊不知感动的也只有他们自己而已。
这种情况之所以常见,是因为许多人不愿意用大脑思考,反而逃避思考。
3
大脑就像我们身体上的肌肉,没怎么锻炼过身体的人,活动量稍微大一些,就会感到异常疲惫。
没有经过锻炼的大脑也是这样,它很孱弱。
一旦它被使用到,就会觉得很累,想要停止。
这就是很多人“低质量勤奋”的根本原因——他们懒于思考。
思维懒惰,就是不愿意把事情想透彻,喜欢放弃思考,把一切交给惯性和本能。
就像我那个考研的哥们儿,有次咨询我怎样学好英语。
当时我们都是穷学生,没有条件体验全英文的语言环境,但尽量往这方面靠拢,还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
于是,我建议他,网上就有很多类似的教学,它会有压力地逼迫你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齐头并进。
但是,哥们儿挠了挠头说:“我还是背书吧,这样太复杂。
”
他仍然回去刻苦背单词,今天十个,明天十个,后天十个……坚持了一年,终于考研失败。
没有实质进展的努力,跟自欺欺人有什么区别?但这种幻觉就像,很多人内心也许知道真相,可就是沉湎在自我感动中,难以自拔。
4
一开始思考,大脑便嗡鸣不已,呻吟着自己很累。
于是,放弃思考的人,通常会掉入三个陷阱:
从众心理——“大多数人都这么想,那就一定是对的”;
惯性思维——“以前就是这样,那就一定是对的”;
固执己见——“我就这么想,那就一定是对的”。
可怕的不仅是逃避、放弃思考,更因为这也是在逃避、放弃自我的可能性。
学生不应该有“努力的幻觉”,低效的学习某种程度上就是半吊子,这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实在得不偿失。
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更不应该有这种幻觉。
成年人的世界更加复杂熙攘,时间和精力也更为有限。
如果沉溺其中长此以往,换取少得可怜的成果,世界只会多一个庸碌无为甚至失败潦倒的中老年人。
不要再为“低质量勤奋”痛苦拉锯,人生更应该是分清轻重缓急,有规划和思考,从容不迫地撒网捕鱼。
为此,大脑也应该像肌肉一样,勤于锻炼,才能善于思索。
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思维懒惰的人太常见了。
凡事只要多考虑一些,轻易便能与他们拉开差距。
励志文章2:你只管努力,最坏不过大器晚成
1
我教了许多年英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次在上课报名前,都会有无数个学生问我,老师,现在报名还来得及吗?
之前,我还会励志一把,鼓励他们说:只要努力,一切都来得及。
后来,直接变成了巴掌:孩子,我说来不及了,你还会继续学吗?
孩子点点头,说,反正没退路了,只能义无反顾了。
我也点点头,因为,既然没退路了,就只能往前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2
去年的5月底,还有十几天四六级考试,一个孩子在微博上跟我私信,说:老师,马上还有十多天就考试了,我真题还没做完,单词还没背完,现在还来得及吗?
当老师这些年,我隐隐约约地知道来不及。
因为都快考试了,单词还没背完,这不废了吗?
我本来想语重心长地跟孩子说,重在参与。
可是,他焦虑的语气让我下不了嘴去刺激他。
于是,我说了这句话:从现在开始,不留余力地努力吧,结果不重要,大不了大器晚成。
那十几天,他每天背几个小时的单词,然后做几个小时的真题。
后来出分,果然和励志故事不一样,他差了40多分。
他留言给我,说自己心灰意冷,失去希望,不想再考了。
我问他,上一次考了多少,他说,差了80多。
我笑笑,说,至少进步了。
那你还考吗?
过了一段时间,他回复我,考。
3
后来,我在网络课堂上看到了他的 ID 好几次,他几乎每天都在跟教学直播,也时常课后问问题。
这一次,他从7月份暑假就开始准备,一直跟到了12月最后的模考班,五个月,大汗淋漓。
后来,成绩出来,他考了550分。
这个分数,就算拿到英语专业中也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很难想象这一路他有多么努力,也很难想象他遭遇第一次挫折后如何调整好状态重新备战。
我只知道,他给我晒英语成绩时的喜悦。
现在,他养成了每天读英语的习惯,养成了每天背单词看美剧的习惯。
四级刚过,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开始了六级的备考。
我让他写几句话给学弟学妹们,他说,早点准备,多给自己点时间,还要相信自己没问题。
他接着说:其实,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因为大不了大器晚成咯。
4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会不停地焦虑,而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立刻着手去干,不拖延地迈出第一步。
该出发的时候,一定要出发;该行动的时候,绝对不要拖延。
只要你想开始,任何时候都不晚,尤其是正处在最青春年少的时光。
这世界总是这样,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行动,拖着拖着,就变成了梦想。
其实,只要开始去做了,很多事情,哪怕这次不成功,毕竟还有下次。
你要相信,命运总会给努力的人一个恰如其分的安排,大不了,不过是大器晚成。
所以,想见一个人,就打电话给她;想学英语,就开始背单词;想去旅游,就
从今天起存路费……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早的日子就是今天,最早的时刻就是此时此刻。
没时间去抱怨,更别问来不来得及,很多地方,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以到达。
最差的结果,不过是晚一点看到路上的风景而已。
何况,上天又怎么会辜负一个努力的人呢?
励志文章3:只有找寻你自己的路才能有真正的成功
不要跟着别人的人生走,而是依照你心中想要的,这样,你才能拥有自己的每一天,而不是别人的,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可以引领你人生的方向,假如,你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你就不可能有自己的人生。
把你的生命放在自己的手里,你才不会变成别人怜悯的对象。
初入社会的李成家,工作是业务员,"这是每天都让你生活在挫折中的行业"他说。
李成家害怕别人看他时的那种眼光,他把这种心情告诉父亲,父亲只是淡淡的回答他:"别人的眼睛就是自己的镜子呀!"他的父母亲早年开了一家小电器行,无日无夜的工作,"有赚不怕艰苦,赚钱不怕脚疼",父亲常把这话放在嘴边,也是李成家对生意人的最初印象,为了生活,客人挑三拣四,自己脸上还是得堆着笑容。
李成家当时不明白父母亲的"赚钱哲学"背后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直到他听到"别人的眼睛就是自己的镜子"这句话。
他父亲说,别人的眼光有两种,一种是瞧不起你的,这时候自己就要检讨,想办法改进;另一种则是赞美的,当你接到的是这种眼光,也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李成家从此学会了面对别人的眼睛,无论是不屑的、不耐烦的、赞美的,他从别人的眼睛里,找到自己成功的路。
因为,别人的眼睛,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这世界有如一面镜子,它向每个人反映他自己的嘴脸。
每个人,都有寻找成功之路的秘诀和方法,别人的方法,不见得适合你,别人成功的模式,也不一定能让你成功,只有找寻你自己的路才能有真正的成功。
励志文章4:人生犹如下棋,你能看到第几步
人生犹如下棋。
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几步棋,低能者只能看两三步。
高手顾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一地为重,以最终赢棋为目标;低手则寸土必争,结果辛辛苦苦地屡犯错,以失败告终。
赢家一般能表示谦虚,输家却往往不服,弄得赢家不舒畅。
如果赢家盛气凌人,双方必然伤和气。
最好是赢者宽容谦雅,输者恭谦好学,共酿斯文气氛,教者、学者都愉快。
学问之道,人际关系也如此。
人生亦忌恋战。
有些事,大局既已无望了,宜速放弃,另谋出路,不可空耗自己,不可空耗一生。
一个人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是两码事,必须在能干的范围内选想干的事。
如同一个女人喜欢什么样的衣服和能得到什么样的衣服是两码事一样。
若在作家的圈子里长期出不了作品,不如改行干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抛弃虚荣心,哪怕降到低一档的地位上,只要确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干出更大的成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干可干可不干的事,不做可有可无的人,应是人的基本品格。
二战后期,有的国家见败局已定,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转身搞经济,在有限的时间下了两盘棋:一盘战争棋输了,一盘经济棋赢了。
而有些国家在同一时间只下了一盘战争棋。
人生也要利落,有时还可同时下两盘棋: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
两盘棋相得益彰,即使一盘失利,心理也能平衡。
真正的大家能置己于胜败之外,敢于赞叹对手,也敢于指点对手,容许对方回棋,达者聪明也。
可惜人生往往不能回棋,但遇事大度些,也很有好处。
让人就是让己,爱人就是爱己。
下棋须超脱,方能得享乐,应该把它作为一种休息方式,轻松一下。
若过于用心,甚至超过了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精力,赢则乐不可支,输即气急败坏,则有伤肝脾,会减寿的。
看到有的人为一盘棋绞尽脑汁真为他颠倒了的人生感叹!人生应该有更值得认真的大事,凡在小事上过于认真的人,其人生价值必然不高。
同大家下棋是一种享受,能得到他人格美的感召;同俗子下棋是活受罪,受其恶劣棋风的虐待,赢得不快,输得不爽,平局也受奚落。
但人生中雅俗都会碰上,谁能逃避得了呢?
同高雅者共事,得其熏陶或培养;同粗俗者共事,可以检验和锻炼自己的人格。
要拿出勇气和耐心来,迎接生活的变化与挑战,百炼成钢,琢玉成器。
下棋不必读棋谱,否则,真是无聊之举。
可是,真希望能看到人生的“棋谱”,
然而,这是没有的。
因为世界每天都是新的,过去的话,别人的话,不可不听,也不能全听,一切全靠自己去向前探索行进。
励志文章5:千万别随便抱怨
工作不顺利,被老板骂个狗血喷头。
学习不认真,被老师请了家长。
朋友不仗义,背地里插了一刀。
工资不高。
房子太贵。
没有伴侣。
这些人人口中的碎碎念,像扑面而来的尘埃,笼罩着每个人。
所以我们常常是戴着一张苦笑的脸,摇着头,心里说着fuck。
李同学是我大学的室友,白白胖胖的小伙子,喜欢玩地下城与勇士。
大学期间没怎么好好学习,但也极少挂科。
大一上高数课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同班的女生,他说是一见钟情。
要了电话,表白,被拒。
后来再也没有找过别的女生了。
每天以看电影,玩游戏,偶尔看会书度日。
那时候觉得李同学有点不自信,却也是个开朗,健谈的人。
毕业后,进了家广东的国企,做一些软件配置,系统维护的事情。
工作轻松,极少加班。
虽然工资不高,但李同学挺满足的,起码有份工作了。
那时候问他情况,他都说挺好的,就是工资太低。
后来,他常常在qq上和我聊天,说自己工作太没意思了,工资太低了,没什么前途。
我总是安慰他,你才进去,又不加班,工资自然不高,别人工资高的,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累死累活的。
我劝他,慢慢来,多学点本领,总会好的。
刚开始的几次,我都是慢慢开导,小心安慰。
后来每次聊天,他都跟我抱怨同样的事情,工资不高,没前途,没涨工资。
一首好听的歌,听多了也会腻,更何况是别人的抱怨声。
我开始有些不耐烦起来,每次都是敷衍地回一两句。
有次他和我说,他和同事合伙开了家店。
很兴奋的样子。
也终于没有听到那些熟悉的抱怨声了。
可是没过多久,又开始了。
他说,每天上班结束还要照顾店,太累了。
店里的生意太差了,亏本了。
不想开了,可是本钱还没赚回来。
早知道不开了,以前上班轻轻松松的,现在累死了,也没多赚钱。
诸如此类的话语基本成了我们以后聊天的主线。
好像麻木了一样,对这些抱怨声再也提不起精神来,甚至有些讨厌。
每次和他聊天连窗口都不愿意看了,直接回加油、呵呵、没事等字眼。
从开始的安慰到现在的习惯,甚至讨厌。
这些抱怨声把我和他隔绝起来,那
时于我,他的不幸都变得无足轻重,杜撰罢了。
前段日子,和我抱怨了大半年的李同学终于把店关了,把工作辞了。
他说他要去深圳了,重新开始!言语中透着对未来日子的憧憬。
我问他,找到工作了吗。
他说,过去再找,应该比较容易。
我说,好,加油。
找了一个礼拜的工作,李同学还没有个着落。
他有些急了,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辞职了,以前工作好好的,现在每天吃住要钱,又没工资,快活不下去了。
言语中尽是叹气和懊恼。
我开导他,别急啊,才找一个礼拜,慢慢来,总会找到的。
他也只是苦笑。
昨天,李同学给我打电话,说自己找到工作了。
兴奋的很。
我说,都满意吧。
他说就是吃的不好,工资也不是理想的那个样子,先将就吧。
我说,那你还是别去了,再找找,你本来就是因为不满意,想找更好的,现在你因为饥不择食,将就了一下,到时你又会抱怨连连。
他说,来回折腾,想明白了,以后好好工作,不想东想西了,不和别人比较了。
我说,这才对啊,过好自己的生活,和别人比较干吗,累得慌。
其实我又何尝不喜欢抱怨呢,前阵子做项目,不太会,又催得紧。
每天脑袋晕晕,心情不佳。
逢人便说,太累了,不想干了,太难了,老师真是有病等等。
期间室友就充当了李同学之于我的角色,每天都要听我的抱怨。
开始他也是好好安慰,慢慢来,不会就问。
后来听得多了,也厌了,有次吃饭的时候,我又开始抱怨,他有些不耐烦起来,他说,谁不累呢,哪个项目不难呢,大家都一样,只是懒得说,抱怨有用吗,听多了别人都会觉得烦。
我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忙说,你说的对,再也不抱怨了,好好学习。
室友笑了下,这才对嘛。
我们都扮演过李同学的角色,遇到困难唉声叹气,絮絮叨叨,哭爹骂娘。
总是觉得以前没做过这样的决定,该多好。
这样的情绪笼罩着你,蚕食着你,甚至影响到了你的朋友。
虽然也明白抱怨没有用,但总是忍不住就说出了口,好像是中毒了,有瘾了。
当下的感觉是,要是我不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痛苦。
好像说出了口,得到别人同病相怜的支持,便觉得得到了安慰。
我们也曾扮演过听别人抱怨声的垃圾桶,起初也觉得感同身受,忙说些安慰的话语。
可是听得多了,心里便会嘀咕,这人怨气怎么这么大,这人心里有问题,这人太烦了。
就像室友所讲,困难谁不曾遇见过?生活中到处都是磕磕绊绊。
常常觉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别人总是那么快乐。
殊不知,别人面对困难的时候,常常在心底默念:庆幸的是,我没有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