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综合提升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网络构建]
[知识关联]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
族精神的力量。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
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2.中华文化与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1)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
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2)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播。
我们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中华文化与文化继承。
中华文化是在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的,这是中华文
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中华文化与文化创新。
我们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中华文
化的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5)文化的力量与中华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加强文化建设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
之中。
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包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可以反过来推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2)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至关重要。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有赖于中华民族精神强有力的支撑。
4.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
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的全面
发展。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青少
年的素质。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
和示范作用,提高青少年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眼力。
(5)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提
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5.横向+纵向——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
①从横向上看,中华文化包括各种区域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与其
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包容性)。
——各种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②从纵向上看,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具有
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2)中华民族精神
①从横向上看,中华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
息等内容——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民族精神的各个内涵都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弘扬民族精神,要处理好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借鉴优秀、积极的,抵制腐朽、落后的。
②从纵向上看,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不同时期的民族
精神有不同表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要处理好与优
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到推陈出新和革故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