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共6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
一、复习与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4自然段,了解到战争时期,几发炮弹落在孤儿院,有个小姑娘受伤严重,输血迫在眉睫。

在这紧要关头——
生:阮恒主动献血。

师: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是通过他的表情、动作流露出来的。

阮恒在献血过程中,有些什么内心活动和表现呢?让我们走近这个可爱小男孩的内心世界。

【评析】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故事情境中,唤起学生对小姑娘安危的关注,拨动学生心弦。

二、汇报与质疑
师:自由读课文第5~10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阮恒神情、动作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惑?(生读书)
生:阮恒一只小手举起来,为什么忽然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呢?
生:在献血过程中,阮恒为什么一动不动呢?
生:在献血过程中,阮恒为什么要哭呢?
生:阮恒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呢?
师:是啊!阮恒的表现为什么这样怪呀?同学们,请你在课文第12~14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自读课文)
【评析】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有益于启迪学生心智,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作与探究
1.感悟阮恒献血前的内心活动
师:同学们,这些句子中哪些是描写阮恒献血前的表现的?
生: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师:在“举起手,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手”中,这两次“举起手”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次是颤抖地举起手,第二次举手没有颤抖。

师:从“颤抖”这个词语,让我们体会到阮恒内心的紧张、害怕、犹豫不决,这时他又在想什么呢?
生:我会死去的。

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生:下定决心,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活小姑娘。

师:同学们,阮恒举起的仅仅是一只小手吗?不!他举起的是别人的生命,却因此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抉择对于年少的阮恒实在太沉重、太艰难,能不犹豫、徘徊吗?请你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师:这就是朋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难道不懂珍爱生命吗?当他颤抖地举起手时,脑海里定格的是——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错误认为挽救别人生命就意味着舍弃自己生命。

这时他在内心大声呐喊——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即便要舍弃自己生命,他还是坚强地举起手,此刻他心中唯一的想法还是——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是啊,的信念激励着他、“她是我的朋友”支撑着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再三考虑做出的决定。

因为小男孩有了真实的心理,才有了真实的表现,因为真实而感人。

让我们一起再感动地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2.感悟阮恒献血中的内心活动
师:献血时阮恒又有怎样的表现?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或几句,运用上述方法细细品味,用心感受。

生:献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他很紧张、很害怕。

师:那么,他在想什么?
生:我得好好配合医生,快快抢救我的朋友。

师:为了不影响献血,阮恒默默坚持着。

带着我们的敬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生: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师:是啥意思“啜泣”
生:啜泣就是抽抽搭搭地哭。

阮恒很害怕、很紧张。

师:这里是怎样写他“啜泣”的?
生:他只“啜泣”了一下。

师:虽然只“啜泣”了一下,但也能让我们体会到阮恒的害怕和紧张。

阮恒怕什么?他为什么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生:阮恒全身颤抖是因为恐惧,但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恐惧。

生: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师:他怕什么?此时他又在想什么?
生:因为他想到自己献血后就会死去,所有他才呜咽、才害怕。

此时他仍然想的是“友情第一”。

生: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他为什么这样?
生:阮恒泣不成声,可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

在死亡越来越临近时,阮恒想得更多的还是“友情第一”。

师:这是一个多么重友情的阮恒啊!请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对他的敬意。

(生读)
师: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越来越害怕的阮恒,也越来越坚强了。

是什么力量让他这么坚强?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是啊,阮恒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挽救女孩生命的重担。

献血时,他在心中一次次告诉自己——(生接读)“她是我的朋友”。

【评析】此环节教学,从扶到放地大胆让学生运用已有学习方法自学,
教师顺学而导,导在关键处,达到了深化中心、升华情感的目的。

四、延伸与总结
师:同学们,无论是献血前还是献血时,阮恒一直以为自己献血后会死去。

他的这种想法对吗?
师:同学们了解了献血知识,请看看课文第11自然段,如果你是医生,你想怎样安慰阮恒呢?
生:不要害怕,从你身体里只抽出少量的血,不会影响你的健康,你就放心吧。

生:不用害怕,你不会死的。

生:别害怕,献一部分血,对你的生命没有威胁。

师:瞧,听了医生的话,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评析】这里补充献血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而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放在最后,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文本,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先为阮恒捏一把汗,然后揭谜底,原来一场虚惊!
师:真是虚惊一场啊!可是小阮恒不懂献血知识,他真是以为献血后会死去,但他还是愿意这么做,只因为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生读)“她是我的朋友”。

他只是在为朋友献血吗?不!为了朋友,他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份多么高尚的友谊啊!这不禁让老师想到一首歌曲《永远是朋友》。

(课件播放)
师:同学们,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别忘了——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同学们,当朋友受到挫折需要鼓励时,别忘了——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同学们,当朋友遇到危险需要救助时,别忘了——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同学们,让我们真诚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让世界充满爱!这堂课就要结束了,可是真情传递还将永远继续。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