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在研究儿童心理时不允许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

A.矛盾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2、合子形成到两周这段时间,称为()。

A. 胚种阶段
B.胎儿阶段
C. 胚胎阶段
D.婴儿阶段
( )3、( )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

A.认知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社会学习理论
( )4、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超我”遵循的是( )。

A.快乐原则
B. 现实原则
C. 道德原则
D.理想原则( )5、人的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 )6、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表现得无所谓,这种依恋属于()。

A.矛盾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回避型依恋
D.迟缓型依恋
( )7、母亲的极端情绪之所以会影响胎儿,是因为极端情绪时母体产生一种激素( )。

A.甲状腺
B. 儿茶酚胺
C. 雌激素
D.乙酰胆碱( )8、按照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A.前道德
B.自律道德
C.他律道德
D.道德相对论
( )9、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 )。

A.0-4个月
B.4-8个月
C.10-14个月
D.12-16个月( )10、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A.超我
B.遗传
C.性本能
D.环境
( )11、下列特征中,()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

A.思维不可逆性
B.思维同一性
C.思维互补性
D.思维可逆性( )12、()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皮亚杰
B.吉布森
C.班杜拉
D.斯腾
( )13、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幼儿进行游戏的原因是( )。

A.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
B.精力过剩
C.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
D.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 )14、皮亚杰以()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认知发展
B.生理发展
C.人格特征
D.儿童的主导活动( )15、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
B.抽象逻辑性占主导地位
C.随意性占主导地位
D.抽象逻辑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 )16、按照托马斯-切斯的分类,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
对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的婴儿属于()。

A.慢慢活跃型
B.迟缓型
C.容易型
D. 困难型
( )17、斯金纳认为,塑造行为的基础是()。

A.操作条件反射
B.消退
C.条件反射
D. 强化
( )18、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经验、同化、顺应
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D.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A.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
B.可以称呼自己的名字
C.把自己当做客体来认识
D.用“我”这一代名词来称呼自己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类心理的特点可归纳为三点:有意识的心理、__________、有语言功能的心理。

2、“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成因、变化及关系做出说明”体现了发
展心理学研究功能中的__________功能。

3、喝酒过多的母亲生的孩子容易患上____________。

4、幼儿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

5、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恋母情结”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期。

6、世界第一本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1882年儿童心理学家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8、一般把从婴儿出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前言语阶段。

9、“三座山”测验的设计者是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发展心理学
2、纵向研究
3、同化
4、依恋
5、社会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结构阶段理论?
2、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怎样?
3、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4、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6、小学儿童能力(智能)差异的表现与教育措施?
五、分析题(共25分)
1、试述男女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13分)
2、试述评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2分)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格,每空1分,共10分)
1、有社会功

2、解释
3、胎儿酒精
综合症
4、游戏
5、前生殖器
期 6、普莱尔儿童心理
7、霍尔8、产生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词
9、皮亚杰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
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发展特点和规律。

2.纵向研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
究。

也叫追踪研究
3.同化: 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
动作。

4.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
准。

5.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
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5分)
答: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本我”(类似无意识)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同时又是强有力的、永存的部分。

遵循快乐原则。

(1分)
“自我”(意识)人格结构中的理性部分。

它即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

它遵循现实原则。

(3分)
“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遵
循道德原则。

(5分)
2、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怎样?
答:第—,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

(1分)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

(3分)
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

(4分)
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思想。

(5分)3、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答:一、词汇的发展
⑴词汇数量的增加
⑵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1分)
⑶词类范围的扩大
⑷积极词汇的增长(2分)
二、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语法的掌握
⑴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⑵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⑶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4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境性言语→连贯性言语(5分)
4、什么是亲社会行为?简述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

又称为"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2分)
影响因素:⑴他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3分)
⑵家庭的情绪氛围(4分)
⑶大众传播媒介(5分)
5、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⑴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 (1分)
⑵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2分)
⑶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3分)
⑷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5分)
6、小学儿童能力(智能)差异的表现与教育措施?
答:一、能力类型的差异与教育
差异:1.一般能力类型的差异,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差异
2.特殊能力类型的差异,如音乐、绘画、言语等方面的差异(1分)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仔细观察每个儿童的能力倾向,给予适当的激发和关怀(2分)
二、能力水平的差异与教育
差异:1.智力超常 2.智力正常 3.智力低常(3分)教育:1.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大多数的正常儿童身上,根据他们的水平进行教育
2.分辨出智力超常、正常、低常的分布,以便因材施教(4分)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与教育
差异:1.智力早熟者 2.智力晚熟者
教育:1.要关注并着力培养那些智力早熟者,造就一些对社会卓有贡献的人物
2.不轻视那些平凡的儿童,在这些儿童中,有的可能是智力晚熟者(5分)
五、论述题(1题13分,2题12分,共25分)
1、试述男女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13分)
答:一、男女两性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
(一)智力的性别差异
1.男女两性智力发展的年龄倾向性
⑴受年龄阶段的影响
学龄前,男女智力差异不明显
小学阶段,开始女性的智力优于男性的智力,到青春期,女性的智力发展优势开始下降,男性智力逐渐优于女性(1分)
⑵智力分布不同
女性的发展较为均匀,男性在智力发展分布上智愚两端比女性多(2分)
2.男女两性智力发展上的不同优势
感知能力方面:男性的视觉能力特别是视觉的空间能力明显优于女性,
女性的听觉能力特别是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能力明显优于男性
记忆能力方面:男性意义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3分)
思维能力方面:男性多偏向于逻辑思维,女性多偏向于形象思维
言语能力方面:中小学阶段,女性的言语能力优于男性(4分)
(二)兴趣的性别差异
男性注意多指向于物,女性注意多指向于人
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的抱负水平(5分)
(三)自信心的性别差异
女性的自信心低于男性(6
分)
(四)行为的性别差异
侵犯性上,男性强于女性
支配性上,女性更易受他人影响,易被说服,易受暗示,也易产生从众行为
合作性上,女性多于男性(7分)
二、儿童性别差异的教育措施
(一)发扬优势,克服劣势(8分)
(二)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9分)
(三)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10分)
(四)具体对象具体分析(11分)
(五)教育儿童正确认识自己(12分)
(六)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一边倒”的传播(13分)
2、试述评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2分)
答:一、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适应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实现,个体就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

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4分)
二、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1.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5分)
2.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平衡(6分)
三、儿童心理(思维)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7分)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8分)
评价:
优点:1.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都有着重要的突破意义,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他的理论对儿童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10分)
缺点:1.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

2.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可能混淆了儿童的能力和表现。

3.他的理论忽视了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和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语言的重要意义。

(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