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儒道兼具的独特人格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兰被长坂 , 朱华冒绿池 ( !公宴 # ) 、 石榴植前庭, 绿 篇 # )、 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 ( !七哀 # )、 愿为比 叶摇缥青, 丹华灼烈烈, 璀采有光荣 ( !弃妇诗 # )等 , 诗 翼鸟, 施翮起高翔 ( !送应氏 ∀ 二 # )、 高念翼皇家, 远


45 气乃有老松格。 以 !白马篇 #为代表, 捐躯赴国难, 视
[ 2]
梁萧统 !文选 #卷十八成公子安 !啸赋 #: 逸气奋 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画得十分突出。最后写到 卷四十二曹丕 !与吴质书 # 公干有逸 由于 人神之道殊 , 洛神含恨赠 珰而去, 和诗人失意追 气, 但未遒耳, 其五言诗之善者, 妙絶时人 。 !文心雕龙 恋的心情, 有深厚的悲剧气氛。洛神虽有神的灵性和飘 ∀ 才略 #中: 魏文之才, 洋洋清绮, 旧谈抑之, 谓去植千 逸, 但她更具有人的个性, 美丽纯情, 活泼敏捷 , 天真热 里, 然子建思捷而才骄, 诗丽而表逸。
怀柔九州 ( !鰕 旦篇 # )、 文昌 )、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 !白马篇 # ) 死忽如归 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 渴望卫国立功甚至 等诗句, 同时又配以 凌 、 扬 、 登 、 置 等力量感 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 , 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 鲜明的动词, 高昂而具有感染力。十八世纪, 英国的经 神。 !杂诗 ∀ 五 #: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 ; !杂诗 ∀ 验主义者博克在 !关于我们的崇高和美的思想产生的哲 六 #: 烈士多悲心, 小人偷自闲。国仇亮不塞, 甘心思丧 学研究 #说: 力量也能形成崇高 , 因此, 曹植的诗中洋 元 等诗篇表现了诗人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 , 溢着一种粗犷、 激荡、 刚健、 雄伟的高昂气势和力量。但 抒发了诗人不甘闲居, 愿以身许国的壮志, 充满了慷慨 个别之处又搭配 悲 字, 如 高台多悲风, 朝日照北林 愤激的情调。所以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是充满追求和反 ( !杂诗 ∀ 一 # ) 、 高树多悲风 , 海水扬其波 ( !野田黄雀 抗, 富有气势和力量, 这就形成了 骨气奇高 的一面。 行 # )两句, 这种浓烈的慷慨悲凉的笔调构成一种空前巨 再如: 前者有昂扬向上、 自强不息之骨, 与原始儒学之人 大的、 动人心扉的 力 , 他在诗中忧天下不得统一 , 忧民 文精神相通; 后者有超旷逍遥、 睥睨万物之气, 与老庄哲 众不能休养生息, 正是 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 学之精神境界相系。故钟嵘评子建诗歌曰 骨气奇高 , 俗怨 , 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概而多气也 的建安诗坛基 此之谓也 调
[ 4]
, 用皓发描绘老人的仙逸之气。
直的文学家。他一生酷爱读书与创作, 死后, 曹叡称赞 又如 !美女篇 #中描写女人 攘袖见素手, 皓腕约金环 , 他 自少至终, 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 ( !魏志 ∀ 陈 极写女人手腕的洁白, !杂诗 ∀ 四 #中的 时俗薄朱颜 , 思王传 # ) 。 谁为发皓齿 和 !洛神赋 #中的 丹唇外朗, 皓齿内鲜, 明 他的时代正是人的活动和观念逐渐摆脱完全屈从 眸善睐, 靥辅承权 都是描写女子的皓齿, 也表现了超越 于神学和政治的两汉经学、 谶纬之学的控制, 向重新寻 世俗的仙女形象。 找建立理论思维转变的阶段, 没有过多的统治束缚, 先 表现女性灵性飘逸的风貌, 还体现在 他的 !洛神 秦的名、 法、 道诸子, 重新为人们所探究, 新的世界观人 赋 #中。它熔铸神话题材 , 通过梦幻境界, 描写一个人神 生观同真正抒情的、 感性的纯文艺交相辉映, 形成了崭 恋爱的悲剧。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 新的艺术自觉的文艺审美思潮
[ 1]
。曹植的人生和创作 姿态和装束, 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 : 于是洛灵感焉 , 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 乍阴乍阳。竦轻 躯以鹤立, 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裂, 步蘅薄而流 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 声哀厉而弥长。 通过这些动作的
恰恰表现了这一时代特质, 兼具儒、 道思想精神, 构成了 他逸气纯、 骨气高的独特人格形象。 一、 道家的圣人之法 ∃ ∃ ∃ 逸气纯 涌, 缤纷交错。


43
曹植儒道兼具的独特人格魅力
唐 萍
(兰州城市学院 中文系, 兰州
提 要:
730070)
曹植是建安时期成就极高的作家 , 诗赋文不论数量还是质量 , 都堪称当时之冠 。 他的思想个性和文学作品 , 饱含 曹植 ; 儒道兼具 ; 逸气纯; 骨气高 I206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637( 2008) 03- 0043- 03
[ 7]
的文学创作的基调, 慷慨 的内容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辞赋均便利。 立身处世、 报国建功的志气, 壮志难酬的忧愤, 对人生目 标不懈的努力, 这一词语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较多 , 比如 秦筝何慷慨, 齐瑟和且柔 ( !箜篌引 # )、 弦急悲声发,
二、 儒家的君子之志 ∃ ∃ ∃ 骨气高 钟嵘 !诗品 #给予三曹文学以较高的评价, 他说 降 及建安, 曹公父子, 笃好斯文。 尤其对曹植的论述, !诗
体现了 雅好慷慨 的建安诗风, 另一方面又呈现着色泽 振之, 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 钟惺在 !古诗归卷七 #中 丰富 , 文采斐然的面貌, 在这一点上, 曹植是度越前人 评曰: 子建柔情丽质 , 不文帝, 而肝胆气骨, 时有魄磊 , 的, 在所有建安作家中, 也是突出的。唐白居易 !白孔六 似为过之。 可见曹植的诗文风格气势以及他的精神境 帖 #卷二十八 !纵逸 #: 皮日休 !七爱诗序 #每谓负逸气 界都是高的, 高度的才气, 高度的骨气 , 追求理想, 遭遇 者, 必有真放, 以李翰林为真放焉。 李翰林 , 李白。放, 料。曹植诗中描写色彩的诗句很多, 比如 绿萝缘玉树, 光耀灿相辉 (! 苦思行 # )、 披我丹霞衣, 袭我素霓裳 ( !五游 # )、 挥羽邀清风 , 悍目发朱光 ( !斗鸡篇 # )、 挫折后, 壮志不衰, 多愤激之情, 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 面, 他的作品中 高 这一字眼多次出现 , 例如 置酒高 殿上, 亲交从我游 ( !箜篌引 # )、 飞腾逾景云 , 高风吹 我躯 ( !仙人篇 # ) 、 高波凌云霄, 浮气象螭龙 ( !盘石 豪放不羁。凡有逸气者, 不循规蹈矩, 做诗往往出人意 与反抗 , 富有气势和力量, 这就形成了 骨气奇高 的一
道家的超脱与飘逸 , 又蕴含了儒家的昂扬向上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 形成了他逸气纯 、 骨气高的独特人格魅力 。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
三曹 是建安文学的时代典范, 而曹植的人生和 一的思想。 创作则表现得更为惊世骇俗。他出身帝王之家, 但却在 其一, 在他的作品中, 逸气的神韵体现在对色彩的 政治上遭遇压制迫害, 而恰恰是他的悲剧命运孕育了他 描绘之中, 如皓、 绿、 丹、 朱等。其中 皓 的使用频率较 作品澎湃的慷慨之音。曹植无论是在富足的贵族生活 高。比如描写人物, 皓 的意象充分表现了曹植诗歌的 的少年时期, 还是在遭受排挤打击的痛苦岁月里 , 他始 逸气神韵。比如他在 !苦思行 #中描写老人 中有耆年 终是那个时代最具有文学才华、 富有热情壮志、 纯真率 一隐士, 须发皆皓然
[ 3]
他的逸气具体 情, 情义深重, 这恰恰是诗人自我的写照。 其二, 在他的诗中, 皓 还表现了洁白、 光明的意
表现为超迈的逸才, 过人之才; 他的作品是一篇篇逸品,
超脱绝俗的诗品。他的魅力是飘逸的、 纯真的、 超出自 象。 !法言 ∀ 渊骞 #: 明星皓皓, 华藻之力也与 ? !诗 ∀ 我的、 超出尘世之 外的, 与 !庄子 #中经 常出 现的 至 陈风 ∀ 月出 #: 月出皓兮。 皓 在古诗中往往形容月 人 、 真人 、神人 等一样, 都是道家的理想人格的代 亮的皎洁明亮。曹植的作品中描写月亮的诗句 , 显示了 言人 , 其精神实质是摆脱事务利害乃至仁义礼乐的外在 诗人内心纯洁, 眼明心亮, 对现实看得真切, 但内心深处 束缚 , 超脱自然的、 社会的、 个人的种种局限, 从而追求 的纯真善良, 对政治理想的纯、 对亲情手足的纯 , 愈纯愈 一种形而上的逍遥之游 , 追求一种从心理到精神的自 受挫, 愈受打击, 但没有扼制诗人纯洁的才思。比如 : 由、 自然之境。后世陆游的 两公穷达何足道, 同是逸气 天月相始终, 流星没无精 ( ! 弃妇诗 # )、 明月照高楼 , 横清秋 , 恰是表现了陆轸、 李白归隐时自然与道和谐统 流光正徘徊 ( !七 哀 # )、 明月澄清 影, 列宿正 参差
44
甘肃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3 期
( !公宴 # ) 、 金石固易弊, 日月同光华 ( !远游篇 # ) 等 人在使用色泽的词语中, 特别喜欢用 绿 、 丹 、 朱 四句中, 主体景象都是天地、 日月、 星辰, 这些景物动中 等色彩。 丹 、 朱 同义, 可见诗人内心对亲人、 对朋 有静、 静中有动、 有声有色, 形成朦胧、 深远、 神秘的美, 么和谐、 从容、 美妙, 充满生命的活力, 没有尘世的喧嚣, 友都有一颗火热、 炽诚的心, 不怕遭受打击, 不怕猜忌 , 不群 ( !薤露行 # )。 绿 色的多次使用, 说明诗人期盼 这种氛围是融融的, 没有任何可怕的事物 , 一切都是那 不厌弃人生, 不逃避现实, 真正是 怀此王佐才, 慷慨独 这样的境界是曹植 于天地之外, 别构一种灵奇 (方士 和谐, 父子兄弟的和睦, 安定而有理想的生活。对于曹 庶 !天慵庵随笔 # ) 。恰是这种灵奇的境界使心灵和宇 植来说 , 最大的人生之 惑 , 恐怕就是: 压抑、 迫害他的 宙净化, 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 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 不是别人 , 而是他的亲兄长, 亲侄子。曹丕父子 , 不仅窒 味到宇宙的深境。 息了曹植的功业之志 , 而且剥夺了曹植与骨肉兄弟交通 其三 , 皓 还 有盛大、 旷达之 意。曹 植的包 容之 往来的自由。本来, 功名之愿难遂, 尚可从骨肉亲情中 心, 以及他不逃避现实的执着追求, 都溶化在天地万物 获到些许慰藉, 但这对子建而言是不可能的。因此, 导 之间 , 将生命与天地万物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诗人的超 致曹植人格焦虑的, 有两大心理来源: 一是功名之心, 一 凡激情, 在诗人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 天地无穷极, 是骨肉之情, 二者难分难解, 浑然一体地酿造着曹植的 阴阳转相因 ( !薤露行 # )、 飘摇周八泽, 连翩历五山 孤寂、 郁闷、 悲凉、 苦涩 %%曹植诗歌中用这些色彩鲜艳 ( !吁嗟篇 # )、 远游临四海, 俯仰观洪波 ( !远游篇 # ) 的词语描写自然 , 反映出他想摆脱内心世界的苦, 把自 这几句胸襟开阔的大气象描述, 开阔了视野, 让自己的 己纯洁的品性融化到外部世界, 澹泊无为自然 , 人与 感情充塞于天地之间。雨果曾说人的心灵世界比海洋 自然合一, 这正是他飘逸、 纯真自然的人格魅力所在 和天空都大, 那么曹植在作品中描述的这样的艺术大境 界则是诗人心灵大世界的客观外化
聆我慷慨言 ( !杂诗 ∀ 六 # )、 慷慨有悲心, 兴文自成 品 #评价更高, 卷上云: 魏陈思王植诗, 其源出于国风。 篇 ( !赠 徐干 # )、 慷 慨对 嘉宾 , 凄怆 内 伤悲 ( !情 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 , 情兼雅怨 , 体被文质 , 故知陈思 诗 # )、 慷慨有余音 , 要妙悲且清 ( !弃妇诗 # ), 这也体 为建安之杰。 曹植在诗歌上的成就李重华评论曰: 五 现了曹植的人生态度 ∃ ∃ ∃ 对生活的热情和爱恋, 对理想 言自汉迄魏, 得思王始称大成 ( !贞一斋话 # ); 钟嵘在 的不懈追求, 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 和肯定。 第四 , 曹植的诗 , 一方面感情真挚强烈, 笔力雄健, !诗品 ∀ 序 #中言: 陈思为建安之杰。 唐朝诗僧皎然在 !诗式 #中也言: 邺中诸子, 陈思最高。 张戒在 !岁寒堂 诗话 #里言 : 铿锵音节, 抑扬态度, 湿润清和, 金声而玉
[ 5] [ 6]

所以, 在中国诗歌史上, 他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
。这种境界也体 匠, 诚如曹丕 !典论 #曰 : 王粲长于辞赋 , 徐干时有逸
现了曹植的一种精神与气魄 , 既让主体骋目游怀于现实 气, 然粲匹也。 钟嵘曰 : 粲溢今古, 卓尔不群。 缪钺的 的大自然和想象中的自然, 从而领略自然的博大、 雄浑 !诗词散论 #中说: 五言诗为东汉时所产生之一种新 之美 , 这也 正是慷慨之志的显现。 !后汉书 ∀ 冯 衍传 体。建安、 正始之间 , 经曹植、 阮籍两大诗人之努力试 下 #: 独慷慨而远览兮, 非庸庸之所识。 慷慨 是他 作, 发为伟制, 证明此新诗体之于抒情言志, 较四言诗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