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加有植物油和苏丹III的试管会出现橘黄色
B.加有淀粉溶液和碘-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会出现蓝色
C.加有蛋白质、蛋白酶和双缩脲试剂的试管会出现紫色
D.加有葡萄糖溶液和斐林试剂的试管振荡后会出现砖红色
2. 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A. 酵母细胞
B. 原核细胞
C. 动物细胞
D. 植物细胞
3. 其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①体温调节发生变化
①血糖含量发生变化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①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
A. ①①①
B. ①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4. 下列几则广告语中有几条存在科学性错误()
①某纯天然谷物食品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可大量食用
①某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①某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21种必需氨基酸
①某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Fe、Zn等微量元素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5. 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
A.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
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
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
D.婴儿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
6. 科学家近日在印尼婆罗洲发现,蝙蝠栖息在猪笼草的捕虫囊中。
这种异于寻常的生存方式,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猪笼草得益于蝙蝠粪便中的营养素,而蝙蝠则安全的藏匿于植物的捕虫囊中。
下列关系中较适合蝙蝠与猪笼草的是()
A. 原始合作关系
B. 竞争关系
C. 互利共生关系
D. 寄生关系
7. 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之比为()
A.1:2:4
B.1:2:2
C.1:1:2
D.1:4:4
8. 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①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①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①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其生长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ZW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ZW个体为雄性,ZZ个体为雌性
B. 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外孙女的概率为0
C. 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她的父亲或母亲
D. 男性秃顶比女性常见,秃顶的性状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
10.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人体细胞内DNA分子复制可发生在线粒体中
C. 蓝藻内[H]与O2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D. 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酒精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11. 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高峰,然后才有可能下降
12. 如图曲线a和b不能用于表示
A.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液浓度和吸水能力的变化
B.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有机物种类和干重的变化
C.动物细胞体积与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变化
D.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13. 下图为植物细胞质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转运过程中H+-ATP酶不发生形变
B.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
C.抑制细胞呼吸不影响H+的转运速率
D.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也会发生图示过程
14.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病机制是患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AMA)能与胆管上皮细胞(BEC)表面的受体结合,通过胞吞转移至细胞内,干扰了线粒体的功能,最终引起BEC凋亡。
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BEC的线粒体上可能存在AMA抗原
B.该病在免疫学上属于过敏反应
C.患者临床可能表现乏力和肌肉酸痛
D.该过程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
15. 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为:生长素通过细胞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进一步信号传递促进质子泵基因的表达,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可将H+从膜内运到膜外,使细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从而有利于伸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伸长生长的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
B.据题意分析,生长素通过细胞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生长素
D.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研究发现,脱落酸(ABA)可以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同时可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而ABI5蛋白可激活种子中脱落酸介导的基因转录,从而导致种子休眠。
细胞分裂素(CK)可以激活ARRs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ABI5基因的转录水平,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
赤霉素(GA)能够抑制DELLA 蛋白的合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注:→表示诱导或促进、表示抑制或阻遏
A. 由图可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种子萌发
B. 由图可知,ABA和G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C. 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较高,是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
D. 图示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7. 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18. 下图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液泡体积和细胞吸水能力的相关曲线。
不考虑细胞失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点时,细胞液浓度小于此时的外界溶液浓度
B. 若适当增大外界溶液浓度,则A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C. 液泡体积为V1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 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导致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19. HIV病毒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从而实现入侵T细胞。
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 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D4分子是一种受体分子,其成分最可能是糖蛋白
B.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逆转录酶,导致HIV无法增殖
C. HIV侵染胎儿的T细胞会引发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D.红细胞中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
20.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
B.若图①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①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图①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小窝(下图)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
(1)小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_____,其中主要的蛋白是小窝蛋白。
小窝蛋白在_____上合成,然后由_____和高尔基体加工,通过_____转运到细胞膜上,成为膜蛋白,这个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的结构特点。
(2)据图分析,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是_____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端均位于细胞的_____中。
(3)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
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上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可知_____。
(4)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_____结构改变,小窝会变扁平,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22. 研究人员对某生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
图2中细胞类型划分依据为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卵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及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是______。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在图2的细胞类型______和______中体现。
(3)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有染色单体的细胞类型是______。
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4)图2中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性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性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
从产生配子的情况分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是_____。
23. 看图填空
(1)图中[3]的结构名称叫_______________,它是由[ ]__________的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而成的。
(2)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线粒体内有许多种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酶。
24.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
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来源于细胞器a;e是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
由图示可判断: a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
(2)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和_____等。
(3)细胞器膜、______和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4)f过程表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特点。
25. 先天性聋哑的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此外还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隐性遗传,目前已明确的聋哑基因超过100个。
下列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聋哑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两对之间独立遗传,每对均可单独导致聋哑,且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导致5聋哑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其中可以确定含有两个致病基因的个体是________(填数字),可以确定只含有一个致病基因的个体是____________(填数字)。
(2)若5、6均携带两个致病基因。
①10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其含有三个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①若7与9结婚,后代表现为聋哑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B
3. D
4. A
5. D
6. A
7. B
8. A
9. C
10. B
11. C
12. A
13. B
14. B
15. A
16. BC
17. AD
18. BC
19. BC
20. ABD
21.
(1).磷脂
(2).核糖体
(3).内质网
(4).囊泡
(5).一定的流动性
(6).疏水
(7).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
(8).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主要在肽段1中
(9).空间
22.
(1).有丝分裂后期
(2).a
(3).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1:1
(4).b
(5).b
(6).bd
(7).bde
(8).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23.
(1).嵴
(2).线粒体内膜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有氧呼吸
24.
(1).高尔基体
(2).内质网
(3).线粒体
(4).磷脂(脂质)
(5).蛋白质
(6).细胞膜
(7).核膜
(8).一定的流动性25.
(1).X
(2).2
(3).3
(4).4
(5).1/5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