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代币”促养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代币”促养成
作者:许玲
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05期
摘要:良好的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儿童提高各方面的素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本文主要讲述在“代币法”理论支撑下,将其运用到小学新生的习惯养成培养中去,并探讨在运用过程中需注意的几点事项。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行为主义
一、代币法的概述
很多人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

代币法就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

代币只是一个符号,在小学里尤其是以小红花、五角星等为代表,也可以是记分卡、点数等,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二、代币法的实践研究
1. 使用代币法,可以促使某种积极行为的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要求,并且在师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他们虽然知道某些事情是必须要去完成的,也能明白去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性,但不一会就会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此时,可以使用代币法,运用合适的代币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目的是从外部奖励转化到内部动力。

2. 使用代币法,可以促使某种消极行为减少或消退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坏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

而有些已经在内心里有上瘾的倾向,几次尝试努力去改变,也总会反反复复,因此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使用代币法,寻找出个人比较爱好的事物,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作为代币兑现的内容,当某些消极行为出现时,若能主动克服,则给予原先已经规定好了的代币,从而逐渐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甚至消退。

三、使用代币法应注意的事项
1.与学生共同协商,制订代币计划
(1)要找好切入点。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其兴趣和爱好。

教师通过观察,要找到让学生珍惜和重视的东西加以货币化,让他们在自身爱好、兴趣得到发展的同时,自己的不良行为也能得到矫正。

(2)寻找学生生活爱好,灵活运用,确定交换系统。

所制定的交换系统必定是能反映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或者学生希望得以实现的事情。

也就是说所规定的代币必须要对学生充满吸引力,使其能够为了实现愿望而不断努力。

2.执行代币计划,要注意外部影响
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及时对学生的行为和情绪作出反馈。

要强调“连续性”,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持续出现某个目标行为,就加大奖励,因为“连续性”是形成习惯的基础。

如果学生为了得到“代币”与“奖励”而连续保持某种行为,那么三个星期后该行为将逐渐成为习惯。

对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行为反弹现象,教师要正确对待,不可倒扣,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学校、家庭要密切配合。

要加强奖励来源的合理控制,减少有干扰性的盲目奖励,即在实施“代币”的过程中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使孩子得到奖励的来源尽可能唯一化。

(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