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周周清 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周周清(期末卷5)
相对原子质量:C:12 Na:23 O:16 H:1 N:14
1.日常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例子有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食物腐败
B.酒的酿造
C.酒精燃烧
D.动植物呼吸
2. 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
以补充。

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3. 下列化学仪器中,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A.集气瓶B.烧杯C.量筒D.试管
4. 下列有关物质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
D.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
5.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与○分别代表不同元素原子),该反应可能为( )
A.氢气的燃烧B.水的电解C.甲烷的燃烧D.一氧化碳的燃烧
6.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

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夜晚液化气泄漏开灯检查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涉及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加足量铁粉并过滤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气体点燃
8. 有关2CuO + C 高温2Cu + 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C具有还原性
B. C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9.葡萄酒中含有单宁酸,它十分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单宁酸的化学式是C76H52O46,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0.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A.观察木条能否复燃,检验瓶内氧气是否集满
B.观察天平反应前后是否平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观察两处白磷是否燃烧,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D.观察燃烧先后顺序,比较可燃物的着火点
本卷共9题,共70分。

11.(8分)(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硅原子②一个氮分子③三个硫酸根离子
④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⑤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
前面的“2”。

右下角“2”。

Hg2+ 。

12.(6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请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相关的用途(用序号填空):
A.防毒面具B.切割玻璃C.干电池电极D.做燃料E.冶炼金属F.制油墨
(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______ (2)酒精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______
(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作______ (4)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______
(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_____(6)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______
13. (6分)N2O和NO2是氮的氧化物家庭中的两名成员。

(1)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NO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列式即可)。

(2)常温下,N2O是一种无色气体,能溶于水,人吸入后会狂笑不止,有麻醉作用,它可由NH4NO3在微热条件下分解产生,产物除N2O外,还有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O2是红棕色气体,它和N2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3)工业生产中,用N2O与氨基化钾(KNH2)反应制备叠氮化钾(KN3),其化学方程式为N2O+2KNH2=KN3+KOH+X,则X的化学式为。

14.(6分)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其中C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D中X= 。

2CO
2

(3)E 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倍。

(4)A、B、C 、D 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5.(11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微观模拟图中的“○”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根据图示回答下问题: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有,表示单质的有,
表示氧化物的有。

(填序号)
②根据图中表示的物质写出符合的化学方程式:
有B生成的分解反应:;有C参加的化合反应: 。

(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化学反应中,因为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遵守定律
②图中所示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③该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16.(5分)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 _____。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
则金属A为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

17.(13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给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少
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
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编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氢气,可以选择图中的装置进行收集,原因是。

18.(9分)铁、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有关性质时,
进行了如图实验: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为确定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一: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实验二:为确定滤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
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有红色固
体析出
滤液中含有
(3)A实验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思,有同学提出滤液中硫酸铜的确定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原因是。

19. 某学习小组进行化学实验:向某纯碱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依次加入等量稀盐酸,
并测得每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g m
(1)分析判断质量m的数值为______.
(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有关的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