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读图回答1—3小题
1、丁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秘鲁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本格拉寒流
2、下列关于乙和丙两地说法正确
的是
A. 乙和丙两地海拔一样高
B.乙地海拔比丙高
C. 乙和丙都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D. 乙地气温一定比丙高
3、限制甲处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 水源
C. 光照
D.热量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
读下图,回答4~5题。
4.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5.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A.箭头①表示岩浆活动B.箭头②表示重熔再生
C.箭头①表示地壳下沉D.箭头②表示变质作用
2011年10月31日是“世界70亿人口日”。
下图示意某同学绘制的M国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其中某一时期的图例标错。
据此完成6~8题。
6.图例标错的时期是
A.①B.②
C.③D.④
7.根据人口演变规律,四个时期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
8.人口性别—年龄构成最符合M国①时期的是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作为生态城市规划,与图中①②③④功能区对应的是
A.工业区、绿地、商业区、住宅区
B.绿地、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地、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
10.有关该城市功能区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厂位于该市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D.④功能区的布局遵循了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
则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2013年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1题。
11.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B.外来人口迁入
C.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D.逆城市化发展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12~14题
12、制约①地谷类农作物成熟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
B.水分
C.土壤
D.地形
13、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农畜产品商品率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关于③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
B.工业基础好,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比④地好
D.土壤肥力高,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下图为新疆伊犁果子沟大桥景观,其拍摄时间为夏季上午10点前后,大桥附近的山都具有“阴阳脸”的特征,即山体植被一侧是草原,而另一侧是针叶林。
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大桥的走向为
A.南一北B.东一西C.东北一西南D.西北一东南
16.影响山坡形成“阴阳脸”的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降水D.热量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
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
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
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17-18问题。
17.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沙漠-春季
B.山前平原—夏季
C.高山-秋季
D.河谷低地-冬季
18.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带性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读某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影响图中城市向外扩展(如图中箭头所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资源C.交通D.水源
20、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B.乙区域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C.丙区域适合建自来水厂D.丁区域地价最高
二.综合分析题(共40分)
21.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0分)
(1)绘制两地区1950-2050年城市化进程趋势示意图(4分)
(2)比较两地区城市化进程特点(6分)
22.读珠江三角洲某城市的功能区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若在N处建高级住宅
区,请简述其区位优势。
(6分)
(2)请对图中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进行评价。
(4分)
23.底特律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
20世纪初,底特律因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为世界“汽车之都”。
20世纪中期以来,受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13年11月底特律因财政等问题而宣布破产。
读图说出底特律1900年以来人口
数量的变化特点,并简述引起其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0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10分)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西辽河流域图
材料二:西辽河流域某村1997-2002年地下水水位变化及某该村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流域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原因。
海南中学2015学年高三第五次月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D 6D 7B 8D 9C 10D 11A 12A 13B 14C 15D 16B 17D 18C 19C 20A
21.(1)
(2) 较发达地区:起步早、进程快、水平高,现阶段属后期阶段,或逆城市化
欠发达地区:起步晚、进程慢、水平低,现阶段属中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等
22.(1) (6分)靠山向阳,环境清幽(2分);邻近公路,交通方便(2分);远离市工业区,空气清新(2分)
(2)(4分)地势较高,城市水污染不会影响该区域(1分);位于公路相交处,交通便利。
(1分)
但位于夏季风的下风向且距化工产业区近,大气污染较重(1分);北部坡陡,易发生地质灾害。
(1分)
23. 1900年—1950年人口迅猛增长,从28.6万人增长到185万人;1950—2010年人口不断减少,从185万人减少至71.4万人。
(4分)主要原因:20世纪初,底特律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人口迁入;20世纪中期以来,汽车工业衰落,就业率下降,引起人口迁出。
(6分)
24.(1)该地区河流众多,地下(泉)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加之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种植;(2)20世纪90年代,水稻(因单产高)种植比例上升。
大面积种植水稻后,用水量增加,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减少,导致灌溉水源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3)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玉米(相对种植稻需水少)重新回到粮食生产主要地位,,农业生产减少水的用量,避免农业生态的恶化。
24.(1)种植结构变化:从玉米到水稻为主的主要原因(共5分):该地区河流众多,地下(泉)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2分),加之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分),水稻单产高(2分),因此水稻20世纪90年代,种植比例上升。
(2)种植结构变化:从水稻到玉米为主主要原因(共5分):大面积种植水稻后,用水量增加,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减少(导致灌溉水源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2分),玉米相对种植稻需水少(减少水的用量)(2分),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为了避免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1分),重新回到粮食生产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