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冀晓丽华中师范大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用多元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思路
(一)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主要完成三个任务:1.初步了解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基本内容。

2.总结出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3.查找相关史料说明史实。

(二)课中教学设计
1.教学设想
遵循教研组设定的“载学以纲、学生认知、学科特色、师生共赢”的新课改理念,围绕“问题探究法”逐步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课程学习变成师生互动、自主探索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

同时强调历史学科学习中强调多角度分析、论从史出的重要性。

具体问题分析中,简单问题以学生展示为主,简单处理。

重点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讨。

问题处理力争做到详略得当。

2.学生展示
基于课前教师的作业布置,对于简单问题如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鸦片战争前中英力量的对比等问题,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注意点评和鼓励,最终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总结性发言。

3.重点问题处理
本课需要教师重点处理的就只有一个问题:鸦片战争的影响,而且是从多种史观出发,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先对问题进行大体分析。

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小组进行总结发言。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要根据高中历史学习特点,淡化革命史观下对鸦片战争的认识,着重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分析,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开始。

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论从史出、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特点(三)课后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新的视角让学生进行分析比如现代人和道光时期的人对鸦片战争对《南京条约》的理解是否相同?并找出史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