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元坝区块长兴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盆地元坝区块长兴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作者:郭冉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04期
摘要:文章充分利用岩芯、钻井、测井、测试等方面资料,并结合井剖面层序地层研究成果,以及长兴组地震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分析。
通过展开上述工作,获得的认识包括:①在元坝地区长兴组为一个二级层序,在其内部识别出了3个最大海泛面,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分别命名为SQ1至SQ4;②在长兴组二级层序旋回中,SQ1为低位充填型层序,主体发育分布于海槽以西的台地;SQ2为退积型层序。
SQ3为前积型层序,SQ4为低位层序(只有LST),其中SQ3的FSST,SQ4的LST规模较大。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四川盆地;元坝区块;长兴组
1 前言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在勘探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期,中石油又在仪龙、平昌一带龙岗构造获得重大突破,此外,元坝地区也于最近有了较大的突破,再次显示了川东北地区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
现今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天然气勘探有了重大突破,成绩斐然,但是就总体勘探程度来看,仍显偏低,尚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着眼于对长兴组层序进行精细研究,了解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确定储层纵横分布,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目标选择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科学参考依据。
2 区域地质概况
元坝地区行政上隶属于四川省苍溪、阆中、巴州、旺苍等县市(区),区域构造位置位于南秦岭米仓山推覆构造带南缘、大巴山弧形冲断构造带的西南侧。
元坝地区的北侧为九龙山背斜构造带、东北侧为通南巴背斜构造带、西南部为川中隆起,属于川中平缓构造带的一部分,处于川北坳陷与川中隆起的过渡带上。
元坝地区(巴中区块)的持证勘探面积为3230.0km2。
3 井震结合标定层位
YB9井(图1)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地区,处于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带。
元坝9井合成记录顶底对应情况较好,中部对应一般,可能是由于薄互层灰岩影响下测井数据误差较大所引起。
长兴组底部为高速生屑灰岩,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套光滑、连续、强振幅显示,为标志层。
长兴组中部主要为厚层灰岩其上为生屑灰岩,波阻抗差异不明显,地震剖面上为低频、不整洁,不连续反射。
长兴组顶部为一套白云岩。
4 典型单井钻井层序划分
根据层序边界(侵蚀不整合面、沉积间断面及其对应整合面)的类型和分布,将层序划分为不同级次。
单井层序划分主要依据是岩性录井、测井、取芯等资料。
层序界面上下沉积环境不同,沉积物沉积特征不同,必然造成其在测井反映上的不同。
在台地相中,沉积水体相对较深,沉积物泥质含量相对较高,层序顶底界面岩性变化特征在自然伽马、电阻率测井就有清楚显示;
5 连井剖面层序建立
利用已完成的单井划分结果,建立连井剖面层序。
剖面的走向既要考虑已优先的典型井的分布,兼顾对全区层序格架的控制作用,为后期的层序界面追踪提供控制点;另外也要考虑能够控制构造的主要构造带。
连井剖面层序格架的建立,为层序界面的追踪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框架和基本约束。
基于上述原则,利用典型单井层序,建立剖面层序。
该剖面位于研究区东南,其中YB12井位于开阔台地沉积环境,YB 9井处于台地边缘礁之上,YB3井和YB4井则分别位于斜坡和深水的盆地内,这样一个连井剖面可以展示从台地至盆地的纵切面上的层序格架(图3)。
从SQ1开始,可以划分出LST和TST,缺少HST和FRST沉积,下界为长兴组底面,可见LST在台地上发育厚度较大,而往盆地方向至YB3井处,则已不发育,TST则在4口井中都有分布,但是整体厚度很薄;看岩性特征可知层序发育与其沉积环境关系非常密切,LST在台地上主要是生屑灰岩、白云岩(礁带),而TST时期从台地往深水依次是纯灰岩、含泥质灰岩、硅质灰岩、泥灰岩和泥岩,且颜色逐渐变深。
LST在台地上比斜坡盆地里更发育应该是受其在二级层序旋回的位置影响造成,下部三个层序整体上都处于处于二级旋回海侵时期,水位较高,没能够退至斜坡而形成沉积物堆积。
SQ2内部可识别出CC*和CC**面,据此可划分出HST、FRST和TST,其中HST沉积发育最好,YB12井、YB9井、YB3井都有较厚的分布,YB4井缺少HST沉积;FRST自礁体向两边侧积,总体上显示往盆地前积的趋势,岩性特征与各井所处古地貌的位置相关,YB9井位于礁体上位置最高,强制海退期发生暴露可以有淡水淋滤作用,发育了大套白云岩;YB12井白云岩化作用不如Yb9井,为云质灰岩;YB4井、YB3井位置较低海平面的升降还不足以使其发生上述作用。
SQ3由HST和TST组成,整体厚度薄。
SQ4中HST为典型纵向加积发育,在台地上发育很厚,盆地里极薄,从FRST期各井沉积厚度看YB9井不及YB3井大,是强制海退向斜坡推进的表现,之上LST在相对海平面缓慢下降晚期共同沉积了一套向上变浅的反旋回沉积物,YB9井为云质灰岩至白云岩,YB3井为泥质灰岩到纯灰岩,YB3井和YB4井顶部分别有一个和两个正旋回,代表相对海平面缓慢上升时期沉积。
6结论
(1)长兴组为一个岩性地层单元,理论上层序界面与其顶底不一致;(2)从层序标准化理论出发,灵活使用碳酸盐岩层序研究中常用的成因层序模式,确定以最大海泛面为层序界
面,比不整合作为层序界面更有效;(3)以最大海泛面可将长兴组分为4个层序,SQ1-
SQ4;长兴组整体为一个2级层序,内部发育4个层序,SQ1为低位充填型层序;SQ2为退积层序;SQ3为前积型层序;SQ4为低位层序(只有LST),SQ3的FSST, SQ4的LST规模较大。
参考文献
[1]Vail P R.Seismic stratigraphy interpretation using sequence stratigraphy. Part 1:Seismic stratigraphy interpretation procedures. In Bally A W, Atlas of Seismic Stratigraphy, 27:1~10[J].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Studies in Geology.1987.
[2]奥克塔文·卡图尼努.层序地层学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7~70.
[3]徐强,刘宝,许效松,等.东秦岭南带沉积盆地演化和多金属成矿条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4]马永生,牟传龙,郭彤楼等.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J].地学前缘:2005,12(3):179-185.
[5]陈中强,二叠纪末期的全球淹没事件[J].岩相古地理,1995,15(3):34~39.
[6]沈忠民,徐国强,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洞穴层研究[J],成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
[7]王成善、李祥辉和陈洪德等,中国南方二叠纪海平面变化及升降事件[J].沉积学报,1999年12月.
[8]傅恒等,.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成岩作用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10.
[9]李国蓉,姜忠正.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精细研究(C),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10]马永生,牟传龙等.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J].地质论评:2006,52(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