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物理教育学》是我校物理学专业的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是一门紧密联系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实际, 培养师范生从事中学物理教学能力的课程。
二、教学的对象和目的
《物理教育学》的教学对象是物理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
在学《物理教育学》之前,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和教育方法的基础知识, 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教育学》的教学目的, 是使学生对物理教育的内涵、物理课程、物理教学和评价等内容有所理解, 具备初步的进行物理教学设计、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等实施物理教学的能力, 成为合格的物理教师, 并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教学原则
1.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实践中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现实素材相
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
2.“实作与展演”: 要求学生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 根据每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结合自身实际, 采取个人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实验设计、试题编制等实作。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小组讨论、作品展示、学生讲演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
在课外我们要求学生自行观看物理教学视频、小组练习讲课、到中学实地观摩物理教学, 组织班级和学院的讲课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得学生的教学能
力得以显著提高。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
《物理教育学》为中学物理教师核心课程, 课时数为72学时。
其理论知识模块以及相应的拓展课程为:
第一部分: 理论课知识模块
一、物理课程: 本模块主要含有物理教育的基本概念、物理课程的构建、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等内容。
该模块教学时间为24学时。
二、物理教学: 本模块主要含有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案例解析、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物理课程评价等内容。
该模块教学时间为29学时。
三、专题教学: 本模块主要含有实验教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现代科学技术与物理教育等内容。
该模块教学时间为19学时。
第二部分: 拓展课程
与《物理教育学》课程配合发挥作用的还有相应的拓展课程, 它们是:《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物理学史》、《物理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以及一学期的教育实习。
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六、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章物理教育学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课程的分类
2.物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3.物理教学的相关理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物课程的分类和教学的相关理念, 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
(2)了解我国跨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了解其对物理教育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如何将所学的课程和教学方面的理论用于实际
(2)如何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物理教育学发展结合, 并指导教学实践第二章物理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国外的物理课程结构和我国物理课程的发展过程
2.能将对物理课程结构的理解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我国的物理课程结构
(2)理解我国物理课程标准
2.教学难点
(1)如何将所学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的理论用于实际
(2)如何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物理教育学发展结合, 并指导教学实践第三章物理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教科书的价值与功能
2.能通过实例, 了解教学目的在教科书中的体现
3.了解不同教科书特色反映了不同教科书的价值追求
4.能分析教科书的栏目功能
5.能解读教科书, 调整教学方式
6.能拓展教科书, 从课内走向课外
7.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8.知道如何发挥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物理教科书的价值与功能
(2)解读教科书, 调整教学方式
(3)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2.教学难点
(1)了解物理教科书的价值追求
(2)合理解读教科书, 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3)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第四章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 了解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 知道加涅九大教学事件的含
义
2.知道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并能在教学设计实践中运用
3.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课型, 了解教案和说案的基本构成要素
4.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例分析, 知道教案与说案设计的方法, 能设计中学物理教案和说案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教学过程模式并能指导其进行教学设计教案
(2)了解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2.教学难点
能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原则做好教学设计
第五章物理教学方法及案例剖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案例的剖析, 理解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要素和模式
3.通过视频学习, 能掌握并熟练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4.通过案例学习, 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过程和手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并理解其他教学方法
(2)理解并能熟练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是本章的另外一个重点
能够灵活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于概念课或规律课的教学过程之中
第六章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及信息教育服务于物理教育的基本功能
2.掌握信息技术与物理教育整合的模式与原则
3.理解物理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
4.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育的整合原则
(2)掌握物理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及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
第七章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探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实例, 认识了解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和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
2.了解物理实验设计的目的, 理解物理实验设计的原则, 掌握物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方
法, 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物理实验设计
3.明确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常见物理实验的类型及其教学技能
4.提高实验修养, 能够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具有发现问题、改进方案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
(2)知道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3)掌握常见物理实验类型的教学技能
(4)能够灵活应用物理实验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教学难点
(1)掌握物理实验教学技能
(2)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物理实验
第八章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功能以及分类
2.理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3.掌握学校物理课程资源、社区物理课程资源、家庭物理课程资源、大众传媒和现代
网络信息技术这五大类资源及开发利用的一般流程和途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物理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
(2)知道学校、社区、家庭、大众媒体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主要的物理课程资源, 并掌握如何去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
2.教学难点
(1)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包括学校人力资源、家庭人力资源以及社区人力资源(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第九章物理课程评价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
2.理解怎样编制物理试题
3.掌握怎样对物理试卷的质量进行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编制一套物理试卷和学会怎样评价一套物理试卷的质量
第十章现代科学技术与物理教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课标对现代技术教育的要求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物理教材中的体现
2.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引入物理教育的必要性
3.理解现代科学技术融入物理教育的原则及方式并能够进行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课程标准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2)教学中科技前沿的引入方式、融入程度的把握
2.教学难点
教学中科技前沿的融入程度的把握
七、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价
在作业、考试与考核上, 为纠正目前大多数学生存在的考前突击学习以应付考试的现象, 本课程增加了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以便促进学生关注平时的学习, 本课程还注重形成性
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具体措施是:
1.观看教学录像, 并要求学生进行评课, 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2.平时作业2-3次, 占课程总成绩的10%;
3.每位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 提交2篇教学设计, 占课程总成绩的15%;
4.半期闭卷考试, 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 占课程总成绩的20%。
5.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 综合考察学生对《物理教育学》掌
握程度, 占课程总成绩的45%。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本大纲指定廖伯琴主编的《物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为主要教材。
同时推荐以下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廖伯琴主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3.王柏庐主编. 《走进中学IT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4.赵保钢等编著. 初中物理课程评价改革探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李远蓉等编著. 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6.廖伯琴主编. 物理教学研究与案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7.廖伯琴主编. 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物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8.廖伯琴主编.《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9.廖伯琴主编.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0.廖伯琴主编.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廖伯琴主编.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廖伯琴主编. 《中外物理教育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殷传宗、查有梁、廖伯琴主编.《物理教育学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14.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5.宓子宏主编.《物理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