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五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放射性元素的衰变1.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
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
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
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
解析:选C 由放射现象中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结合在电场与磁场中的偏转可知②⑤是γ射线,③④是α射线,①⑥是β射线,故选C。

2.如图所示为探讨某未知元素放射性的试验装置,试验起先时在薄铝片和荧光屏之间有图示方向的匀强电场E,通过显微镜可以视察在荧光屏的某一位置上每分钟闪耀的亮点数。

若撤去电场后接着视察,发觉每分钟闪耀的亮点数没有改变;假如再将薄铝片移开,视察到每分钟闪耀的亮点数大大增加,由此可以推断,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为( )
A.β射线和γ射线B.α射线和β射线
C.β射线和X射线D.α射线和γ射线
解析:选D 三种射线中α射线和β射线带电,进入电场后会发生偏转,而γ射线不带电,在电场中不偏转。

由题意知,将电场撤去,从显微镜内视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耀的亮点数没有改变,可知射线中含有γ射线。

再将薄铝片移开,则从显微镜内视察到的每分钟闪耀的亮点数大大增加,依据α射线的穿透实力最弱,一张纸就能拦住,而β射线能穿透几毫米的铝板,分析得知射线中含有α射线,不含β射线。

故放射源所发出的射线为α射线和γ射线,D正确。

3.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头测定的方法。

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随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 )
解析:选C 设衰变周期为T ,那么随意时刻14C 的质量m =⎝ ⎛⎭
⎪⎫12m 0。

可见,随着t 的增长物体的质量越来越小,且改变越来越慢,很明显C 项图线符合衰变规律,故选C 。

4.14C 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 ,半衰期约为5 700年。

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 与12C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 的比例持续减小。

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古木的死亡时间距今约5 700年
B .12
C 、13C 、14
C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14C 衰变为14N 的过程中放出α射线
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 的衰变 解析:选A 设原来14C 的质量为M 0,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 ,则有M =M 0⎝ ⎛⎭
⎪⎫12,因为剩余质量为原来的12,故t T
=1,所以死亡时间距今为t =T ≈5 700年,A 正确;12C 、13C 、14C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故B 错误;14C 衰变为14N 的过程中,质量数没有改变,而核电荷数增加1,这是因为14C 中的一个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放出β射线,C 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其所处的物理环境以及化学环境无关,D 错误。

5.如图所示,一自然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的三种射线经过一个匀强电
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方向如图所示),调整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
度B 的大小,使得在MN 上只有两个点受到射线照耀,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 .射到a 点的是α射线
B .射到b 点的是β射线
C .射到b 点的是α射线或β射线
D .射到b 点的是γ射线
解析:选C 因为γ射线不带电,所以γ射线肯定射到a 点;α、β两种射线在电磁场中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若满意qvB =Eq ,即v =E B
,则α、β两种射线都能射到a 点,故不合题意;若电场力大于洛伦兹力,则射到b 点的是α射线;若洛伦兹力大于电场力,则射到b 点的是β射线。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6.如图所示是卢瑟福设计的一个试验:他在铅块上钻了一个小孔,
孔内放入一点镭,使射线只能从这个小孔里发出,随后他将射线引入
磁场中,发觉射线马上分成三束,他把三束射线分别命名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基于对这三种射线的深化分析,卢瑟福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奖。

以下对这三束射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α射线的穿透实力最弱,简单被物体汲取
B .β射线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是光速
C .γ射线本质上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电离实力极强
D .β射线带负电,是来自镭原子的核外电子
解析:选A α射线的穿透实力最弱,电离作用最强,简单被物体汲取,故A 正确;β射线的速度可达光速的99%,故B 错误;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电离实力极弱,故C 错误;β射线(高速电子流)带负电,是由原子核内中子转化成质子放出的电子,故D 错误。

7.探讨放射性元素射线性质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两块平行放置的
金属板A 、B 分别与电源的两极a 、b 连接,放射源位于两极板A 、B 的
正中间,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射线。

则( )
A .a 为电源正极,到达A 板的为α射线
B .a 为电源正极,到达A 板的为β射线
C .a 为电源负极,到达A 板的为α射线
D .a 为电源负极,到达A 板的为β射线
解析:选B 两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a =Uq dm ,d 2=12
at 2,解得:t =d m qU ,竖直方向上:x =vt ,可得x =v ·d m qU
,依据α粒子与β粒子的速度、质量、电荷量大小关系可以得出,x α>x β,所以偏转到A 板的是β粒子,因β粒子带负电,故a 为电源的正极。

选项B 正确,A 、C 、D 均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