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临证经验与用药分析_张会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12期
2020年12月中华中
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12Dec.2020
中华中医药学刊
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20.12.006
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临证经验与用药分析
张会永,冷锦红,
谢伟峰,刘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张静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名中医。
擅长治疗重症肌无力,形成自己独到的治
疗理念,认为脾肾虚损是贯穿重症肌无力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其病机复杂多元,常常夹燥、夹火、夹风、夹湿、夹瘀。
治疗上,以温补脾肾、益气升阳为主,以黄芪复方为基本方剂,佐以润燥、清热、化湿、祛风、通络、开窍、明目等法。
黄芪复方由黄芪、当归、太子参、炒白术、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升麻、防风、枳壳、益母草11味药组成,由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来,包含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等名方,并加入补益肾精的药物,具有补脾益肾、升阳举陷的作用。
临床应用时,需结合病机,根据重症肌无力患者具体临床表现,结合眼部、口咽部、躯体四肢等症状,加入常用药对或药组应用。
由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以黄芪复方守方,患者往往可以达到停服中西药物,临床症状消失的效果。
关键词:痿证;视歧;复视;复方黄杞颗粒;上睑下垂;五轮学说;久病入络
中图分类号:R249;R74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7717(2020)12-0027-04Introduction of ZHANG Jingsheng ’s Academic Thoughts and Prescriptions of Myasthenia Gravis
ZHANG Huiyong ,LENG Jinhong ,XIE Weifeng ,LIU N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Liaoning ,China )
Abstract :Professor ZHANG Jingsheng is the chief physician ,doctoral supervisor and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 is good at treating myasthenia gravis and forms his own unique treatment concept.
He thinks that the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 is the basic pathogenesi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myasthenia gravis.The pathogenesis is complex and diverse ,often with dryness ,fire ,wind ,dampness and blood stasis.In terms of treat-ment ,it mainly focuses on warming spleen and kidney ,supplementing Qi and promoting Yang ,taking Compound Huan-gqi Granule as the basic prescription ,supplemented with the methods of moistening dryness ,clearing away heat ,remo-ving dampness ,expelling wind ,unblocking collaterals ,opening up the orifices and clearing the eyes.Compound Huan-gqi Granule is composed of Huangqi (Astragali Radix ),Danggui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Taizishen (Pseudostellariae Radix ),Baizhu (Atractylodes Rhizome ),Shanzhuyu (Corni Fructus ),Houqizi (Lycii Fructus ),Heshouwu (Polygonum Multiflorum Radix ),Shengma (Cimicifugae Rhizoma ),Fangfeng (Saposhnikoviae Radix ),Zhiqiao (Aurantii Fructus )and Yimucao (Leonuri Herba ).It is made up of Buzhong Yiqi Decoction ,including Danggui Buxue Decoction ,Yuping-feng Powder and other famous prescriptions.It has the functions of invigorating spleen ,tonifying kidney and promoting Yang.In clinical appli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pathogenesi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combined with the symptoms of eyes ,oropharyngeal part ,body and limbs ,adding the com-monly -used herb -pairs or herb -groups.Because the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are seriously ill and have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 ,Compound Huangqi Granule can make these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
Keywords :flaccidity syndrome ;optic disproportion ;diplopia ;Compound Huangqi Granule ;blepharoptosis ;five -wheel theory ;chronic diseases entering collaterals 基金项目: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项目
(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
〔2011〕41)作者简介:张会永(1983-),男,河北保定人,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中医古典方剂的文献整理,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
张静生教授(1941-),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名中医。
擅长治疗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肌营养不良等神经肌肉疾病。
张静生教授(以下尊称老师)自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治疗重症肌无力,经过30多年的临床
摸索,逐渐总结出脾肾虚损是贯穿重症肌无力疾病始终的基本病机。
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以温补脾肾、益气升阳为主,并以补中益气汤化裁,提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基本方剂黄芪复方。
笔者有幸随侍老师门诊,亲见老师诊治重症肌无力患者千余例,现总结老师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及用药规律如下。
1关于重症肌无力的病名认识1.1
重症肌无力现代医学认识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72
第38卷第12期2020年12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12
Dec.2020
中华中医药
学刊gravis,MG)是指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
依赖、补体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
受体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某些特定的横
纹肌群表现出具有波动性和易疲劳性的肌无力症状,眼外
肌受累最常见,患者常以眼外肌无力所致上睑下垂(或伴
有复视)为首发表现[1]。
如果面肌受累,临床表现为鼓腮
漏气、面具样面容,如果嚼肌受累可致咀嚼困难,咽喉肌受
累可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肢体肌群受累
表现为肢体无力症状,如果呼吸肌受累,可导致呼吸困难
等。
上述症状多表现为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
解。
临床分型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分为:眼肌型、轻度
全身型(Ⅱa型)、中度全身型(Ⅱb型)、重度激进型、迟发
重症型、肌萎缩型[1-2]。
1.2关于重症肌无力的中医古籍描述对于重症肌无力
出现的上睑下垂、复视、构音障碍、咀嚼困难、吞咽困难、饮
水呛咳、四肢无力等临床表现,在中医古籍中均可找到相关
的文献记载[3]。
重症肌无力出现的上睑下垂,古籍中称为
“睢目”“侵风”(《诸病源候论》)、“睑废”(《目经大成》);
复视在《内经》中称为“视歧”(《灵枢·大惑论》);构音障
碍在《内经》中称为“喑”(《灵枢·海论》);咀嚼困难在《内
经》中称为“舌痿”(《灵枢·经脉》);吞咽困难在《内经》中
称为“膈”“膈塞不通”(《灵枢·四时气》),后世称为“噎
膈”;呼吸困难在古籍中称为“大气下陷”(《医学衷中参西
录》);颈部无力在内经称为“头倾”(《灵枢·口问》);四肢
无力中医古籍称为“痿证”,《内经》还设有《痿论》专篇详
细论述了五脏痿及五体痿。
由此可见,关于重症肌无力的
相关中医文献散在于不同时期、不同著作中,中医古籍虽然
没有与重症肌无力直接对应的病名,但我们可以参照古籍
的论述,根据重症肌无力的具体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2重症肌无力的病机分析
2.1重症肌无力眼部症状病机分析重症肌无力的首发
表现多为上睑下垂,部分患者伴有复视,甚至出现斜视。
目
虽为肝之外候,但却是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而成,无论是上
睑下垂还是复视,眼部病证的出现均提示精气的亏虚,尤其
是脾肾的亏虚。
《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
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眼睛审黑白、别长短的功能正常是人
体脏腑精气充盈的表现,尤其是肾气充盈的表现。
《素
问·上古天真论》言:“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
之。
”五脏精气皆藏于肾,肾精充沛,脏腑得养,才能耳聪目
明;相反,若脏腑亏虚,肾气不足,势必影响精气上注于目,
轻则视物疲劳,重者出现视歧、斜视等症状。
《灵枢·大惑
论》曰:“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
”视歧即睹一物成二像,
属于内障类疾病,与瞳仁密切相关,在五轮学说中,瞳仁属
肾,因此,视歧的产生提示肾精不足或肾气亏虚。
对于上睑
下垂,因眼睑属脾,脾主运化水谷,主升清,为气血生化之
源,若脾气亏虚,气血不足,不能升清,则可出现上睑下垂不
举。
正如《银海指南》所谓:“中气不足,为眼皮宽纵。
”对于
上睑下垂,学术界普遍赞同脾气亏虚、脾不升清的学术观
点[2,4-6],治疗多宗补中益气汤[5-15]。
但对于视歧,学术界
往往对肾精不足重视不够,如果单纯补益脾气,往往收效不
佳,老师主张无论重症肌无力患者是否出现视歧,只要患者
出现上睑下垂的表现,就应该脾肾双补,因后天根于先天,
后天充养先天,后天不足,比然先天亏虚。
因此,老师提出
重症肌无力的眼部症状形成机理为脾肾亏虚、脾不升清、精
不上荣。
2.2重症肌无力口咽症状病机分析口咽症状主要表现
为构音困难、咀嚼困难、吞咽困难,推而广之,还包括呼吸困
难。
声音的发出虽在口,但却是宗气功能正常的表现[3,16]。
《灵枢·邪客》言:“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
行呼吸焉。
”宗气布于胸中,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走息
道而司呼吸;另一方面,贯心脉而行气血。
除此以外,宗气
还下行于丹田,以资助先天元气。
这里所说的宗气,亦即
《内经》所言之“大气”,也就是张锡纯所说的胸中大气。
上
述口咽症状的产生,无论构音困难、咀嚼困难、还是呼吸困
难,一言以蔽之,即宗气亏虚所致。
关于宗气的产生,不仅
由肺吸入的清气、脾运化的水谷之气组成,还需肾中的先天
之气为根基。
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大气者,充满胸
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也。
……然此气有发生之处,有培养之
处,有积之处。
……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
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
”由此可见,宗气亏虚,
不仅仅是脾肺不足,更有肾气亏乏。
虽然前人有补中益气
汤、举元煎、升陷汤,但均以补脾肺之气为主,没有照顾到先
天之本。
因此,老师提出重症肌无力患者只要出现口咽症
状,无论构音困难,甚或呼吸困难,必须峻补脾肾,且加重补
肾填精、补肾纳气之力度,诚如《难经·四难》所言:“呼出
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需要特殊提出的是吞咽困难,中医
学中吞咽困难属于“噎膈”范畴,不同于上述口咽症状,
其病机尚有津亏血燥而致食道干涩的特点,老师在治疗
重症肌无力伴发吞咽困难时,往往兼顾补养胃阴、生津
润燥。
2.3重症肌无力躯体症状病机分析躯体症状主要表现
为颈部无力、四肢无力、腰膝酸软、肌肉痉挛,甚则肌肉萎
缩,废而不用。
《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聋,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
上注于头目,脾肾亏虚,精血不能上荣,不仅出现视歧、上睑
下垂,还伴随躯体症状,由于颈部无力而出现头倾的症状。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
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
禀水谷之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充,
故不用焉。
”脾主肌肉、四肢,脾气充盈,四肢肌肉得养,才
能肌肉满壮,反之则四肢怠惰无力,甚至肌肉枯槁。
如《难
经·十六难》所云:“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有是
者脾也。
”这是《难经》提出的脾虚证的诊断标准,也正是重
症肌无力常见临床表现。
还有的患者除四肢无力,尚有腰
膝酸软、腰背酸痛、肢体痉挛等表现,这是由于脾气亏虚日
久,导致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因此,老师也特别强调,对于
病程较久、病情较重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温补脾肾的同时,
一定注意补肝肾、强筋骨。
特殊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治痿
独取阳明”,但绝不是一味温补,因为《素问·生气通天论》
也曾提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
长。
”并且《素问·痿论》更是强调“肺热叶焦”,文中描述的
五体痿多因热盛津伤所致。
所以,老师强调在辨别躯体症
状时,还需判断湿热之有无,现今很多重症肌无力患者虽然
病机符合脾肾两虚,但往往兼夹湿热下注或湿热内蕴的复
82
第38卷第12期2020年12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12
Dec.2020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杂病机[17]。
2.4重症肌无力需要重视久病入络上述临床表现仅仅概况了重症肌无力脾肾虚损的基本病机,在临床上,重症肌无力病机复杂多样,往往兼夹多种病机。
如前所述,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哽塞难下表现时,往往兼夹津亏血燥之病机,出现腰背酸痛、肢体痉挛表现时,往往兼夹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之病机,出现肌肉酸痛表现时,往往兼夹湿热内蕴。
但无论何种表现,临床病证日久都会波及血分,久病入络。
因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为神经肌肉相关的免疫系统疾病,虽然不能将神经与中医的经脉等同,但其亦归属经脉范畴。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重症肌无力患者往往病程较长,而且多伴有视歧、斜视、肢体麻木等络脉病证的表现[18-19]。
因此老师强调重症肌无力患者在补脾益肾的同时,还需加入虫类药物,搜剔通络。
《绛雪园古方选注》言:“草木不能独治其邪,务必以灵动嗜血之虫为之响导。
”虫类药除搜剔通络外,多伴有平肝熄风的功效,而重症肌无力出现的视歧、斜视、肢体麻木,正是风邪致病的表现,且风邪多侵袭人体孔窍,重症肌无力出现眼部、口咽部症状,也正是风邪致病的另一表现,应用虫类药可谓一药多能。
由此可见,重症肌无力患者除脾肾虚损基本病机外,常常夹燥、夹火、夹风、夹湿,且初病在经、久病入络。
3黄芪复方处方分析
3.1三个不同版本的黄芪复方由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脾肾虚损病机贯彻疾病始终,老师在此病机下,提出温补脾肾、益气升阳的治疗方法,并以补中益气汤化裁,提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基本方剂黄芪复方。
在老师最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黄芪复方也在不断优化,先后出现3个不同版本,初始版本的黄芪复方由六味药组成:黄芪50 60g,枸杞子15 20g,何首乌15 20g,白术15 20g,枳壳15 20g,升麻10 12g,该处方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24]。
第2版本的黄芪复方由11味药组成:黄芪、当归、太子参、炒白术、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升麻、防风、枳壳、益母草,该处方已经取得辽宁省医疗制剂批准文号,编号:辽药制字Z1001004,并更名为复方黄杞颗粒[25-26]。
最后的优化版本由八味药组成:黄芪、当归、山萸肉、枸杞子、陈皮、防风、枳壳、益母草,该处方目前为老师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汤剂处方底方。
3.2黄芪复方处方演变分析专利版的黄芪复方虽仅有六味药,却能充分体现老师重视脾肾双补的学术思想,方中以补气健脾的黄芪为君,配以滋补肝肾的枸杞子、何首乌为臣,辅以健脾行气的白术、枳壳为佐,升举阳气之升麻为使,具有温补脾肾、升阳举陷之功效[13]。
在后来的临床实践中,尤其是经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2006BA104A12-2)”课题,老师对黄芪复方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在专利版方剂中分别加强了补益气血、补脾益肾、升举阳气的药物,加入太子参、当归气血双补,加入山萸肉增强补肝肾功效,加入防风增强升举阳气的功效,加入益母草、枳壳调畅气血,形成了制剂版黄芪复方[25-26]。
起初,因太子参平和且价廉,老师处方才选用太子参,后来因药价高涨,且何首乌等药材有肝损害之嫌,老师决定对制剂版黄芪复方再次简化,才形成了现今8味药的处方版黄芪复方。
3.3黄芪复方药量及配伍分析制剂版黄芪复方组成最
全,由黄芪、当归、太子参、炒白术、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
升麻、防风、枳壳、益母草11味药组成,不能仅视为补中益
气汤化裁,方中还包含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气血充足,才
可化生精血,上荣头目;方中加入防风不仅增强升举阳气功
效,还包含了玉屏风散,如前述病机所讲,重症肌无力病机
常常夹风,脾肾亏虚,更易招致外风,目斜、视歧,均有风邪
作祟,而玉屏风散正有益气固表散风的作用。
配伍剂量上,
黄芪通常用量50 100g,当归用量10 20g,芪归用量五
比一,峻补气血为君;太子参、炒白术、山萸肉、枸杞子、何首
乌各15 20g,太子参、炒白术补益脾气,山萸肉、枸杞子、
何首乌补益肝肾,助先天,养后天,共为臣药;升麻用量10
15g,防风用量5 10g,升阳散风为佐;枳壳常用10 15g,
益母草15 30g,调畅气血,与升麻、防风升降相因,更助归
芪补而不滞,且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枳壳、益母草具有改
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配伍在黄芪复方中,能有效改善重症
肌无力患者的眼睑下垂。
近年来,老师更青睐于八味处方
版黄芪复方,因其药精力专,配伍精当,便于加减。
4重症肌无力常见对药
4.1眼部症状重症肌无力患者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上
睑下垂、视歧、斜视,此外还常常伴有眼部干涩、迎风流泪、
视物模糊、畏光羞明、白睛充血等症状。
老师常用加减药对
如下:眼部干涩,加菊花15g,桑叶15g;迎风流泪,加菊花
15g,木贼15g;视物模糊,如因肝阳风热引起,加谷精草10
g,密蒙花10g,如因肝肾不足引起,加刺蒺藜15g,沙苑子
15g;畏光羞明,加刺蒺藜15g,木贼15g;白睛充血,加夏枯
草30g,茺蔚子15g;如果出现眼球活动受限,加刺蒺藜15
g,茺蔚子15g。
4.2口咽症状重症肌无力患者口咽部症状主要表现为
吞咽困难、咀嚼困难、声音嘶哑、构音困难、呼吸困难等。
对
于吞咽咀嚼,多因胃阴亏虚所致,老师常常加入木瓜30g,
桔梗15g,如果胃阴大伤,舌面光红少苔或无苔者,再加乌
梅15g;对于构音困难者,加入石菖蒲15g,远志15g;对于
声音嘶哑,甚至咽部疼痛者,加入诃子10g,桔梗15g;如果
患者呼吸困难,伴有胸闷气短者,在培补宗气的同时调畅气
机,轻者加佛手10g,香橼10g,重者加苏子15g,桑白皮15
g。
4.3躯体症状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无力、四肢无
力、腰膝酸软、肢体痉挛,甚则出现肌肉萎缩,废而不用等。
对于颈部无力,抬头困难者,加葛根25g,威灵仙25g;对于
上肢无力者,加桑枝25g,桂枝15g,伴有上肢疼痛者,加羌
活10g,片姜黄10g;对于下肢无力者,加豨签草20g,海桐
皮15g,伴有疼痛者,加伸筋草15g,木瓜30g,独活10g;
伴有肢体痉挛者,加生白芍30g,炙甘草10g,木瓜30g;伴
有腰膝酸软者,加杜仲25g,牛膝25g,腰部疼痛不适者,加
桑寄生25g,续断25g,狗脊25g;伴有肩背疼痛者,加羌活
10g,菊花20g。
对于舌苔黄腻,因湿热蕴结所致的躯体肌
肉症状,老师常常配伍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30g清利
湿热。
4.4久病入络重症肌无力病机往往兼夹瘀血,且久病入
络,常常伴有经脉不通、络脉失和的表现,在肢体表现为麻
木不仁,在口咽表现为言謇语塞,在眼部表现为视歧或目
92
第38卷第12期2020年12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12
Dec.2020
中华中医药
学刊斜。
因此,老师常常在黄芪复方中加入化瘀通络之品。
对
于眼部瘀阻出现斜视者,加入刺蒺藜15g,白僵蚕10g;伴
有明显视歧者,加入全蝎3g,蜈蚣1条;对于口咽瘀阻而见
构音或吞咽困难时,老师常常加入僵蚕10g,乌梅15g,桔
梗15g;对于肢体经脉瘀阻,临床见肢体麻木、疼痛等,老师
常常配伍藤类药物,如鸡血藤、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夜
交藤、威灵仙等。
4.5其它症状除上述症状外,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常常伴
随全身其它症状。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如伴随胃脘胀
满者,老师常常配伍大腹皮15g,厚朴15g理气除胀,伴有
胃脘疼痛者,常常配伍百合30g,乌药10g养阴行气止痛,
或用丹参饮化瘀止痛;伴有便溏者,以莲子肉25g,山药25
g健脾止泻;若夹有湿热,舌苔黄腻者,配伍藿香10g,佩兰
10g芳香化湿。
其它如伴有膀胱无力,小便频数者,配伍缩
泉丸固涩膀胱;伴有少寐多梦者,常常配伍酸枣仁25g,首
乌藤30g养血安神,或配伍石菖蒲15g,远志15g开窍宁
神,或配伍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重镇潜神,诸多加减,
举一反三。
4.6儿童用药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与成人相近,病
机仍为脾肾亏损,但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家长溺爱,常
常饥饱无度,因此病机常常夹杂食滞。
老师在治疗儿童重
症肌无力时,一般都加入消食导滞之品,如:焦三仙、鸡内
金、莱菔子、焦槟榔等,又多仿大安丸法,加入炒白术健脾治
本。
小儿食积易于化热,老师常常配伍蒲公英、连翘,老师
认为蒲公英甘寒清热,不伤脾胃,最善消除食积之热。
需要
提出的是,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用药必须轻灵。
老师
在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时,往往在黄芪复方中稍加两三味
消导之品,不处大方,且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五分之一,
甚或十分之一,一剂草药往往不足一把,煎煮出的药汁浓度
适宜,且药味不重,最合小儿口味,这样才能保证小儿坚持
长期服药,最终达到临床治愈。
5结语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
体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以胆碱酯酶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如溴比斯地明、糖皮质激素
等。
老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中医古籍记载,经过30
多年的临床摸索,逐渐总结出脾肾亏虚是重症肌无力的基
本病机,其病机复杂多元,常常夹燥、夹火、夹风、夹湿、夹
瘀。
治疗上,以温补脾肾、益气升阳为主,以黄芪复方为基
本方剂,佐以润燥、清热、化湿、祛风、通络、开窍、明目等法。
由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老师常常以
黄芪复方守方,短则半载,长达数年,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
可以选择服用复方黄杞颗粒替代。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通
常能够顺利减停激素及溴比斯地明,半数以上患者可以完
全停服中西药物,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少数患者需长期口
服中药以维持疗效,但仍能恢复正常生活,部分复发患者,
再与黄芪复方加减治疗,仍能获效[6-7],且该药经“十一
五”科技攻关课题循证评价,长期服用,可替代激素,提高
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神经免疫学
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6):401-408.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
分)[M].北京:中国中药出版社,2008:282-285.
[3]李庚和.脾肾学说对重症肌无力症的探讨[J].新中医,1982
(4):8-12.
[4]吕志国,王健,徐鹏,等.基于专家共识法的重症肌无力中医
证候筛选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
(1):1-6.
[5]陈秒旬,陈舸,郑耿东,等.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
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
(11):1861-1870.
[6]赵钟辉,王建伟,高维,等.补中益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肌
无力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J].新中医,2018,50(6):42-46.
[7]邓斌.邓毓漳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J].江西中医药,2010,41
(4):22-23.
[8]张华英,朱有章.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8
例[J].辽宁中医杂志,1987(5):22-23.
[9]晏显妮,庄昆海,陈瑞芳,等.刘小斌运用补中益气汤辨治重
症肌无力[J].山东中医杂志,2019,38(11):1058-1061.
[10]杨伟钦,林海雄,王晓彤,等.刘凤斌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临
床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5):75-77.
[11]雷洪伟.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总
结[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
[12]贺新民,李映辰.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
[J].新中医,2013,45(10):27-28.
[13]高玉萍.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眼肌无力50眼[J].陕西中
医,2011,32(11):1506.
[14]董婷,李静,杨文明,等.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研
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212-213,236.
[15]刘建萌.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25例临床观
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58-59.
[16]邓中光,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附51例临床观
察[J].新中医,1988(4):3-7.
[17]董秀娟,刘小斌.与重症肌无力相关的痿证、四肢无力、肌肉
萎缩中医学术源流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2):
2376-2378.
[18]张志慧,陈金亮,胡军勇.重症肌无力危象中医病因病机探
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68-1269.
[19]张诚,陈金亮,胡军勇.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的探讨
[J].光明中医,2000(6):12-14.
[20]张静生.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及其生产方法[P].
辽宁:CN101007112,2007-08-01.
[21]刘会武,伊桐凝,张静生.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介绍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0):85-86.
[22]乔文军,陈海铭,鲍文晶,等.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谈
[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4):604.
[23]付有为,乔文军.张静生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经验举隅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632-633.
[24]顾晓宇,乔文军.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临证体会[J].辽宁
中医杂志,2012,39(2):231-232.
[25]张静生,张会永,袁东超,等.复方黄杞颗粒联合溴吡斯的明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
(4):779-782.
[26]乔文军,崔远鸿,孔敬东,等.复方黄杞颗粒治疗脾肾虚损型
Ⅰ、Ⅱ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8,
45(7):1360-136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