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传感器第31讲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适用于正弦 (4)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式交变电流) 为有效值
物理量 物理含义
平均值
某段时间内 感应电动势 或电流的平
均值大小
重要关系 E =BL v E =nΔΔΦt I =R+E r
适用情况及说明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
如图所示,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5 T,边长L=10 cm的正方形线圈共100匝,线圈的总电阻r=1 Ω, 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 rad/s,外 电路中的电阻R=4 Ω,不计摩擦,π取3.14,求:
( 交 变 电 流 的 产 生 和 有 效 值 概 念 的 综 合 应 用 ) 一 个 匝 数 为 100 匝、电阻为0.5 Ω的闭合线圈处于某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 面,从某时刻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已知0~1 s内 线圈内的磁通量按正弦规律变化到最大值,π2≈10,则线圈中产生交变 电流的有效值为( A )
(1)由图示位置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 (2)由图示位置转过60°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3)由图示位置转过60°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4)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5)线圈转动一周产生的总热量; (6)从图示位置开始的16周期内通过 R 的电荷量; (7)外力使线圈转动一周所做的功。
A.10 W
B.15 W
C.25 W
D.30 W
[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电流从 A 流入时,R1 被短路,则此时 R2 上
电压有效值 U2=U2m=20 V,当电流从 B 流入时,R1、R2 串联,则 R2 两 端电压有效值 U2′=U22=10 V,设在一个周期内 R2 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 U,则UR2′2 2×T2+UR222×T2=UR22×T,解得 U=5 10 V,则有 P=UR22=21500 W =25 W,C 项正确。
[解析] (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nBSω=100×0.5×0.12×2π V≈3.14 V 感应电动势瞬时表达式为e=Emcos ωt=3.14 cos 2πt(V)。 (2)由图示位置转过60°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为 e=Emcos 60°=3. 14×0.5 V=1. 57 V。 (3)由图示位置转过 60°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5)平均值:交变电流图像中波形与横轴所围面积跟时间的比值,其 ΔΦ
数值可以用 E =___n__Δ_t_____计算。
1. 矩 形 线 圈 在 匀 强 磁 场 中 匀 速 转 动 时 , 一 定 会 产 生 正 弦 式 交 变 电 流。( × )
2.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产生的 感应电动势也最大。( × )
三、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周期和频率
(1)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__一__次__周__期__性___变化,即线圈__转__一__周____ 2π
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____秒__(_s_)____,公式T=____ω____。 (2)频率(f):交变电流在____1_s_内__完__成__周__期__性__变__化______的次数,单位
第31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知识梳理·易错辨析
一、交变电流 1.定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__周__期__性__变__化____的电流叫作交变 电流。 2.图像:如图所示,
图_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所示电流都属于交变电流,图___戊___所示电流 属于恒定电流。
二、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产生: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__垂__直____磁场方向的 轴匀速转动时,可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2 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求解
(基础考点·自主探究)
1.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的计算
利用
I=I
m2 ,U=U
m2 ,E=E
m计算。 2
2.非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的计算
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计算,注意“三同”:即“相同电阻”,“相同
时间”内产生“相同热量”,利用公式 Q=I2Rt 或 Q=UR2t 列式求解,“相
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3.图像:用以描述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果线圈从中性 面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___正__弦___曲线,如图所示。
4.变化规律(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1)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e=__E__m_s_i_n_ω__t___。 (2)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u=__U__m__si_n__ω_t___。 (3)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__I_m__si_n_ω__t___。 其中ω是线圈转动的___角__速__度___,E m=___n_B_S_ω______。
(3)有效值:让交变电流与恒定电流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如果它们 在交变电流的一个周期内__产__生__的__热__量____相等,则这个恒定电流I、恒定
电压U就是这个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4)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峰值之间的关系
Im
Um
Em
I=____2__,U=____2__,E=____2__。
A.
125 6A
C.6 A
B.2 6 A D.5 A
[解析] 0~1 s 内线圈内的磁通量按正弦规律变化到最大值,则感应
电动势的最大值 Em=NωΦm,由图像知 ω=2Tπ=π2 rad/s,可得 Em=π2 V,
这段时间内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I1=
Em = 2R
π 2
A,1~1.2
s
内感应电动势
E2=NΔΔΦt =5 V,这段时间内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I2=ER2=10 A,则一个
[解析] t=0 时,线圈位于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故 A 错误;线圈
的周期为 T=2ωπ=0.2 s,t=0.05 s 时,线圈转过 90°,到达中性面位置, 此时磁通量最大,感应电流为零,故 B 错误;电动势最大值为 Em0=NBS0ω, S0=ab·bc,N(ab+bc)×2=60 m,2ab=bc,联立可得 Em0=2π V,线圈从 题中图示位置(平行于磁场方向)开始转动,因此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e =2π cos 10πt(V),故 C 错误;线圈周长为 0.6 m,当 ab=ad 时,边长相 等,此时线圈面积最大,又 Em=NBSω,则感应电动势最大,即感应电 动势的有效值最大,故 D 正确。
注意:交变电流的种类有很多,但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才会产生正 弦式交变电流:匀强磁场;线圈转轴和磁场垂直;匀速转动。
2.中性面及其特点 (1)定义:与磁场方向___垂__直___的平面。
(2)特点 ①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__最__大____,磁通量的变化 率为__零____,感应电动势为___零___。 ②线圈转动一周,___2_次____经过中性面,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
是___(3_)赫_周_兹_期_(_和H_z_频)__率__的_。关系:____T_=__1f_____或____f_=__T1_____。
2.交变电流的“四值” (1)瞬时值:交变电流___某__一__时__刻___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2)峰值:交变电流的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___最__大__值___。
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 Q=I21Rt1+I22Rt2=I2R(t1+t2),解得线圈中产生交
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I=
125 6
A。故选 A。
3 交变电流“四值”的比较
(能力考点·深度研析)
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比较
物理量 物理含义
重要关系
适用情况及说明
交变电流某一 瞬时值
时刻的值
e=E msin ωt i=I msin ωt
(交变电流的图像)(多选)在匀强磁场中,匝数N=100的矩形线 圈绕垂直磁感线的转轴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 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t=0.5×10-2 s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B.t=1×10-2 s时,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C.穿过每一匝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1×10-3 Wb D.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100π rad/s
计算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 况
峰值 最大的瞬时值
E m=nBSω I m=RE+mr
讨论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物理量 有效值
物理含义
重要关系
适用情况及说明
跟交变电流 的热效应等 效的恒定电
流的值
E=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2
U=U
m 2
I=I
m 2
(1)计算与电流的热效应有关的 量(如电功、电功率、电热等) (2)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的 一般是指有效值 (3)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有效值
3.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经过中性面时,线圈中的感应 电动势为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 )
4.交流电气设备上所标的电压和电流值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
5.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是交流电的峰值。( × ) 6.交变电流的峰值总是有效值的 2倍。( × )
核心考点·重点突破
1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 (基础考点·自主探究)
①开始计时线圈与中性面重合,则i-t函数式为i=Imsin ωt; ②开始计时线圈与中性面垂直,则i-t函数式为i=Imcos ωt; ③ 开 始 计 时 线 圈 与 中 性 面 夹 角 为 θ , 则 i - t 函 数 式 为 i = Imsin(ωt + θ)。
【跟踪训练】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为研究交变电流产生的规律,某
1.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物理量
规律
函数表达式
图像
磁通量
Φ=Φmcos ωt=BScos ωt
物理量
规律
函数表达式
电动势
e=E msin ωt=nBSωsin ωt
电压
u=U msin ωt=RRE+mr sin ωt
图像
物理量
规律
电流
函数表达式 i=I msin ωt=RE+mrsin ωt
解得 I= 25I0,故 B 正确。
(含二极管的有效电流问题)如图所示电路,电阻 R1 与电阻 R2
串联接在交变电源上,且 R1=R2=10 Ω,供电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u
=20 2sin 100πt(V),R1 和理想二极管 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
穷大)并联,则 R2 上的电功率为( C )
[解析] 根据图像知,t=0.5×10-2 s 时,感应电动势最大,对应的
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而此时矩形金属线圈磁通量为零,线圈平面与磁 场方向平行,与中性面垂直,故 A 错误;根据图像知,t=1×10-2 s 时, 感应电动势为零,对应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故 B 错误;线圈转动的 角速度 ω=2Tπ=02.π02rad/s=100π rad/s,根据 Em=NBSω,可知,穿过每 一匝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 Φm=NEωm =1001×0π100π Wb=1×10-3 Wb,故 C 正确,D 正确。
同时间”一般取一个周期。
【跟踪训练】
(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如图是某一线圈通过的交流电的电
流—时间关系图像前半个周期为正弦波形的12,则一个周期内该电流的 有效值为( B )
A.32I0
B.
5 2 I0
C.
3 2 I0
D.52I0
[解析]
设该电流的有效值为
I,由
I2RT=
I022R×T2+(2I0)2R×T4,
研究小组把长60 m导线绕制成N=100匝的矩形闭合线圈,如图所示。现 把线圈放到磁感应强度大小B=0.1 T、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线 圈可以绕其对称轴OO′转动。现让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t=0)以恒定的 角速度ω=10π rad/s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 )
A.t=0时,线圈位于中性面位置 B.t=0.05 s时,感应电流达到最大值 C.当bc=2ab时,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e=2πsin 10πt(V) D.当ab=ad时,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最大
图像
2.正弦式交变电流产生过程中的两个特殊位置
图示
特点
B⊥S Φ=BS,最大 e=nΔΔΦt =0,最小 电流为零,方向改变
B∥S Φ=0,最小 e=nΔΔΦt =nBSω,最大 电流最大,方向不变
3.书写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的基本思路 (1)求出角速度,ω=2Tπ=2πf。 (2)根据公式Em=nBSω求出相应峰值。 (3)明确线圈的初始位置,找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E
=nΔΔΦt =nBSs1in 6T
60°=100×0.5×0.161××220ππ.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