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基因无处不在——专访易智瑞中国公司总裁何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1989年下海从事IT行业,1990年下半 年才开始接触GIS。进入GIs领域,这可以说是偶 然,然后又转换成了一种必然。偶然是指当时公
司有一个员工是从事这个专业的,他给我描述了 GIS,谈到了当前的市场情况。我开始认识到, 这是GIS在当时中国IT领域的一个空白。”
那时候IT基本都集中在硬件领域,他当 时也是在做计算机硬件。但是他清楚地意识 到硬件仅仅是一个工具,没有软件,硬件的 作用就无法体现。反过来,地理信息行业作 为一个新鲜的事物或者新兴的领域,如果能 够把它做起来,必将大大助力中国信息产业 的发展。
全司仅有8个人,对GIS的了解 芷Jack的影响下,何宁和他的 r中国GIS商业市场的第一步。 塞是一个由偶然转变成了必然 ‘景及其在中国的空白驱动着我 生界,一个新的领域。”
i息事业40年发展 生改革开放前,Esri与中国地
1978年改革开放前期,科学界曾经“火” 了一阵子。老一代的科学家如王之卓、陈述彭 这些院士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理或空间信息技 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当时邀 请了一些国际上知名学者和企业家来中国交 流,Esri也是其中之一。但那时主要是做学术 交流、理论探讨,真正的GIS市场还没有“起 来”,没有一个用户。
‘有’和‘多’的问题,现在就要开始解决 ‘好’和‘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数 据如何最好地发挥最大价值。在这个阶段内需
要发挥现代GIS和IT技术的优势或者利用这些优 势来实现空间地理信息的业务价值。和28年前 乃至和40年前相比,GIS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它所体现的 价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GIS已经从专业化走 向普适化、大众化。”何宁说。
31
人物People
“现在的很多教授,甚至一些院士也都是 从那时候开始学习研究GIS技术的。后来,很多 人都跟我回顾这一套软件曾经给他们带来的帮 助或价值。”何宁告诉记者。
1991年可以说是中国GIS商业市场的开启之 年。开始有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是 水利部信息中心、北京测绘院、上海市市政工 程局、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兰州 大学、海口规划局、深圳规划局等用户。回忆 起第一批客户,何宁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公司或 单位。
人物People
让地理基因无处不在
——专访易智瑞中国公司总裁何宁
文,本刊记者郝哲图/丁滔
4/]中旬,记者来到易智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智瑞中国”)广州分公 司,在公司的墙壁上随处可见世界地图局部缩略图,装裱精美。
在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易智瑞中国总裁何宁。我告诉他,因为时间原因一直没约上,今天终于在 广州“逮”到他了。何宁笑着说,他出差很是频繁,到现在为止乘坐飞机的航程总和能围地球至少 转50圈了。
1986年以后,陈述彭院士申请来了一笔经 费,花了上百万人民币买了一台计算机,装上 软件。“当时科研方面的用户只有中科院地理 所和中国测绘科学院这两个。”何宁说。
1989年,Esri公司向中国教育机构赠送了 100套GIS软件,那是中国用户第一次接触到商 业化的GIS软件。Esri软件的用户手册做得非常 好,甚至成了教科书。
“在此以前,GIS软件仅仅用于科研和教 学,这时候不一样了,他们将其直接运用到工 作和业务中去。他们是中国实践GIS技术应用的 先驱,所以我把他们称为第一批‘吃螃蟹’的 人。”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GIS技术和市场发展 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启蒙阶段 (1978——1991年),这个阶段主要是科研、教 育、交流、理论探讨和人才培养。到了1991 年,商业市场大门开启,进入第二个阶段。应 该说1991年N2000年是中国GIS商业市场从雏形 到发展的阶段。
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装饰字画,上面写着“分享地理价值”六个毛笔大字。何宁说,这正是
易智瑞中国的发展理念一“分享地理价值,以平台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创立易智瑞中国从偶然走向必然 从1991年开始创办易智瑞中国,到现在已
经整整28年了。何宁说,现在回忆起创办初期 的经历,一幕幕恍如昨日。
那是1991年4月,因为北京测绘院项目和上 海市政局项目需要,他把Esri总裁杰克·丹杰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伴随着中国经 济的加速发展、GIS普及度提高以及中国经济实 力的增强,对空间地理信息的关注和投入达到 了空前的规模。2000年之后的十年可以说是一 个快速发展期,GIS被更多的用户认知了。
“我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 前三个阶段解决了中国GIS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的问题。到了第四阶段,随着市场规模的扩 大、技术的进步、认识的扩展、数据的丰富积 累、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尤其是包括大数 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这些现代 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地理空间数据的价值开始 得到充分体现。以前如果说仅仅是解决了
科技无国界 用国际化先进技术服务中国本地化需求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Esri扎根中国28年来,如何利用本土化形态服 务本土化用户,是何宁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传承了Esri的理念、文化和技术, 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实际情况,这 是我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何宁告诉记者,在易智瑞中国工作的都是 清一色的中国人,这些工作人员始终把自己所 从事的中国空间信息产业看作是一个本土产 业,而不是一个外来者。本土化体现在服务能 力、技术产品研发、用户技术支持服务等方 面,完全按照中国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来进行定 制和提供。
“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很大勇气 啊!”我说。
“的确。”他点头,补充道,“大概花了 一周到十天的时间,我和Jack早晚都在一起交 流、了解和碰撞。可以说,我最终下定决心来 做这件事,可能是因为Jack的个人魅力,这对 我影响很大。”中团测给ຫໍສະໝຸດ 10 June 2019可宁
旨,Jack对GIS的信念、对这个 事业的热爱以及他丰富的经历 池感触很深。“我相信跟这样 勺企业家合作,一定能够成
蒙德mck Dangermond,以下简称“Jack”)请
来,一起做了可以说是最早期的与潜在用户的 沟通。这个契机让Esri公司开始意识到有必要 开始启动中国市场。
也就在这时候,何宁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市 场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初下决心进入GIS圈 子。但彼时的他还不是“土生土长”的GIS人, 而是正经搞IT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