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0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讲)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情纵览
考纲概要考纲解读高考考情
1.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Ⅱ);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Ⅱ).1.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与复原;
2.理解物质跨膜运
输的方式。
1.2016上海卷
(3)、2016天津卷
(1)
2.2016海南卷(1)、
2016海南卷(5)、
2016新课标Ⅰ卷
(2)、2016江苏卷
(2)、2016江苏卷
(6)、2016浙江卷
(1)、
考向导航
考向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原理
(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
①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②细胞质:有一定浓度,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细胞失水皱缩。
(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例1】(2016年天津卷,1)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试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答案】B
【变式训练1】(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
B.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C.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且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大于0
D.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且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小于0
【答案】A
【误区警示】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考向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物质浓度与跨膜运输的关系
(2)O2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的关系
【例2】(2016年海南卷,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正确;膜蛋白参与协助扩散过程,B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C正确;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D正确。
【答案】B
【变式训练2】(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周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其吸收肠腔中低浓度
的葡萄糖,有关图示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和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Na+进入和转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都是协助扩散
【答案】D
【知识拓展】区分不同“膜”的特点
(1)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具有活性的生物膜。
它具有半透膜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主动选择性,对物质的吸收与否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因此不能将生物膜看作单纯的半透膜。
(2)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如常见的半透膜有动物的膀胱膜、肠衣、鸡蛋的蛋壳膜等。
水、葡萄糖等较小的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蛋白质等较大的分子不能通过.
(3)核膜是双层膜,将细胞的核、质分开,由于其上有核孔,mRNA 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过核膜。
考点速记
1.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依赖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浓度差。
2.动物细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4.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它们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消耗能量,但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5.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6.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它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靠ATP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