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往赋第五段赏析【明代】俞允文骈体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乃独往而敬吊兮,重愁苦而哭之魂焉。所丽而汨徂兮,孰下招 绍古而敶辞。吁嗟乎夫子之耿介兮,包环行以自奇。
……………………………………………………… ………………………………………………………
嘉靖三十八年,俺答进犯潘家口长城,滦河以西,遵化、迁安、蓟州、玉田告急。御史王渐、方 辂于是弹劾王忬等人的失职之罪。明世宗大怒,严厉责问了王忬,令停俸思过。至五月,方辂再 次复弹劾王忬失策者三,可罪者四,皇帝遂下令逮捕王忬及中军游击张伦下诏狱。 王忬下狱后, 他的儿子王世贞辞官赶赴京城,与弟弟王世懋每天拜伏在严嵩家门口,涕泣求饶。严嵩一边暗中 操纵王忬的案件,一边假言安抚两人。两人又穿着囚服长跪在道旁,拦住权贵的车驾,乞求援助。 刑部有官员认为王忬也有功劳,可以判戍边,但明世宗亲手批示:“诸将皆斩,主军令者顾得附 轻典耶?”改论斩。 第二年冬天,王忬被斩于西市。王忬的儿子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相泣号 恸,持丧而归。 穆宗即位,隆庆元年,世贞、世懋伏阙为父论冤,得以昭雪。THANK YOU!来自国学 骈体文悼往赋
第五段
明代 俞允文
作品赏析
• 少司马王公即王忬 • 王忬,出生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王氏家族。父王倬,任兵都右侍郎,以谨厚称。王忬嘉靖
二十年(1541年)进士,才学通敏,为时所重,授行人,迁御史。劾罢东厂太监宋兴,有政 声。继巡按湖广,二十九年,复巡按顺天,筑京师外郭(永定门城),修通州城,筑张家湾大 小二堡。当年,鞑靼部首领俺答进犯古北口,以御史巡按顺天疾驰御之。三十一年,出抚山东, 甫三月,以浙江倭寇告急,出任提督军务,巡抚浙江及福、兴、漳、泉四府,任用俞大猷、汤 克宽等,立有战功。 未几,王忬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加兵部右侍郎,代苏辽总督,不 久,进右都御史。而王忬的儿子王世贞复失欢于严嵩子世蕃,值忠臣杨继盛死,世贞又经济其 丧,严嵩父子大恨之。 • 庚戌之变因指挥得当,王忬立下奇功,连升五级超擢为右佥都御史出抚山东。后巡视浙闽,进 右副都御史,任用俞大猷、汤克宽、卢镗等,率军于普陀山大破倭寇,杀、俘数千,溺亡无数。 后巡抚大同,加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斩虏八百。后因与严嵩恩怨下狱,次年被杀。
• 王世懋(1536年6月14日——1588年8月5日),字敬美,别号麟州,时称少美, 汉族,明苏州府太仓人(今江苏太仓)。嘉靖进士,累官至太常少卿,是明代文 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之弟,好学善诗文,著述颇富,而才气名声亚于其兄。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俞允文,字仲蔚,生于正德八年癸酉(1513年)六月十七日,卒于万历七年己 卯(1579年)八月四日。世为昆山人。父俞璋,举正德辛未(1511年)进士, 授嘉兴府推官,复迁湖州、泉州二郡,所至以平恕称,擢南京大理寺评事,嘉 靖三年以疾卒于官。时允文12岁,与兄允升、弟允济同奉母还昆山。允文性至 孝而聪慧,年十五作《马鞍山赋》,人争称之,名动乡里。允文自幼喜好文艺, 游心古文辞,临摹法书,然不喜科举业;对《周易》有所探究,17岁奉母命, 以《易》学出试郡学。时吴郡别驾李浙见其文,誉之为“神龙天马”,荐于督 学章衮,遂补为郡庠弟子员。时朝廷有人建议,谓《春秋》、《礼记》二经传 习者乏人。遂令各地督学使者选择高才生员,以授二经。时允文在选,乃改读 《春秋》。而允文对科举文章已极厌烦,几次欲退学,因母命难违,只好暂留。 其时对诗古文及书法仍多倾心。当时苏州才艺之士聚集,对允文亦多影响。邑 中前辈吴中英,博学才高,喜嘉掖后进,见允文《晚山庭》诗云:“黄鹰独过 山庭暮,欲语不语颜色苦。岸高青草叫乱蛙,风急渔船暗灯火。”称赏不绝, 遂订忘年之交。
作品赏析
•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于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 卒于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 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 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 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 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 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 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 ………………………………………………………
嘉靖三十八年,俺答进犯潘家口长城,滦河以西,遵化、迁安、蓟州、玉田告急。御史王渐、方 辂于是弹劾王忬等人的失职之罪。明世宗大怒,严厉责问了王忬,令停俸思过。至五月,方辂再 次复弹劾王忬失策者三,可罪者四,皇帝遂下令逮捕王忬及中军游击张伦下诏狱。 王忬下狱后, 他的儿子王世贞辞官赶赴京城,与弟弟王世懋每天拜伏在严嵩家门口,涕泣求饶。严嵩一边暗中 操纵王忬的案件,一边假言安抚两人。两人又穿着囚服长跪在道旁,拦住权贵的车驾,乞求援助。 刑部有官员认为王忬也有功劳,可以判戍边,但明世宗亲手批示:“诸将皆斩,主军令者顾得附 轻典耶?”改论斩。 第二年冬天,王忬被斩于西市。王忬的儿子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相泣号 恸,持丧而归。 穆宗即位,隆庆元年,世贞、世懋伏阙为父论冤,得以昭雪。THANK YOU!来自国学 骈体文悼往赋
第五段
明代 俞允文
作品赏析
• 少司马王公即王忬 • 王忬,出生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王氏家族。父王倬,任兵都右侍郎,以谨厚称。王忬嘉靖
二十年(1541年)进士,才学通敏,为时所重,授行人,迁御史。劾罢东厂太监宋兴,有政 声。继巡按湖广,二十九年,复巡按顺天,筑京师外郭(永定门城),修通州城,筑张家湾大 小二堡。当年,鞑靼部首领俺答进犯古北口,以御史巡按顺天疾驰御之。三十一年,出抚山东, 甫三月,以浙江倭寇告急,出任提督军务,巡抚浙江及福、兴、漳、泉四府,任用俞大猷、汤 克宽等,立有战功。 未几,王忬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加兵部右侍郎,代苏辽总督,不 久,进右都御史。而王忬的儿子王世贞复失欢于严嵩子世蕃,值忠臣杨继盛死,世贞又经济其 丧,严嵩父子大恨之。 • 庚戌之变因指挥得当,王忬立下奇功,连升五级超擢为右佥都御史出抚山东。后巡视浙闽,进 右副都御史,任用俞大猷、汤克宽、卢镗等,率军于普陀山大破倭寇,杀、俘数千,溺亡无数。 后巡抚大同,加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斩虏八百。后因与严嵩恩怨下狱,次年被杀。
• 王世懋(1536年6月14日——1588年8月5日),字敬美,别号麟州,时称少美, 汉族,明苏州府太仓人(今江苏太仓)。嘉靖进士,累官至太常少卿,是明代文 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之弟,好学善诗文,著述颇富,而才气名声亚于其兄。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俞允文,字仲蔚,生于正德八年癸酉(1513年)六月十七日,卒于万历七年己 卯(1579年)八月四日。世为昆山人。父俞璋,举正德辛未(1511年)进士, 授嘉兴府推官,复迁湖州、泉州二郡,所至以平恕称,擢南京大理寺评事,嘉 靖三年以疾卒于官。时允文12岁,与兄允升、弟允济同奉母还昆山。允文性至 孝而聪慧,年十五作《马鞍山赋》,人争称之,名动乡里。允文自幼喜好文艺, 游心古文辞,临摹法书,然不喜科举业;对《周易》有所探究,17岁奉母命, 以《易》学出试郡学。时吴郡别驾李浙见其文,誉之为“神龙天马”,荐于督 学章衮,遂补为郡庠弟子员。时朝廷有人建议,谓《春秋》、《礼记》二经传 习者乏人。遂令各地督学使者选择高才生员,以授二经。时允文在选,乃改读 《春秋》。而允文对科举文章已极厌烦,几次欲退学,因母命难违,只好暂留。 其时对诗古文及书法仍多倾心。当时苏州才艺之士聚集,对允文亦多影响。邑 中前辈吴中英,博学才高,喜嘉掖后进,见允文《晚山庭》诗云:“黄鹰独过 山庭暮,欲语不语颜色苦。岸高青草叫乱蛙,风急渔船暗灯火。”称赏不绝, 遂订忘年之交。
作品赏析
•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于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 卒于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 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 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 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 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 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 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