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造型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层 50%、 多 层与高层
独立居住建筑、少户底 层居住建筑:注重单体 本身的造型个性。 低、多层集合居住建筑: 注重适当规模群体的整 体造型。 高层居住建筑:根据其 在城市空间中的标志作 用,注重群体组织形式、 轮廓线处理。
2.3 从建构内,外空间界面的角度去造型
居住用地在城市各类用地中占有约1/3的比重。故而其对城市整体面貌的作用 十分巨大。 居住者的生活行为和心理需求决定了其经常在居住建筑的内外空间之间切换, 从建构居住建筑内、外空间界面的角度进行居住建筑造型设计表现了建筑师对生 活空间的关注和对居住需求的更加全面的应对。
2.7 造型宜考虑恰当的含义表现
虽然居住建筑是一种典型的实用型产 品,但由于其渗入了社会影响因素、建 筑师的个人因素,他总以一种有意或无 意的方式反映出时代生活内容的精神观 念。
六甲集合住宅
03
居住建筑 造型设计方法
3.居住建筑造型设计方法
1 2
基本内涵 基本原则
3 4
体块形式 建筑细部
3.1 基本内涵
b
通过过渡体衔接:连接自然,可以 保持被连接体各自的独立完整的建 筑造型。
3.4.3 虚与实
1 2
“虚”指的是立面上的空虚部分如 玻璃、门窗洞、门廊、空廊等,它 们给人不同程度的空透、开敞、轻 盈的感觉。 “实”指的是立面,上的实体部分, 如墙面、屋面、栏板等,它们给人 以不同程度的封闭、厚重、坚实的 感觉。。 处理手法 a.通常处理上是以虚为主或以实 为主; 以强烈的虚实对比达到重点 突出的效果。 b.也有虚实交错布置的做法, 按一定的规律连续重复的虚实布置 造成某种节奏和韵律效果。
3.3.2 异形体块
建筑异形体块的造型总是花样百出, 往往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人们极大 的关注。并且异形体块的造型体现 了严格的比例尺度和严谨的科学性。 异形体块将不规则图形组建或穿插 在一起,从不同的立面看都成独立 体系,既加强了建筑造型的表现力, 又营造了不同的视经济性
50% 功能性
不能破坏居住 建筑内部空间适用 的舒适性要求、安 全性要求,要尊重 内部空间对外部造 型的约束,如进深、 开间、层高等。
选用的结构类 型、建筑材料、施 工方法应考虑居住 建筑总体造价。
外部造型 设 计涉及的住栋构成 元素,如窗、阳台 楼梯间等应符合人 们使用的功能。
2.2 造型应从审美距离的角度营造适宜的尺度
3
3.4.4 凹与凸
1
立面上的凹进部分,凸出部分,大都是使用上、结构构造上的需要形成的。 立面上通过各种凹凸部分的处理可以非富轮廓,加强光影变化,组织节奏 韵律,突出重点,增加装饰趣味等等。
Thank you
小组成员:潘舒婷(3160812229) 李瑞晨(3160812208) 卓玥 (3160812221) 李承东(3160812225) 林祐立(3160812227)
道路 50%性 质 与宽度
城市街道:注重 居住建筑整体造型 以及沿街居住建筑 底层建筑与街道共 同构成的街道氛围。 小区内部街道:注 重建筑底层处理与 环境要素的融合。
不同大小和 50% 性质的空间 界面
小邻里围合界面:注重入口、 底层的细部处理,营造亲切 的居住环境。 开放空间围合界面:注重多 栋居住建筑造型的整体性, 对具有活动中心场所性质的 公共空间加以烘托。 吸引点的空间界面:对于小 区入口、重要的对景居住建 筑等,可采取特别的处理。
异形体块不仅仅以不规则的造型来 表现,一些规整的造型同样也可以 表现。再辅以不同的材料或色彩, 使其建筑更加别具风格。
3.3.3 仿生体块
1
2 3
仿生建筑是将大自然里面的生物抽 象化,使其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 务,也更易建造。
仿生体块建筑往往在外观上更具有 视觉冲击力,除了要使用不同的材 料、不同的颜色来表现外,还要体 现其动感性,象生性等。
美的表现形式
美的表现有两种形式: “纯粹美”,“理性美”。 纯粹美的概念来自于康德, 指纯粹的形式美 。 理性美,指美所具有的人 文性质。美的事物应符合 人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世界 的知性需求以及人与自然 共存的感性需求。
02
居住建筑 造型设计原则
2.1 造型应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
50% 实用性
纯粹美意指居住建筑造型 美的客观性质,即组成居 住建筑外部造型的各要素 进行排列组合、色彩搭配、 光影处理后所应具有的某 些“美”的特质。 理性美应在前文的认知基 础上,从居住建筑的本质 特征、发展方向特定类型 和自然人文环境中挖掘恰 当的表现方式。 并且它们也是居住建筑对 美而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
定义: 建筑师利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满足建筑功能目的的同时,在建筑创作中用 建筑构图的规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与加工,综合反映建筑的环境布局、空间处理、外部 形象,称之为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的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空间形象和表皮。
3.2 基本特点
建筑造型首先是为了服务于建筑的基本功能。 建筑造型与建筑的物质材料、结构技术、施工方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艺术的表现是通过一定的建筑语言,如空间和形体、比例和尺度、色彩和质感等方面 成的艺术形象,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 建筑造型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表现出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3.3 体块生成
仿生体块
3.3.1 矩形体块
1
2 3
规整的矩形体块形象往往能营造一 种庄重沉稳的氛围,但各个矩形体 块还可以具体采取不同的造型搭配 在一起。
虽然建筑的矩形体块造型较为简洁, 但却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的造型来衬 托,使之形象丰富。
建筑师们往往利用它们营造空间氛 围,并结合建筑的周边环境来表现 并加强建筑的造型,这使建筑与周 边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也突显了矩 形体块建筑的造型,两者相得益彰。
住宅建筑 造型设计
Architectural modeling design
1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观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原则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方法
目录
CONTENT
2
3
01
居住建筑造型 设计的美学观
1. 居住建筑的美学观
居住建筑的美
美的认知
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说, 是指能使人产生审美愉 悦的事物。美的事物, 应具有一定的客观属性, 如和谐、比例、匀称等; 另一方面,“美”也是 人们的理性判断的结果。
福州旧民居
福州现住宅
2.5 造型应与环境相结合
建筑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考 量,只有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的建筑才是 真正成功的。 流 水 别 墅
2.6 住宅造型应体现生态理念
由于住宅造型必然涉及材料选择和室内外界 面转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理念的重要载体。兼 顾建筑美学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绿色经济 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持、绿 色环境为标志而进行的住宅造型,甚至能够成为 充满思想活力和当代急速特色的新城市景观。
仿生建筑体块不单单是象征或模仿 自然界的事物,他还具有隐喻的深 刻内涵,给人启发。不同的仿生建 筑体块会带给人不同的体验。
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
3.3.4 体块穿插
体块穿插的建筑形式往往是规则的 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的建筑体块穿插 在一起,其造型既可以规整也可以 多变。 很多时候,建筑的构成符号如窗户、 入口、墙面等内容都会影响建筑的 整体效果,而附属在建筑不同的体 块之上的这些符号,又会给人传达 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体块穿插组合 在一起,或同一形状不同尺度的体 块穿插组合在一起,或同一形状、 不同尺度的体块装饰不同的符号, 同样会使建筑的造型在整体上有所 不同。
1
2
3.4 建筑细部
凹与凸
3.4.1 转折与转角
常见的处理方式:在转角地段,顺着自然地形做 等高转折处理。
a
b c
转角地段,以主副体相结合的建筑 体型。
以局部升高的塔楼为重点的组合体 型。
以局部升高的塔楼为重点的组合体 型。
3.4.2 联系与交接
通常的处理方式:
a
直接交接:连接紧密,整体性强。
2.4 造型应与工程技术密切配合
居住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与 建造的工程技术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域的居住建筑也因 各种所运用的工程技术的不 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 一方面,居住建筑的造型应充分尊重建筑材料、结构技术本身固有 的逻辑性。 另一方面,工程技术应与造型处理的要求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尤 其是建筑构造、节点大样的技术设计应详加斟酌。 只有依赖工程技术,居住建筑造型才能最终得以实现,二者是相辅 相成的,造型必须尊重工程技术的固有特性,而造型对工程技术提出 的要求也会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