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及有效性分析
摘要】目的:讨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及有效性。

方法:将本院截止2018年1月-2019年3月阶段内收治的82例高血
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与研究组(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评判标准: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
者治疗2周后的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府
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出血及脑神经缺损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关键在于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使之缓解其血肿压迫现象,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多以西药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西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
治疗效果,但是其缺少一定的特异性,致使患者的血浆处于高凝状态,以致于对其神经功能
造成严重性的损伤[1]。

中医学中将该病症归属于“血瘀证”的范畴,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多以化
瘀活血治疗为原则,基于此,本文对给予该病症患者常规西药治疗与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
瘀汤后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截止2018年1月-2019年3月阶段内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
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平
均年龄为(66.4±5.7)岁。

研究组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6.6±6.0)岁。

各一般
资料无差异,P>0.05。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且所选82例高血压脑出血以
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入选标准:(1)高血压病史>1年的患者;(2)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颅内出血
量≤40ml的患者;(3)CCS评分>6分的患者;(4)发病时间在1日以内的患者。

排除标准:(1)手术患者;(2)深度昏迷患者[2];(3)意识障碍患者;(4)对此次
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包括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脑蛋白水解
物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内容如下:(1)药方组成:给予患者4g的
柴胡;5g的川芎及桔梗;6g的枳壳、甘草及赤芍;9g的生地、当归、牛膝及红花;12g的桃仁。

(2)随诊加减:合并淤血量增多者,原药方基础上加滑石及茯苓;合并头痛严重者,
原药方基础上加全蝎、地黄、天麻及蜈蚣;合并急躁多梦者,原药方基础上加酸枣仁及夜交藤。

(3)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上述治疗方案均实施2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分值在0-42分之间,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评估P值用SPSS22.0软件,以%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χ2对其进行计算;以t表示计量
资料,并利用()对其进行计算,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后
的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医学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活血化瘀中医治疗原则在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关研究显示[3],将活血化瘀类药方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诊断中,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该病症患者的病死率,且在近期内会预防患者出现加重出血的情况,有利于促进该病症的治疗。

从往常的临床经验来看,临床上使用的活血化瘀类药物种类较多,且其药物配伍及药剂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致使很难达到循证医学的标准要求,所以为该病症患者选择一种效果好、安全有效的活血化瘀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中实施血府逐瘀汤后取得了良好的病症治疗效果,服用该药汤剂后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脑部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并对血小板的聚集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其还将对患者脑细胞的缺血及缺氧状态进行改善,以此减少患者脑组织中的含水量,提高自由基清除率,促进脑组织细胞的再生[4]。

本研究中,实施血府逐瘀汤后,患者的颅内血肿体积减少情况及脑功能损伤改善情况明显要由于单纯性给予患者西药治疗,说明血府逐瘀汤加入到该病症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血府逐瘀汤最初被《医林改错》一书中被提出,该药方中的川芎、赤芍、当归以及红花等药物具有行气止痛以及活血化瘀的功效;桔梗、枳壳、柴胡以及牛膝具有逐瘀痛经以及理气宽中的功效。

经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将血府逐瘀汤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治疗中可有效的改善机体动脉弼样硬化及心肌缺血的功效,并可有效的扩张患者冠状动脉,改善其血液循环性,促进其脑血管的重构,值得在该病症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使用该汤剂。

总结: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出血及脑神经缺损情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太云.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3):139-140.
[2]黄穗翔,叶劲超,陈伟新,等.血府逐瘀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05):63-66.
[3]沈涌,罗烈岚.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2):337-339.
[4]王永谦,施杞,王维平.血府逐瘀汤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86-1687+16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