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3氧化还原反应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氧化还原反应
1.(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9届期中)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煅烧贝壳B.粮食酿醋
C.古法炼铁D.火药爆炸
【答案】A
【解析】煅烧贝壳是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元素化合价均没发生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符合;醋的酿造存在从乙醇转化为乙酸的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 不符合;炼铁中有单质铁的生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符合;火药爆炸属于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A。

2.(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届期中)下列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清洗
B.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
C.附有 MnO2的烧瓶用热的浓盐酸清洗
D.附有硫的燃烧匙用热的烧碱溶液清洗
【答案】B
【解析】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属于油脂水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MnO2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硫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3.(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19届期末)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利用的KNO3的性
质是( )
A .自燃性
B .稳定性
C .还原性
D .氧化性
【答案】D
【解析】火药爆炸的反应原理为2KNO 3+S +3C=====点燃
K 2S +N 2↑+3CO 2↑,反应中N 元素化合价降低,KNO 3
为氧化剂,故反应中利用了KNO 3的氧化性,D 项正确。

4.(辽宁省抚顺市二中2019届期中)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Mg(NO 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不成立的是( )
A .Mg(NO 2)2、O 2
B .MgO 、NO 2、O 2
C .Mg 3N 2、O 2
D .MgO 、NO 2、N 2
【答案】D
【解析】A 、B 、C 三项中均有化合价的升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D 项中由于产物中化合价只有降低,没有升高,不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5.(江西省定上饶市第一中学2019届期中)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 B .饱和FeCl 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
C .向Fe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 .SO 2使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向Fe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首先得到白色沉淀Fe(OH)2,Fe(OH)2迅速与空气中的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红褐色的Fe(OH)3。

6.(广东六校2019届联考)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KClO 3+6HCl(浓)===KCl +3Cl 2↑+3H 2O ;1∶6 ②3Cu+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2∶3 ③SiO 2+3C=====高温
SiC +2CO↑;1∶2 ④3NO 2+H 2O===2HNO 3+NO ;2∶1 A .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可知,反应①中比例为1∶5;反应④中比例为1∶2。

7.(山东省定东营市第一中学2019届期中)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食用过量可能致癌。

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4+NO-2+―→Mn2++NO-3+H2O(未配平)。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C.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
D.中的粒子是OH-
【答案】C
【解析】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O-2被氧化,A项错误。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NO-2+6H+===2Mn2++5NO-3+3H2O,据此可知B、D项错误,C项正确。

8.(安徽省铜陵中学2019届期中)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B.4∶3 C.2∶1D.3∶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

x Cl→KCl降x×1
11 Cl→KClO升11×1
1 Cl→KClO3升1×5
关系式:x×1=11×1+1×5,得x=16,则被还原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6∶(1+11)=4∶3。

9.(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届期中)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有沉淀(CuI)生成,且溶液变为棕色。

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 2+
>SO 2>I 2 B .在SO 2与I 2反应中得到的还原产物为H 2SO 4
C .通入SO 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 2的漂白性
D .滴加KI 溶液时,每转移2 mol e -
会生成2 mol CuI 沉淀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向CuSO 4溶液中加入KI 溶液时发生反应:
===2K 2SO 4+2CuI↓+
I 2①,当转移2 mol e -
时生成2 mol CuI 沉淀,D 项正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再通入SO 2气体,又发生反应:I 2+SO 2+2H 2O===H 2SO 4+2HI②,该反应中SO 2作还原剂,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得到的还原产物是HI ,故B 、C 均不正确;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反应①中氧化性Cu 2+
>I 2,反应②中I 2将SO 2氧化,说明氧化性I 2>SO 2,故A 项错误。

10.(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期末)硫、氯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将硫铁矿和焦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混合放在炼硫炉中,通入适量空气,发生下列燃烧反应: FeS 2+C +O 2―→Fe 3O 4+CO +S 。

配平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3 mol 硫,被氧化物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是应用广泛的酸之一,它具有 a .酸性;b.氧化性;c.还原性;d.挥发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浓盐酸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减轻,盐酸表现了________(填序号)。

②实验室用稀盐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盐酸表现了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盐酸表现了______(填序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常用KMnO 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
+5Cl 2↑+8H 2O 。

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

【解析】(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可得:3FeS 2+2C +3O 2=====点燃
Fe 3O 4+2CO +6S ,被氧化的物质为FeS2和C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当生成3 mol 硫时,消耗FeS 2和C 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1 mol =2.5 mol 。

(2)①浓盐酸易挥发,露置在空气中溶质挥发使溶液的质量减轻。

②盐酸与金属锌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Zn +2HCl===ZnCl 2+H 2↑,其中H +化合价下降,表现出氧化性,Cl -
化合价不变,与氧化产物结合形成盐,表现出酸性。

③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时,没有改变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表现出酸性。

④结合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确定,Mn 从+7价下降至+2价,被还原;HCl 中-1价的氯部分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HCl 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Cl 2。

【答案】(1)3FeS 2+2C +3O 2=====点燃
Fe 3O 4+2CO +6S 2.5 mol
(2)①d ②ab Zn +2H +
===Zn 2+
+H 2↑ ③a Fe 2O 3+6H +
===2Fe 3+
+3H 2O ④Mn HCl Cl 2
11.(吉林五地六校2019届模拟)已知Fe 3O 4可表示成FeO·Fe 2O 3,水热法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 2+
+2S 2O 2-
3+O 2+4OH -
===Fe 3O 4+S 4O 2-
6+2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 2和S 2O 2-
3是氧化剂,Fe 2+
是还原剂 B .每生成1 mol Fe 3O 4,则转移电子2 mol
C .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若有2 mol Fe 2+
被氧化,则被Fe 2+
还原的O 2为0.5 mol 【答案】D
【解析】Fe 、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O 2是氧化剂,S 2O 2-
3和Fe 2+
是还原剂,A 错误。

每生成1 mol Fe 3O 4即FeO·Fe 2O 3,由O 2中O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数为1 mol×2×(2-0)=4 mol ,B 错误。

O 2是氧化剂,S 2O 2-
3和Fe 2+
是还原剂,由离子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知,3 mol Fe 2+
中有2 mol 做还原剂,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4,C 错误。

若有2 mol Fe 2+被氧化,由电子守恒可知,被Fe 2+
还原的O 2为2 mol×(3-2)2×(2-0)
=0.5 mol ,D 正确。

12.(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模拟)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 2O 、ClO -
、NH +
4、H +
、N 2、Cl -
六种微粒。

常温条件下反应时,N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
B .该反应中有两种离子生成
C .该反应生成1 mol 氧化产物时,转移的电子为6 mol
D .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答案】D
【解析】由图像分析可知,N 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大,可知N 2是生成物,具有还原性的NH +
4为反应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O -
应是反应物,是氧化剂,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 -
+2NH +
4===N 2↑+3H 2O +3Cl -
+2H +。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
,故A 正确;该反应中有Cl -
和H +
两种离子生成,故B 正确;由离子方程式可知,N 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1 mol 氧化产物(N 2)时,转移6 mol 电子,故C 正确;由离子方程式可知,氧化剂(ClO -
)与还原剂(NH +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D 错误。

13.(昆明七校 2019届调研)下列是从海藻灰和智利硝石矿层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 2+3H 2SO 4===2NaHSO 4+MnSO 4+2H 2O +I 2 ②2NaIO 3+5NaHSO 3===2Na 2SO 4+3NaHSO 4+H 2O +I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MnO 2>SO 2-
4>IO -
3>I 2
B .I 2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产物
C .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 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D .NaHSO 3溶液呈酸性,NaHSO 3溶液中c (HSO -
3)>c (H 2SO 3)>c (SO 2-
3) 【答案】C
【解析】由反应①知,氧化性MnO 2>I 2,由反应②知,氧化性IO -
3>SO 2-
4,A 项错误;反应①中I 2是氧化产物,反应②中I 2是还原产物,B 项错误;根据碘元素化合价变化知,C 项正确;NaHSO 3溶液呈酸性,说明HSO -
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 (HSO -
3)>c (SO 2-
3)>c (H 2SO 3),D 项错误。

14.(齐齐哈尔一中2019届模拟)据统计城市机动车辆每年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交通事故也频发,汽车在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 3+2KNO 3===K 2O +5Na 2O +16N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8
B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 ,则转移电子为1 mol
C .每生成1.6 mol N 2,则有0.2 mol KNO 3被氧化
D .NaN 3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KNO 3为氧化剂,NaN 3为还原剂,N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中氧化产物占15
16
,则还原剂
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16×1516=2∶3,故A 错误;由反应可知,转移10 mol 电子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 ,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 时转移电子为1 mol ,故B 正确;反应中KNO 3是氧化剂,被还原,故C 错误;NaN 3是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D 错误。

15.(广东湛江市一中2019届模拟)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为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 2S 3+3O 2+6Fe=====高温Sb 4O 6+6FeS ;②Sb 4O 6+6C=====高温
4Sb +6CO↑。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 2S 3、Sb 4O 6
B .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 时,共转移6 mol 电子
C .反应①中Fe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 .每生成4 mol Sb 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答案】B
【解析】反应①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气为氧化剂,反应②Sb 4O 6中Sb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b 4O 6为氧化剂,A 项错误;反应①中每生成 3 mol FeS 时, 铁失去6 mol 电子,共转移 6 mol 电子,B 项正确;反应①中FeS 只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C 项错误;每生成4 mol Sb 时,反应①消耗6 mol 铁,反应②消耗6 mol 碳,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项错误。

16.(重庆巴蜀中学2019届模拟)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16H +
+10Z -
+2XO -
4===2X 2+
+5Z 2+8H 2O ②2A 2+
+B 2===2A 3+
+2B -
③2B -
+Z 2===B 2+2Z -
A .常温下反应2A 2+
+Z 2===2A 3+
+2Z -
可以自发进行 B .Z 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③中被还原 C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 -
4< Z 2 <B 2 <A 3+
D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 2+
<Z -
<B -
<A 2+
【答案】C
【解析】还原性Z -
<A 2+
,常温下反应2A 2+
+Z 2===2A 3+
+2Z -
可以自发进行,A 正确;Z 元素在反应①中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③中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 正确;从反应③可以看出氧化性B 2<Z 2,C 错误;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 2+
<Z -
< B -
< A 2+
,D 正确。

17. (湖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模拟)取x 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960mL的NO2气体和672mL的N2O4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为17.02g。

则x等于( )
A.8.64 B.9.20 C.9.00 D.9.44
【答案】B
【解析】反应流程为
⎭⎪

⎪⎫
Mg
Cu
――→
浓HNO3


⎧Mg2+、Cu2+――→
NaOH
⎩⎪

⎪⎧Mg OH2
Cu OH2
NO2、N2O4
x g=17.02g-m(OH-),
而OH-的物质的量等于镁、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浓HNO3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即:
n(OH-)=
8.96L
22.4L·mol-1
×1+
0.672L
22.4L·mol-1
×2×1=0.46mol
所以x g=17.02g-0.46mol×17g·mol-1=9.20g。

18.(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质量检查)三元WO3/C3N4/Ni(OH)x光催化剂产氢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EOA→TEOA+为还原反应
B.Ni(OH)x降低了H+→H2的活化能
C.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D.WO3没有参与制氢反应过程
【答案】B
【解析】TEOA→TEOA+为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A错误;如图所示,Ni(OH)x是H+→H2的催化剂,故其可以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故B正确;如图所示,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化学能,故C错误;如图所示WO3作为催化剂,参与了制氢反应过程,故D错误,故选B。

19.(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19届模拟)CuS、Cu2S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反应如下。

反应I:Cu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反应Ⅱ:Cu2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和Ⅱ中各有2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处理1molCr2O72-时反应I、Ⅱ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相等
C.反应Ⅱ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D.质量相同时,Cu2S能去除更多的Cr2O72-
【答案】C
【解析】在反应I中S、Cr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在反应II中Cu、S、Cr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A错误;反应I方程式配平后为3CuS+4Cr2O72-+32H+→3Cu2++3SO42-+8Cr3++16H2O,反应II配平后的方程式为3Cu2S+5Cr2O72-+46H+→6Cu2++3SO42-+10Cr3++23H2O,可见处理1molCr2O72-时,反应I消耗H+的物质的量是8mol,反应Ⅱ消耗H+的物质的量是9.2mol,B错误;反应Ⅱ中还原剂是Cu2S,氧化剂是Cr2O72-,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C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3mol即3×96g CuS处理4mol Cr2O72-,每
克处理Cr2O72-的物质的量为4mol÷(3×96)=1
72mol;3mol即3×160g Cu
2S处理5mol Cr2O7
2-,每克处
理Cr2O72-的物质的量为5mol÷(3×160)=1
90mol,可见质量相同时,CuS能去除更多的Cr
2O7
2-,D错误。

20.(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9届一模)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

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污水,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N-+OH-+Cl2→CO2+N2+Cl-+H2O(未配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其中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Cl2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
B.上述离子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C.该反应中,若有1mol CN-发生反应,则有5N A电子发生转移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N-在负极区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在反应CN-+OH-+Cl2→CO2+N2+Cl-+H2O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可知Cl2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A正确;
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CN-+8OH-+5Cl2=2CO2+N2+10Cl-+4H2O,反应中是CN-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B错误;由上述分析,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所以若有1mol CN-发生反应,则有
[(4-2)+(3-0)]N A=5N A电子发生转移,C正确; 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则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N-在负极区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1.(2017·北京高考)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CO2与Na2O2反应,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CO2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A项错误;溶液变黄说明有溴单质生成,反应后溴元素化合价升高,溴离子被氧化,氯气被还原,B 项正确;乙烯与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使气体乙烯中的碳原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项错误;氨气与AlCl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应,D项错误。

2.(2017·天津高考)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解析】A项,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项,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总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总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2018·全国卷Ⅰ)焦亚硫酸钠(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用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2O2-5+2I2+3H2O===2SO2-4+4I-+6H+
【解析】根据题意,S2O2-5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被碘氧化为SO2-4,根据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转移守恒配平。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