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信息解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信息解读题
信息解读题
例1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继成都、南京、大连、福州、厦门之后,昆明再次爆发抵制PX 化工项目的游行活动,PX甚至被人们贴上“剧毒物质”、“致癌物质”的标签,导致国人闻之色变。
PX是“对二甲苯”(para﹣xylene)的英文缩写,化学式是C8H10。
PX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是否像舆论所说的如此可怕?请阅读下列信息:
PX 的性质①无色透明液体;②熔点13.2℃、沸点138.5℃;③密度0.86g/cm3;④有芳香气味;
⑤可燃;⑥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在致癌性上,按国际惯例属于第三类致癌物,即缺乏证据证明其具有致癌性;⑧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爆炸极限为1.1%~7.0%)。
对人体危害小;从燃烧产物看,PX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几乎没有危害;从PX用途看,应用广泛,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经济和社会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PX对人类有利有弊,应该合理利用、趋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答案(1)有机物(2)①②③④⑥(3)密封保存,严禁烟火(4)2C8H10+21O2===
点燃16CO2+10H2O (5)PX既有利又有弊,应该合理利用
例 2 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镍的化
学价为+2价,因此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2)①硫酸镍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镍沉淀和硫酸钠。
②因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故其现象为产生绿色沉淀(或有绿色固体生成);硫酸镍溶液显绿色,而硫酸钠溶液为无色,故还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绿色变为无色。
答案(1)Ni(OH)2
(2)①NiSO4+2NaOH=Ni(OH)2↓+Na2SO4②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例3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山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
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
质。
(2)
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结合成水分子。
由此可见:得到同一物质,运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能不同。
分析(1)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性质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CO与CO2的分子结构不同,即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所以CO与CO2的性质不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溶液都呈碱性,碱性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原因是碱性溶液中都含有OH-。
(2)图1反应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图2反应前后氯离子和钠离子不变,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答案(1)原子结构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合理即可) 分子结构不同(或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合理即可) 都含有OH-(2)2H2+O2点燃2H2O H+ 和OH-例4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
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
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____________的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
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 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分析【提出猜想】硫酸铜溶液中含有S、O、Cu、H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它们可能形成SO2、O2、H2气体。
【方案设计】(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气体收集起来,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SO2与Ca(OH)2反应生成CaSO3沉淀和H2O;
(3)若不将气体干燥,水蒸气进入热的玻璃管,可能使玻璃管破裂。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通入a气体,后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止空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发生爆炸;C装置中CuO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具有还原性的H2。
【思维
拓展】根据铁的性质可知,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在硫酸铜溶液只能有H2SO4存在。
答案【提出猜想】质量守恒定律
【方案设计】(1)将气体收集起来,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2)SO2+Ca(OH)2=CaSO3↓+H2O (3)玻璃管破裂
【实验探究】排净装置内的空气H2
【思维拓展】H2SO4
强化训练
1.肼(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
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N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热。
下列有关N2H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密封保存
B.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可用作燃料
D.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2.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例如甲醇燃料电池,它是由甲醇(CH3OH)、氧气和强碱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可用作手机电池。
该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2CH3OH+3O2+4NaOH放电2Na2CO3+6H2O;
2Na2CO3+6H2O充电2CH3OH+3O2+4NaOH
则下列有关甲醇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等量的甲醇通过燃料电池释放的电能比其通过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多
B.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燃烧的现象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NaOH溶液既可增强导电性,又有利于碳元素转化为碳酸盐
D.该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变成化学能,溶液的碱性增强
3.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在化合物中显+1价。
下图是周期表中的信息及4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图A中数值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E 中,_____和______(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______(填编号)属于离子。
(3)LiMnO2是一种电极材料,其中Mn的化合价为________。
(4)用化学符号表示:①锂离子________;②
两个锂原子________;③氢氧化锂________。
4.亚硝酸钠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常用做肉类食品的添加剂。
亚硝酸钠呈碱性,容易被误食,过量食用会中毒,因而用量严格限制。
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区分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1)锂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6.941(或其他合理答案) (2)D E D (3)+3 (4)①Li+②2Li ③LiOH 4.(1)要密封保存(2)把亚硝酸钠和食盐分别溶于水,滴入酚酞,变红的是亚硝酸钠(或把亚硝酸钠和食盐分别溶于水,分别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食盐)
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